最近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热闹,主角是宝马M3。
这车在很多人心里,不只是一辆快车那么简单,它代表着一种情怀,一种对传统汽油性能车的执着。
可现在,网上流传出下一代宝马M3的图片和消息,看完之后,不少老车迷估计得揉揉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因为这次的改变实在太大了,大到让人觉得这已经不是我们认识的那台M3了。
它不仅样子变得科幻得有点陌生,更关键的是,宝马打算给它装上两种完全不同的“心脏”:一颗是我们熟悉的烧油的六缸发动机,另一颗,则是悄无声息的电动机。
这操作,可以说是宝马历史上头一回,也让我们这些普通看客充满了疑问:宝马这是想干嘛?
好好的燃油性能标杆,怎么突然就要“触电”了?
咱们先从大家第一眼能看到的外观说起。
现在的宝马M3,最有争议的地方就是它那个又大又竖着的前脸格栅,很多人开玩笑管它叫“大鼻孔”。
喜欢的人觉得特别霸气,不喜欢的人觉得有点夸张。
不管怎么说,这个设计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来。
可到了下一代,宝马似乎打算彻底换个风格。
根据流出的渲染图来看,新M3的前脸设计,灵感来源于宝马之前展示的一款叫“Neue Klasse”(新世代)的概念车。
那个竖着的大格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两个横向拉得很长的细条,大灯也藏在了这两个细条里面。
整个前脸看起来非常简洁,甚至有点未来飞船的感觉。
车尾的设计也跟前脸呼应,用的是很宽的分体式尾灯,科技感很足。
这种设计好不好看,各花入各眼,但可以肯定的是,它跟宝马过去几十年的设计传统,可以说是划清了界限。
更有意思的是车身的整体姿态。
我们都知道,像M3这种后轮驱动的性能车,为了放下那个大个头的发动机,车头一般都做得比较长,前轮离车头的距离很短,看起来就像一只准备扑出去的猎豹。
但新的M3好像不这么玩了,它的车头看起来没那么长,前轮离车门的距离也缩短了,整体比例反而有点像我们常见的家用前驱车。
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新车要在一个全新的平台上生产,这个平台是优先为电动车设计的。
电动车不需要那么大的发动机舱,但需要在底盘上平铺一大块电池。
为了给电池和乘客留出最好的空间,也为了让车身前后重量更均衡,车辆的整体结构和比例自然就要重新设计。
所以说,外观的变化不只是为了好看,背后是整个造车理念的根本性改变。
如果说外观的变化只是让人有点惊讶,那动力系统的变化,可以说是颠覆性的。
这才是这次换代最核心、也最让人讨论不休的地方。
宝马这次的计划是,下一代M3,会同时生产和销售两种版本:一种是纯燃油版,另一种是纯电动版。
这在M3将近四十年的历史里,是绝无仅有的。
先说说让老车迷们能松口气的燃油版。
宝马并没有打算把燃油发动机一棍子打死。
他们会保留现在用在M3上的那台3.0升直列六缸双涡轮增增压发动机,代号S58。
这台发动机可以说是目前市面上最顶尖的六缸机之一,动力强劲,运转平顺,声浪也好听。
保留它,意味着宝马M部门还是懂老粉丝的心,知道很多人买M3,就是为了那份纯粹的机械感和轰鸣声。
这就像是给热爱传统驾驶乐趣的人们留下了一份念想,告诉他们,你们熟悉的感觉还在。
再来看另一边,那个全新的纯电动M3。
这可就完全是另一个世界的故事了。
既然是纯电,性能上就必须拿出点真本事。
根据各路消息推测,这台电动M3的马力可能会超过700匹。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现在性能最强的官方M3车型,马力是530匹,已经非常快了。
700多匹的动力,会让这台车的加速能力达到一个恐怖的水平,零到一百公里加速冲进3秒以内,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为什么需要这么大的马力?
因为电动车加上巨大的电池组之后,会变得非常重。
为了弥补重量带来的操控劣势,并且在性能数据上要对得起M的招牌,甚至要超越燃油版,就必须用超强的动力来堆砌。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就想问了,宝马这么一个以“驾驶乐趣”闻名的品牌,为什么非要这么折腾?
答案其实并不复杂,因为时代变了,市场变了,尤其是我们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在深刻地影响着这些国际大牌的决策。
我们必须看到,在汽车电动化这个赛道上,中国已经跑在了世界前列。
我们不仅是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还诞生了一大批非常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
就拿性能车来说,以前我们总觉得这是欧洲品牌的天下,但现在,看看我们自己的品牌,比如极氪推出的001 FR,用了四个电机,马力超过1200匹,性能数据直接刷新了很多人的认知。
当中国的消费者已经越来越习惯电动车那种踩下电门就瞬间弹射出去的快感时,传统燃油性能车那种需要拉高转速才能爆发的体验,吸引力确实在相对下降。
宝马作为一家非常看重中国市场的公司,它不可能对这种变化无动于衷。
如果下一代M3还只有燃油版,它在中国市场可能会面临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在性能参数上,被一众国产电动车“吊打”。
这对于挂着M徽标的性能图腾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所以,推出纯电M3,是宝马必须要做出的回应。
它要用这台车告诉所有人,就算进入了电动时代,宝马M依然有能力造出最顶尖的性能机器。
而同时保留燃油版,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策略,既能稳住那些忠实的、有情怀的老客户,又能积极地去争夺喜欢新技术的年轻消费者。
这种“我全都要”的策略,看起来有点分裂,但实际上是这些传统汽车巨头在转型时期最稳妥的选择。
它们既要面向未来,又不想轻易放弃自己引以为傲的过去,于是,下一代M3就成了这样一个既传统又未来的特殊产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