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CLA电车竟玩两挡?这“画蛇添足”国人买账吗?

三十万以内,奔驰CLA竟玩起了“两挡变速”?

这操作,是不是有点“画蛇添足”?

奔驰CLA电车竟玩两挡?这“画蛇添足”国人买账吗?-有驾

我得说,这事儿,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想想看,电动车最吸引人的不就是那股子“丝滑”劲儿?

电机一踩就来劲,平顺得不像话。

过去,变速箱这玩意儿,那是油车才有的“标配”,到了电车这儿,大家普遍觉得是多余。

即便是保时捷、奥迪这些“豪华玩家”,给电车安变速箱,也多是冲着赛道性能或者德国高速那动辄两三百的时速去的。

现在,奔驰直接把这“高科技”下放到三十万的CLA上,这是要干嘛?

是真心想普惠大众,还是借此“秀肌肉”,顺便多赚点?

笔者的经验来看,这事儿,得辩证地瞧。

奔驰方面给出的说法,听着是挺诱人:120公里/小时巡航,电耗能省8%-12%,续航直奔572公里。

这数字,对于常年“高速党”来说,简直是福音。

想象一下,在德国那不限速的高速公路上,或者美国横跨几个州的漫长旅途,多一个档位,起步更轻盈,极速更持久,这感觉,岂不是美滋滋?

奔驰CLA电车竟玩两挡?这“画蛇添足”国人买账吗?-有驾

可话又说回来,咱中国老百姓的用车场景,真的这么“奢侈”吗?

根据我这些年的观察,大部分车主,一个月上高速的次数,可能一只手就能数过来。

日常通勤,车速基本在50公里/小时上下徘徊。

即便是跑长途,平均时速也很难稳定在100公里/小时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现有的单速减速器,配合强大的电机和高压平台,已经足够让车子跑得又快又省。

你看看小米SU7 Ultra、仰望U9这些国产新势力,哪一个不是靠电机本身的强大来支撑性能?

它们就没有变速箱,但爆发力、极速,哪一样输给别人?

奔驰CLA电车竟玩两挡?这“画蛇添足”国人买账吗?-有驾

多一个变速箱,就意味着多一套复杂的机械结构。

这不仅增加了制造成本,后期维修保养的账,是不是也得跟着算?

当年吉利在混动领域,也曾尝试过多挡变速,结果呢?

市场反响平平,最终还是回归了更简洁的设计。

比亚迪、蔚来、小鹏这些领军企业,并非做不出单速之外的变速方案,而是他们更清楚,在电动化浪潮下,什么才是用户真正想要的。

是堆砌技术,还是打磨核心?

实践反复证明,选对技术路线,比盲目“加料”更重要。

奔驰CLA电车竟玩两挡?这“画蛇添足”国人买账吗?-有驾

放眼全球,电动车的发展路径,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但也夹杂着不少“弯路”。

还记得法拉第未来的“五挡电驱”吗?

那玩意儿,据说导致车身重量飙升,操控感大打折扣,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美国市场,由于其独特的用车文化,特斯拉Cybertruck可能会考虑多挡设计,毕竟长途驾驶是他们的常态。

然而,在中国,工信部发布的白皮书已经明确指出了方向:精简机械结构,追求极致效率。

这股政策的“东风”,吹得再清楚不过了。

奔驰此举,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技术示威”。

它想告诉大家,即使是电动车,奔驰也能玩出花样,玩出“高级感”。

但咱们国内的消费者,心里有本明白账。

我们不是技术小白,我们更看重的是“性价比”。

你多加个变速箱,成本增加那几千块,最终体现在驾驶感受上的变化,真的值回票价吗?

我们更在乎的是,这车续航到底够不够用,充电到底快不快,车机系统操作起来是否顺手。

至于那几个精心调校的档位,如果用不上,那不就成了摆设?

奔驰CLA电车竟玩两挡?这“画蛇添足”国人买账吗?-有驾

所以,电动车到底有没有必要装变速箱?

这问题,答案并非“一刀切”。

它高度依赖于“驾驶者是谁”、“行驶场景在哪”、“以何种方式驾驶”。

对于追求极致性能的赛道玩家,或者经常驰骋于德国高速公路的“速度狂人”来说,这套两挡系统或许能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但对于大多数日常通勤、周末偶尔远行的家庭用户而言,它可能就显得有些“鸡肋”。

奔驰将这套相对复杂的系统,塞进了三十万以内的车型,听起来确实有点“颠覆”,但最终消费者是否买单,还得看实际的驾驶体验能否配得上这份“技术自信”。

我常常觉得,技术创新固然重要,但不能脱离实际,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

就好比《庄子·秋水》里说的,“井蛙不可以语海,夏虫不可以语冰。”

我们不能用一种“成人之美”的心态去接受所有的新技术,更要用“去伪存真”的智慧去审视。

老百姓的钱包,永远是检验技术价值的“试金石”。

你每天是穿梭于车水马龙的城市街道,还是在无垠的高速公路上享受速度与激情?

你的出行习惯,决定了你对这套“两挡电驱”的真实需求。

奔驰这一次的“技术秀”,究竟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更美好的驾乘蓝图,还是仅仅为了制造一波话题?

答案,就藏在你每一次踩下油门的那一刻,藏在你每一次规划行程时的考量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