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金九银十以及新能源补贴年底到期的影响,十月份的重卡市场可以说是火力全开。数据摆在那儿,第一商用车网的统计显示,2025年10月,国内重卡销售大概在9.5万辆左右,环比下降10%,主要是国庆假期假日天数少了5天,影响当然不能算大,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3%。我还记得那天我跟朋友聊天,朋友是个修车工,他说:今年的车特别热,只不过节前的订单都赶在一起,有点像赶集那天,太忙。你说得没错,供给端的压力和需求的集中,造成了这个看似回调的数据,其实暗藏着更大的潜能。
但你1到10月,重卡累计销量已经达到91.8万辆,同比涨了22%。这数字放在心里,有点爆炸的感觉。就算10月环比少了点,整体过了百亿关——这个数,光是想想就觉得压力大,但也知道,年底补贴快到期啦,厂家都在拼命排产,11月销量还会继续冲刺,这种压轴戏真是必看。
豪沃重卡领头的市场成绩惊人,10月销量2.5万辆,同比增长51%。我突然想到,去年同期他们是不是还在摸索阶段?今年直接翻倍,说明他们的渠道开拓和研发都提前布局了。累计销量达到25万辆,份额达27.2%。解放一季比去年多了快6成,10月2.1万辆,累计17.3万辆,市场份额也排第二,行业内的老大哥风范出来了。
东风这次表现也不错,10月销量1.4万辆,增长60%,累计销售14.5万辆。合计比去年上涨23%,市场份额拔到15.8%,在排名里稳得住。而我翻查了下资料,东风的供应链去年就开始调整——他们真是在卖命开工,也说明他们把渠道和用户心理都瞄准了。
说到市场份额,不得不提福田的逆袭。10月1.4万辆,涨幅147%,几乎是过去的两倍。这让我脑袋里跳出一个问题——别的车企是不是把福田给忽略掉了?累计销量达到11.8万辆,涨了100%多。市场份额也升到12.8%。你别说,福田的转型还挺成功的。
陕汽这次看起来有点掉链子,10月销量1.3万辆,同比只有20%左右涨幅,累计14.7万辆,和之前的骄傲比起来,不免有点憋屈。去年他们的销量真是很亮眼,去年同期起飞的动力,现在需要加油才行。这让我在想,他们是不是遇到了供应链的瓶颈?还是技术研发上卡住了?毕竟,市场的铁幕都是有节奏的,是不是他们也被卡在某个环节了。
至于新能源重卡,徐工汽车绝对是火车头。10月销量0.39万辆,同比飙升117%,一年多时间能翻倍,我猜他们的电动车策略对了。累计3.01万辆,增长了88%。市场份额也上升到3.3%。其实我一直觉得,新能源重卡像新兵,还在学阶段,但这波爆发,说明市场在变,需求在变。
江淮虽然排名靠后,但也不甘示弱,10月0.08万辆,累计1.12万辆。市场份额大概1.2%。我还记得去年他们那个老款车型,大多数用户反映续航和充电速度不行,现在不断更新换代,能不能扳回一城?国产新能源的成本逐步降下来,电池心法逐渐掌握,也许还得再打磨点时间。
咱们提起11月,新能源补贴的终点线压得很紧,厂家都在冲刺,像东风、重汽都在拼产能。根据我自己的「猜测」,目前排产计划显示,东风商用车依然保持万台的起码,就算11月锐减,整体量还是稳得住。其实我之前翻了翻车企提交的排产表单,一些排产安排明显多于去年同期,说明他们对市场充满信心。
我还在想一个问题——今年订单的活跃度,是不是比去年爆炸多?毕竟,国内生产的车越做越挺的话,出口又占了个30%左右,这个比例不算少。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销售会超过79万辆,再加上出口的大头算上,估计整体会超过110万。
谈到车型结构,燃气车估计会卖到21万台,比去年多20%;电动卡车,估算也会卖到20.5万台,涨幅达150%。电动和燃气一样,渗透率已经27%左右,说明新能源不光在跑马灯里跑,还在逐步替代传统动力。
你说,新能源重卡的未来会不会成为行业第一?我没细想过这个问题,但直觉告诉我,市场还在分蛋糕,只传统的大雕们需要不断转型,否则会被新兵给压一头。
这段时间,我一直盯着一辆老朋友的车,他说:我觉得修车就是在不断猜测用户的需求,需求变化得比我们想象快。这让我想到,汽车研发也是类似的——怎么看到未来的路,才是秘诀。我想问一句:你觉得,新能源重卡这种新宠,还能坚持多久?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