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完腾势N9的那个下午,我坐在咖啡馆里翻看手机里的照片,突然意识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展厅里看车的既有西装革履的商务人士,也有带着孩子的一家人,甚至有位头发花白的爷爷在副驾上研究座椅按摩功能。这让我想起工作人员说的那句话:“开揽胜的人来试驾觉得够气派,开理想L9的客户又觉得够智能。”或许正是这种奇妙的兼容性,让这台车成了2025年车市的现象级存在。
第一次见到腾势N9时,它停在天河CBD的展厅里,黑色车漆像块墨玉般温润。5.25米的车身并没有想象中笨重,反而因为车头微微下压的线条显得挺拔利落。最让我意外的是车门把手——没有新势力常见的隐藏式设计,而是保留了实体按键。伸手拉开车门时,电动助力的阻尼感恰到好处,既不会像某些电动车门那样“戏精附体”地缓缓展开,又比传统机械门多了份从容。这个细节让我想起设计师说的:“我们要做的是让科技服务于习惯。”
坐进驾驶舱的瞬间,皮革特有的淡香混着空调送出的微风扑面而来。手指划过中控台的木纹饰板,能感受到实木拼接的接缝,这种传统豪华车才有的工艺细节,在新能源车上已经很少见了。但转眼看见17.3英寸的中控屏亮起,分屏显示的地图和音乐界面又把人拉回数字时代。这种新旧交融的奇妙感,在后排体验时更加明显——当我在二排用实体按键调整腿托角度时,隔壁的小伙子正用手势控制切换着顶棚上的星空灯效。
真正开上路才理解什么叫“西装暴徒”。在珠江新城拥堵的车流里,950匹马力的三电机系统安静得像只打盹的狮子,油门初段的动力输出刻意模仿了燃油车的平顺。但某个路口绿灯亮起的瞬间,我忍不住深踩了踏板,后背传来的推力让副驾的摄影师差点撞到相机。更神奇的是变道时的灵活,后轮转向让这台3吨重的大家伙像条游鱼般轻巧,在猎德大桥的螺旋引桥上,我甚至忘了自己开的是辆全尺寸SUV,直到瞥见后视镜里被甩开的轿车才惊觉:“这车转弯半径居然比海鸥还小?”
三排座椅的百变魔法最让人惊喜。在4S店停车场,工作人员演示了“露营模式”——二三排座椅放倒后形成的1.8米大床,铺上充气垫就是移动卧室。更实用的是“商务模式”,第二排座椅前移后,第三排的腿部空间突然变得奢侈,目测能轻松塞下两个28寸行李箱。不过最打动我的,是设计师在门板储物格里预留的雨伞槽,这个源自劳斯莱斯的设计,在南方雨季简直救命。
说到智能配置,不得不提那个会“读心”的语音助手。当我说“有点闷”时,系统不仅调低了空调温度,还同步打开了座椅通风和香氛系统。而AR-HUD上投射的导航箭头,在广州错综复杂的高架路上像游戏指引般清晰。不过最实用的还是易三方泊车,在体育西路的机械车位前,看着车身像螃蟹般横移入库时,围观的路人举着手机惊叹:“这技术应该教给所有网约车司机!”
傍晚返程时,车载冰箱里的冰镇汽水在夕阳下泛着气泡。我忽然明白腾势N9的魔力所在——它既保留了传统豪华车那份让人安心的厚重感,又用新势力的黑科技化解了大车的使用焦虑。就像展厅里那位把D9换成N9的私企老板说的:“我要的是既能镇得住客户,又能带全家出游的车。”当传统车企的造车底蕴遇上新能源的颠覆创新,或许这就是中国汽车工业给出的最优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