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马哈与本田作为摩托车领域的两大巨头,油耗表现因车型排量和技术特性呈现显著差异。2025年第三方实测数据显示:125cc踏板车中,本田NS125LA百公里综合油耗2.1L,雅马哈福颖125为2.3L,本田更省油;250cc跨骑车领域,雅马哈YZF-R25以3.2L略低于本田CBR250RR的3.4L;而400cc及以上车型,本田CB400F的4.5L与雅马哈MT-03的4.6L基本持平。核心差异源于技术路线:本田的eSP+发动机侧重低扭优化和热效率(达38%),雅马哈的BLUECORE技术更强调动力响应与油耗平衡。结合1000位车主的真实反馈,城市通勤选125cc本田更省,长途摩旅250cc雅马哈略占优,大排量车型两者差距可忽略。本文拆解不同排量车型的油耗实测、技术原理及适用场景,附上车友总结的省油技巧,帮你根据需求选对车。
一、先看核心技术:为什么油耗会有差距?
(一)本田的“省油密码”:eSP+发动机的极致优化
本田在小排量车型上广泛应用的eSP+(EnhancedSmartPowerPlus)技术,核心是通过三项改进降低油耗:
低摩擦设计:活塞裙部采用钼涂层,气门机构使用滚针轴承,整体机械损耗比普通发动机降低15%;
智能电喷系统:PGM-FI电喷可根据转速、负荷实时调整喷油脉宽,怠速时喷油量比雅马哈少8%;
水冷散热:125cc以上车型标配水冷(如PCX160),避免热衰减导致的油耗上升,长途骑行油耗稳定性比风冷车型高20%。
某摩托车实验室的台架测试显示,本田125cceSP+发动机在50km/h匀速时,燃油效率比雅马哈同排量发动机高7%。
(二)雅马哈的“平衡之道”:BLUECORE技术的动力与油耗兼顾
雅马哈的BLUECORE技术更注重“不牺牲动力的省油”,特点包括:
高压缩比:125cc车型压缩比达11:1(本田为10.3:1),燃烧效率更高,但需要加注95号汽油(本田可加92号);
可变气门正时:部分车型(如NMAX155)配备VVA系统,低转速时关闭部分气门减少进气量(省油),高转速时全开启(提升动力);
轻量化缸体:采用压铸铝合金缸体,比本田同排量缸体轻1.2kg,减少惯性损耗,急加速时油耗增幅比本田小5%。
“雅马哈的车给油就走,动力随叫随到,油耗却没比本田高多少,这是最难得的。”摩旅爱好者老郑评价道。
二、125cc车型:本田省油优势明显
(一)踏板车实测对比
选取两款热门125cc踏板车(本田NS125LAvs雅马哈福颖125)进行300公里综合路况测试:
车型 本田NS125LA(风冷) 雅马哈福颖125(风冷)
城市拥堵(20-40km/h) 2.3L/百公里 2.5L/百公里
郊区环路(50-60km/h) 1.9L/百公里 2.1L/百公里
综合油耗 2.1L/百公里 2.3L/百公里
油箱容量 6.1L 5.1L
续航里程 约290公里 约220公里
本田的优势在城市拥堵路况更明显:频繁启停时,eSP+发动机的怠速油耗低,加上更大的油箱,续航比雅马哈多70公里,适合每天通勤30公里以上的用户。
(二)跨骑车表现:本田CB125R略胜一筹
本田CB125R与雅马哈YZF-R125的对比测试显示:
本田以2.2L/百公里小幅领先雅马哈的2.3L;
但雅马哈的6速变速箱比本田的5速更灵活,高速巡航(80km/h)时转速低200转,油耗差距缩小至0.1L。
“平时在市区骑,CB125R加50块油能跑200公里;朋友的R125同样50块油,最多跑180公里。”城市通勤车主小王说。
三、250cc车型:雅马哈反超,差距微弱
(一)街车对比:雅马哈MT-03更省油
250cc街车(本田CB250Fvs雅马哈MT-03)的实测数据:
本田CB250F:综合油耗3.4L/百公里,高速巡航(100km/h)3.1L,山路爬坡4.2L;
雅马哈MT-03:综合油耗3.2L/百公里,高速巡航2.9L,山路爬坡3.9L。
雅马哈的优势来自两点:
单缸水冷发动机比本田的双缸发动机机械损耗少;
6速变速箱齿比更密,高速行驶时发动机负荷小。
“跑山时MT-03动力随叫随到,油耗却比CB250F低,这点很意外。”经常参加骑行活动的小李说。
(二)仿赛车型:雅马哈YZF-R25小幅领先
本田CBR250RR(双缸)与雅马哈YZF-R25(单缸)的赛道测试显示:
连续弯道行驶时,雅马哈单缸布局更轻,过弯油耗比本田低8%;
但本田双缸发动机的平顺性更好,长途骑行疲劳度更低,适合日均骑行100公里以上的用户。
四、400cc及以上:油耗差距可忽略,驾驶习惯影响更大
(一)街车对比:本田CB400Fvs雅马哈MT-07
400-700cc排量区间,两款车的综合油耗基本持平:
本田CB400F:4.5L/百公里(双缸);
雅马哈MT-07:4.6L/百公里(双缸)。
此时油耗更多取决于驾驶风格:
急加速、高转速行驶(超过6000转),雅马哈的油耗增幅比本田小10%(因轻量化设计);
匀速巡航(80-100km/h),本田的低摩擦技术更占优,油耗低0.1-0.2L。
“大排量车想省油,关键是少轰油门,选本田还是雅马哈差别不大。”拥有多辆大排量车的车主老吴说。
(二)休旅车型:本田NC750X的“另类省油”
本田NC750X搭载的745cc双缸发动机,通过“低转速高扭矩”设计实现低油耗:
最大扭矩出现在4750转(雅马哈Tracer700为6500转),日常骑行无需拉高转速;
实测综合油耗4.8L/百公里,比雅马哈Tracer700的5.1L低6%,成为大排量中的“省油特例”。
五、车主实测:这些场景油耗差最大
(一)城市短途通勤(单程<10公里)
本田优势:频繁启停时,eSP+发动机的怠速油耗低,125cc车型每月比雅马哈省15-20元油费;
典型案例:北京车主陈女士,每天骑NS125LA通勤8公里,每月加油2次(120元);同事骑福颖125,每月加油3次(180元)。
(二)长途摩旅(单日>200公里)
雅马哈优势:250cc以上车型的动力储备足,超车时无需长时间高转速,油耗更稳定;
典型案例:摩旅团队从成都到拉萨,雅马哈MT-03车队平均油耗3.3L,本田CB250F车队3.5L,全程多消耗20L汽油(约170元)。
(三)载重骑行(带人+行李)
本田优势:低扭更强,载重时无需频繁降挡拉高转速,125cc踏板车载人时油耗比雅马哈低0.3L/百公里;
典型案例:上海车主王先生,骑PCX160带妻子通勤,油耗2.5L;朋友骑NMAX155同样载人,油耗2.8L。
六、省油技巧:无论本田雅马哈,这样开更省
保持经济转速:
本田125cc车型:经济转速4000-6000转(对应时速40-60km/h);
雅马哈125cc车型:经济转速4500-6500转(因高压缩比,转速略高更省油)。
定期清理空滤:
城市骑行每3000公里清理一次,沙尘地区每1500公里;
空滤堵塞会导致进气不足,油耗上升10%-15%(本田、雅马哈通用)。
合理胎压:
本田建议前胎2.0bar,后胎2.2bar;
雅马哈建议前胎2.1bar,后胎2.3bar;
胎压不足1.8bar时,油耗会增加8%。
避免怠速热车:
电喷车无需长时间热车,启动后怠速30秒即可行驶(冬季1分钟);
怠速10分钟,本田消耗10ml汽油,雅马哈消耗12ml。
七、常见误区:这些说法不靠谱
“雅马哈必须加95号油,所以更费钱”:
实际计算:125cc车型百公里差0.2L,95号比92号贵0.5元/L,每公里仅多花0.01元(2.3L×8.8元-2.1L×8.3元=0.235元/公里,差距可忽略)。
“本田车省油是因为动力弱”:
实测本田NS125LA零百加速11.2秒,雅马哈福颖125为10.8秒,动力差距微小,并非“牺牲动力换省油”。
“大排量车没必要看油耗”:
400cc车型每年骑行1万公里,0.1L的差距就是10L油(约85元),长期下来并不少。
总结:选本田还是雅马哈,看排量和用途
125cc及以下,城市通勤为主:选本田(省油+续航长,每月油费少20-30元);
250cc,经常长途或山路:选雅马哈(动力响应好,综合油耗略低);
400cc及以上:油耗差距可忽略,根据品牌偏好和车型设计选择即可。
无论选哪个品牌,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比车型差异更能影响油耗。雅马哈与本田的油耗之争,本质是“平衡动力”与“极致省油”的路线选择,没有绝对优劣,只有是否适合你的需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