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行业里看到一个数据,新能源车的安全召回比例在逐渐上升。根据一些行业报告,去年新能源车的安全召回率大约在3%-5%之间(体感估算,样本较少),而传统燃油车差不多只有1%多点。这种变化其实挺明显,也反映出新技术的落地难度和潜在隐患。
前几天在修理厂遇上个学生哥,他看着我手里的平板机问:你说这些新车,到底安全不安全?我看外表差不多,但问题就像豆腐一样,一捅就碎。我笑了,他没错。新车犹如高档豆腐,用料讲究,但一旦出事,裂纹一查便知。
我个人感觉,小米SU7这次召回有点像拿升级当挡箭牌,实际上还是隐患没解决彻底。你看,官方说只OTA升级,不用去店里换零件,听起来舒服,但其实这背后隐藏的,是车企对供应链和研发的折中逻辑。换句话说,OTA不用备用零件,省钱省事,但如果隐患大,谎话说得再漂亮,也还是没有根本解决问题。
例子:我记得去年某宝马召回时,车主投诉转向系统突然失灵,车企最初说是软件升级,后来查明是硬件存在缺陷。你不能只盯着软件,硬件那块要跟上,否则隐患就像只藏在沙子里的手指头,哪天还真出事。
这让我想到,好多车企在研发时就像在砌积木:跟生活中的拼房子一样,咱们不停拿不同零件往里堆,最后出问题也得拆拆才能看明白。
这次政策变化快得让我都懵逼。之前OTA就是救命稻草,车企可以说不用你跑店,用户高兴;但新规出来后,车企不能再随便把升级说成修复,必须走正式召回渠道,还得暂停生产,好比工厂检测出问题,要停产整理。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对,小米这次被动合作其实也反映了一个问题:在新规压力下,车企是不是得考虑面子和实在?还是说他们内心其实还在摸索,怎么在合规和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
老实说,我也在想,为什么一开始不直接披露真相?不是说坦白就一定没得救,可现在这样一查便应付,反倒搞得更乱。尤其是在OTA变成万能钥匙的当下,消费者其实更容易被迷惑:是不是我花的钱,买的只是一场软件升级秀?
我记得去年一个朋友说:你看,现在车子软件升级就像手机一样,出了点问题,厂商第一时间不会告诉你真相,总怕被曝。他还笑:这玩意儿,手里握着技术却玩得像走钢丝。
车企的心里其实都明白:如果隐瞒不报,到了真的出事,责任全在自己身上。可他们又怕召回这个词,惹得用户心里压迫感大增,就像早些年质量问题一出现,马上就钻空子,想淡化处理。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一张表:某新能源品牌从去年开始,主动召回的比例在30%左右(样本有限),而大部分都是主动+透明的,车主反映也更满意。而小米这次明显偏向被动+掩饰,反而激起不少质疑声。
这让我想起,有个修理工说过:现在车厂的压力,像高压锅,浑身都是劲。,意思是说政策越来越严格,结果就像拆弹,要非常小心翼翼。否则,就容易爆炸。
这次事件让我突发奇想:是不是未来车企在面对监管时,得具备临场应变的能力?但我又在犹豫,科技进步带来的副作用就是——越是想隐身,反而越容易被盯上。
未来会不会变成,不召回,只升级?或者说故意不报隐患,反正OTA可以静悄悄解决问题?我不敢说99%不可能,但一定值得思考。毕竟,车子像个智能大脑,但缺陷就像潜伏的病毒,稍不留神就会败坏整个系统。
提个问题:你觉得,车企是不是应该像家里人一样,面对隐患敢于摊牌或公布?还是说,遮遮掩掩反而是常态?
同时我心里还想,未来的车主,会不会变得比睁只眼闭只眼更聪明?反正现在的年轻人,微博推送无孔不入,信息不透明的问题,一半是被动问题,一半是车企心术的博弈。
讲真,觉得每次新闻出来,小米都像在演宫斗剧。官宣漂亮,实际背后暗藏危机。而这次不一样,监管直接点名被调查,小米只得被动配合,你说他们怎么面对大众的疑问?
这个事情也让我觉得,有时候我们别太相信所谓主动或被动,不过是一层窗户纸。究竟是主动发现问题,还是被动被抓现行,在公众眼里都差不多。这就像我给朋友打电话,说我这次不是我主动找你,确实遇到点事,说了半天还怪别人。
我自己心里琢磨,车厂这套套路越玩越娴熟。用OTA,少了很多人工修理的麻烦,但也带出了隐藏的可能。更别说,新规让车厂不敢随意演戏,是推波助澜,还是硬刚变得更难?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未来会不会出现汽车行业的集中清查?那些一向隐晦处理问问题的车企,可能会在下一次彻底暴雷。
另一方面,消费者开始长大,不再当那只被喂养的小白鼠。汽车有了智能,但人的诉求也变高了。
结尾我想到一个细节:以前买车,看到车子新鲜感十足,一周后就麻木了。现在面对信息爆炸,车子只要出现点小问题,立马被放大成天塌下来,这是进步还是恐慌?
或许,下一次我会去问某个4S店的销售:你们以后会不会因为隐瞒被抓?
或者,我在想:自己买车,是不是得像买房一样,学会看流程,别只盯着价格,像盯着这个车的真实面貌。
这场召回风暴,其实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整个行业的善与恶。汽车会不会变成透明车?但我觉得,光有透明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诚信和责任。
哎,你说,真正的安全到底应该是什么模样?是真的不出问题,还是发觉了就勇敢面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