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天不太热,却也不凉,算是一个“出行愉快”的好日子。
我下楼丢垃圾的时候,忽然发现了一个人正蹲在我的电动车旁,手里拿着一把螺丝刀,动作娴熟地试图打开车锁。
我倒吸了一口气,心里一阵疑惑——这是什么操作?
难道这电动车是成了别人眼中的“待拆车”?
看着他像在做什么“破案现场”的勘查工作,我一时无从下手。
于是,我走过去,轻轻地打了个招呼:“怎么了,打不开吗?”
话音刚落,他差点把工具摔了,愣愣地看着我,那表情,感觉像是走错了片场。
“哎呀,真不好意思啊,我以为这车是无主的呢。”
他支支吾吾地解释了一句,语气里有些许的尴尬。
我往车上一看,确实是好久没动了。
座位上有一层薄薄的灰尘,车筐里放着我喝过的矿泉水瓶。
可能是我这段时间跑去出差,车都成了“沉默的见证者”。
“无主?那你也不能直接撬吧。”
我笑着摇了摇头,掏出钥匙。
“你看,这车是有主的。”
钥匙轻轻一转,车锁发出清脆的“咔嗒”声,他脸上的红晕似乎越来越浓。
“真是抱歉啊,我那车昨天被偷了,今天急着上班,看到这车停了好久,心想这应该没人管吧。”
他咳嗽了两声,视线不自觉地偏向一旁,看起来真的是有些着急。
那一瞬间,我突然理解了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有人都有难的时候。
或许他并不是故意为之,只是情急之下做了错事。
站在我面前的这个男人,看起来三十多岁,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袖口破得不像样,眉宇间带着些许疲惫,显然也没有什么不良意图。
“要不,我帮你把这几个箱子搬下去,算是我对你道个歉。”
他指着我手边的几个垃圾袋和纸箱说。
我本来想拒绝,但看到他居然一边讲一边弯腰去抱那最重的一个,我也不好再推脱。
他搬得气喘吁吁,脚步也开始有些踉跄,“挺沉的啊。”
我忍不住笑了笑,这家伙似乎不像是个惯搬废品的,倒是像个刚入行的“新手”。
“行了行了,不用这么麻烦。”
我赶紧阻止了他,虽然心里想着,他这样做总算也能把我这段时间堆积的垃圾清理了个干净。
突然,他好像意识到什么一样,停下来,看了看车座:“你这车已经放了这么久,要不我先用一下?”
他的语气带着点迟疑,像怕我反感。
“用就用吧,”我笑着说,“你今天用,我明天打车去公司就好。”
他一愣,随即露出了微笑,半信半疑地看着我:“真可以?万一再弄坏了怎么办?”
“放心吧,你没事的,我回去再擦擦。”
当时我真的没多想,心里觉得,做些小小的善事,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我把钥匙塞到他手里:“锁在公司楼下,回来给我还就行。”
看他那时候的表情,仿佛这是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似的,甚至连手都开始发抖。
我笑了笑,心里觉得也挺好,可能他真的遇到了点难处,而我不过是给了他一个出口。
这种感觉,怎么说呢,既轻松又有点温暖。
说不定,世界就应该有更多这种无声的善意。
傍晚,他又给我打电话,说在公司楼下等我。
我下去一看,电动车已经被洗得锃亮,车筐里的空瓶子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袋洗净的草莓。
“我去洗车行冲的,花了五块钱。”
他说得挺自然,手指指了指车筐:“草莓是我媳妇种的,尝尝?”
看着那袋草莓,我有点愣了愣,接过来一颗放进嘴里,甜得很。
心里突然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可能真的是这样悄悄地传递,不求回报,只希望通过一个小小的举动,让彼此的生活变得稍微好一点。
他告诉我,自己的车昨天被偷了,早上没车了,只能自己想办法搞辆暂时的车。
听他说着,我能想象他那天早上赶去工地时的急躁和无助。
而这辆车,似乎也成了他“命运的接力棒”——一位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居然就这么成了他生活中的一抹温暖。
几天后,他还特意请我去吃面。
他点了两碗牛肉面,自己倒是没怎么动筷子,全程在往我碗里加肉,“这牛肉面,跟我媳妇做的一样好吃。”
他说。
突然,他话锋一转:“我找到了偷我车的小孩,是个十五六岁的小子,家里穷,偷车想给奶奶买药。”
我愣了一下,问他:“那你怎么处理的?”
他笑了笑,“我没报警,把车骑回来了,孩子妈给我磕了三个头。”
这段故事真的让我有些沉默。
我们的社会,有时候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恨。
那些表面上的“低调”,背后往往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
而这些“低调”的背后,或许正是一个人希望能为别人留一条“生路”的愿望。
生活就是如此吧,我们从彼此身上得到的,不仅仅是物质的交换,更多的是无形的理解与支持。
或许,下次你看到一个慌张的人,不妨再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因为,谁没有那么一刻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