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推敦煌美学,三色新车上市,试驾送非遗葫芦

说国产车玩中式美学,和说我穿大褂弹琵琶一样,听着高雅,其实就是巷口台球厅,门口要身分证。可你不得不承认,“文化赋能”这四个字,一经挂在车标后面,好像随便一脚下去,油门都自带诗意。据说如今某国产品牌发布了一系列新车,通体流淌着“敦煌丝路美学”,光听这名字,能让你飙车都幻想自己在沙漠驼铃声里拉风。设计师的灵感是敦煌,把壁画里的色彩一把抓,抹在车壳上,不同于隔壁小王家的撞色拼凑,你这个车一出场,月牙泉都要打个哈欠。他们给出新答案,没人问的问题也硬是把自己答了个满分。

车色玩得很玄乎,分别叫“月牙青”“莫高蓝”“丹青”,听着像古人调色盘,摸着其实还是铁皮。你以为月牙青会自带温润如玉的滤镜?实际就是远看的绿色,近看还是绿色。莫高蓝更了不得,象征的是石窟壁画的千年历史,买一辆回去,路边大爷都能问你是不是考古队开的新装备。至于丹青,传统书画笔墨的意境,说是能让车主在红灯时顺便体会半小时的宋代水墨。三色特立独行,坚决不走主流,这精神头说出去,隔壁模仿潮牌的车厂得先跪服再抄袭。

那有人肯定会问,不就是改个油漆名字吗?别着急,中式美学讲究“拿来主义加深度加工”。你看人家设计师,整了个格局,不仅仅是涂装,还有“文化肌理”——谁懂啊,就是车看到就是文化,刮一下都是历史。说真的,现代汽车跟东方美学的结合,脑补一下像是王羲之同意把兰亭序印在发动机盖儿上,虽然现实里还是靠车漆抵抗太阳暴晒。

内饰方面更是中式风水仪式感拉满。座舱里雕的不是龙凤,也不是王书记的家风家训,而是“鹿跃星辰”全息壁画、月泉玉樽水晶挡把,“鸣沙流金”麂皮座椅,搞得像开车得先打卡敦煌博物馆。“琉璃溢彩”还做成256色氛围灯,给你一种闪烁之间就能抠出中原神韵的错觉。坐进去,总觉得不是开车,而是参加文旅推介会,随时有可能被新晋非遗大师塞几句人生哲理。

你以为这就是终点?人家还把文化赋能做成了“试驾礼”。试驾不用送毛巾纸巾,直接送“福禄寿喜葫芦挂件”。这葫芦挂件不是淘宝三块包邮,是由国宝级非遗铜雕大师朱炳仁亲手捶出来,带回家相当于顺便收了一件传世铜艺。你说这车到底是用来开的,还是买来全家开箱鉴宝?光一个葫芦就能让你在老王家聚会里实现文化暴击,从此人生步步高升,只需加满一箱92号汽油。

这种操作看起来“文化和科技”齐头并进,实际跟当年老干妈上太空没啥两样,都是往现代品上贴点传统标签,怕你不信,还给你来点非遗背书,整得跟国家博物馆同款联名。买车送文化,文化里夹着科技,科技外裹着审美,寡淡无味的燃油车,用东方审美榨出一锅新的鸡汤,喝完精神多了,但问题还在那儿:这豪华到底是啥定义?没人知道,反正西方的你又嫌弃,东方的又开不起——不如认栽,喝一口“豪华即葫芦”的喜庆。

说到车与文化的组合,厂商已经不是“以车为车”,而是把车当作“新文旅特产”,一边和地方政府签战略合作协议,一边和电视台联合办丝路大秀,下次上车,可能要先查票,看你有没有登车资格,不然连壁画都不给看。老百姓买车是图个啥,本来以为能省油,结果买来连气氛灯都变成文创产品,发动机自带“敦煌滤镜”,座椅环抱人身高低,大有把中式美学塞进后备箱带回老家的意思。

国产车推敦煌美学,三色新车上市,试驾送非遗葫芦-有驾

我猜以后各家厂商都要跟非遗大师做朋友,不下点文化赋能,连车展入场券都领不到。以后试驾不谈马力,只聊文旅价值,不品评操控,只谈美学深度。可能未来某个地方高考作文题目是《我的第一辆敦煌文化赋能轿车》,大家都能写出三千字,但开起来怎么样没人关心,反正都是文化。买车送历史,历史还可加热冷饮,谁能想到一辆家用轿车最后变成了“科技与人文的融合载体”,一车两命,既是出行工具也是文化讲堂。

一边是厂商号称“破西方豪华垄断”,一边是车主开着“莫高蓝”在堵车时刷短视频,其实觉得自己不如“想你沙漠咖啡馆”。他们说这种国产审美是一种文化自信,听起来很幸福,可是谁都明白自信这事就像头顶生发液,喷着喷着就见底,只剩下本土厂商自我陶醉。把中式色彩归为新豪华,仿佛以后豪华都要挂一层历史滤光膜,车主都得在朋友圈发一串敦煌石窟自拍。

国产车推敦煌美学,三色新车上市,试驾送非遗葫芦-有驾

你说这种设计有多独特,那是很独特,说它不实用吧,倒也能开,只是你再也不能简单地骂它“样子货”,只能感叹:“老子买了辆历史”。实在不行还可以用非遗葫芦挂件辟邪——说不定真管用,毕竟现在车祸多,福禄寿喜还是得带在身边。

总之,那些中式豪华,文化赋能的词说得越多,你买车时头疼就越厉害。不是谁都能搞懂什么叫可触摸的“移动敦煌”,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琉璃溢彩的座舱,毕竟大多数人上车,还是只需要一把钥匙,两脚油门,三年贷款,剩下的“文化自信”,只配在社交平台里发个段子——我家车自带敦煌壁画,邻居的只能享受小区监控。

话说回来,文化自信不是刻在车门上,而是印在脑门里。车厂把东方美学说得天花乱坠,车主开着飞驰在堵车的大道上,心里想着加油站的号码,外表是敦煌,内核还是上海加油小哥问你“加满吗”。给车赋予文化,这思路就像把贵州茅台做成平价饮料,精神有余,实用有限。

国产车推敦煌美学,三色新车上市,试驾送非遗葫芦-有驾

这年头买车成了文化继承,一脚油门下去,小区停车场瞬间变成非遗传习所。你说这事儿有用吧,可能也有用,毕竟生活总像堵车时的莫高蓝,深邃又无助。至于豪华定义、文化自信,只要厂家还在敲非遗铜葫芦,你就放心买、放心开、放心吐槽。毕竟,唯有不断赋能,才能发现生活原来都挺荒诞,而我们,都在路上。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