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次看到有新车出来,尤其是那种看起来想拼一把的,我脑子里就只有一个想法:又一个想不开的。
长城欧拉最近的日子,突出一个水逆。当年靠着一款好猫,在小姐姐们的钱包里杀了个七进七出,一度以为自己悟了,掌握了新时代的财富密码。结果呢?还没来得及开庆功宴,回头一看,比亚迪海豚、五菱宾果、吉利几何,乌泱泱一大片人都冲进了这个赛道,个个都长得眉清目秀,价格还一个比一个不要脸。这就很尴尬了,本来以为是蓝海,结果一猛子扎进去,发现下面是个挤满了鲨鱼的角斗场。
在这种背景下,欧拉推出了首款SUV,叫欧拉5。
这名字就很有意思,充满了破釜沉舟的决绝。以前叫什么好猫、芭蕾猫、闪电猫,感觉像是开动物园的,主打一个萌即正义。现在直接叫“5”,一个冰冷的阿拉伯数字。什么意思?不装了,摊牌了,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了,咱们直接上硬菜,真刀真枪干一场。这种从“小甜甜”到“牛夫人”的转变,背后是心态的彻底爆炸。这是被市场毒打之后,开窍了,悟了。
你看这个车的外观,还是那个熟悉的圆灯,那个好猫的压缩毛巾泡发版。这不叫设计传承,这叫路径依赖,或者说得再难听点,这叫省钱。毕竟重新开一套模具的钱,拿去给销售发发奖金,不香吗?真正的亮点,或者说槽点,是它车顶上那个可选装的玩意儿。官方说那是激光雷达,为了高阶智驾。
但在我看来,那个长在车顶的不是激光雷达,那是个避雷针,专门用来吸收友商的火力,以及消费者的天问:“你这玩意儿到底有啥用?”
自动驾驶这个东西,早就被玩成了一种玄学。发布会上吹得天花乱坠,说什么算力、规控、感知,三体人看了都得重启一下才能理解。但一落到现实里,决定你自动驾驶水平上限的,根本不是什么特斯拉FSD,而是你家小区门口那个鬼探头的外卖小哥,和菜市场旁边横冲直撞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车上装的是哈勃望远镜都没用,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所以,车顶顶个雷达,更多的是一种姿态,一种“我很努力在变聪明”的表演,演给资本看,演给用户看。
至于尺寸,什么4米4的车长,2米7的轴距,这些数字在现在这个环境下,毫无意义。现在的车圈,参数已经彻底通货膨胀了,就像玄幻小说里的战斗力,开头主角一拳打碎一块石头,读者惊为天人;到了大后期,一拳打爆一个星球都只是基本操作。消费者早就麻了,你轴距不大到能让姚明在后排翘二郎腿,都不好意思叫“空间大”。
说来说去,这台欧拉5想活下来,能靠的只有一件事——价格。
现在的10万级纯电SUV市场,已经不是卷了,那是修罗场,是黑暗森林。比亚迪元PLUS在那儿杵着,像个收过路费的恶霸;后面还有极狐、奇瑞、东风的一大帮小弟,个个都红着眼睛,嘴里喊着“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这TM卷的还有人性吗?
在这种环境里,欧拉5的定价就成了一门艺术。定高了,那是自寻死路,是行为艺术;定低了,那是自爆卡车,拉着整个长城的利润率一起成盒。它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价格?一个能让比亚迪销售开会时集体沉默的价格,一个能让潜在车主看到后瞳孔地震、连夜撕掉竞品订单的价格。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对车的需求其实非常朴素。什么智能座舱、百公里加速,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我真正的需求是,它能不能在我每天被老板和客户蹂躏之后,安安稳稳地把我从公司这个火坑送到家里那个安乐窝。说起来,昨天我楼下超市的鸡蛋也打折了,买一送一,我妈屯了五板。你看,人民群众的智慧都是相通的,大家要的不是花里胡哨,而是实实在在的便宜。
所以,欧拉5想要涅槃重生,靠的不是那个圆灯,也不是那个避雷针,而是刀,一把快刀,一刀捅穿现在虚高的价格泡沫。要么一刀下去,捅死自己,要么捅死别人,没有第三条路。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车企比作修仙有点侮辱修仙了。人家修仙好歹是奔着长生不老去的,车企这架势,是奔着集体成盒去的。
所以欧拉5最好的定价策略是什么?我认为,是直接把定价权交给网友。搞个直播,让雷军来当产品经理,让余承东来定价格,再请李斌老师来分享一下用户情感价值。那场面,一定很美。
最终,这台车能不能成,就看长城这次是想当个“体面人”,还是准备彻底发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我赌它会发疯,因为在牌桌上,当你好牌不多的时候,最好的打法,就是把桌子掀了。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