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拉最近干了件大事,发了台新车,叫欧拉5。
这名字一出来,我就知道,长城不装了,摊牌了。之前的什么好猫、芭蕾猫、闪电猫,那一套花里胡哨的动物园命名法,说停就停了。这操作属于什么?属于蹦迪蹦到一半,DJ突然切了首大悲咒,全场人都傻了。说好的要做最懂女人的品牌呢?怎么突然就变成一个没有感情的数字杀手了?
讲真,这就是现在车圈的现状,一个字,卷。不,一个字不足以形容,是修罗场。这里不是你好我好的存量竞争,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在这里,可爱是原罪,个性是累赘,能活下来的,都是狼灭。你看看比亚迪,名字土吗?土。但人家直接把价格干到地上,掀桌子。你再看看小米,入场就是王炸,把友商的底裤都给扒了。欧拉显然是悟了,它意识到,想在牌桌上活下去,最好的手段不是打好自己的牌,而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
所以欧拉5来了。你别看它长得还是一副圆头圆脑、人畜无害的样子,像个压缩毛巾,泡水里才能看出来是啥。但它的内在,已经彻底变了。它头顶上顶着个激光雷达,我愿称之为赛博天眼,一个复古小可爱顶着个这玩意儿,这感觉就跟甘道夫掏出了加特林一样魔幻,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这就是一种赤裸裸的宣告:别看我萌,我内心已经是个老六了,随时准备阴人。
自动驾驶的关键在哪里?我早就说过,不在特斯拉,不在实验室,在于能不能躲开那些神出鬼没的“老头乐”。你算法再牛逼,算得过老大爷的随心所欲吗?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所以欧拉这个激光雷达,我觉得它的第一要务,就是用来做风险规避的,规避那些马路上的玄学单位。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特色智能驾驶。
再看内饰,双拼色,大连屏,保留几个拨杆,怀挡。典中典。不能说不好,只能说毫无新意。现在所有车企的内饰设计师,感觉都是一个培训班里出来的,突出一个“我都行,都可以,没必要”。讲真,这个双拼色内饰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吃的一种冰棍,外面是巧克力脆皮,里面是奶油的。味道早就忘了,但就是记得那个颜色搭配。大家都在用,就等于大家都没用,没记忆点。
最有意思的,还是这个名字,欧拉5。
我作为一个被社会毒打多年的中年人,看到这个名字,第一反应是,欧拉终于开窍了。它放弃了那种小圈子的自我陶醉,开始说人话了。你跟一个大老爷们说,我这车叫闪电猫,人家心里想的是什么玩意儿?机你太美?但你说这是欧拉5,人家就懂了,哦,第五个产品,或者一个级别。通俗易懂,简单粗暴。这对于出口,对于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是必须的。这是一个聪明的商业决策。
但我内心深处又觉得,这是欧拉的一次投降。一个品牌最值钱的是什么?是它的独特性,是它的品牌玄学。奔驰为什么是奔驰?买奔驰的人是在买那个标,买的是一种“我好牛逼”的社会认同。特斯拉为什么是特斯拉?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聊什么座椅通风、内饰用料,他都觉得你在狗叫。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欧拉曾经是有这种“玄学”潜质的。它的“猫”系列,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品牌认知,一提到欧拉,大家想到的就是“更爱女人的汽车”。这是它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护城河。现在,它亲手把这条河给填了,跳出来跟所有人说,我不特殊了,我要跟你们卷性价比,卷数字命名。
我就问你,一个连名字都能说改就改的品牌,你还指望它有什么坚持?!
这背后是极度的焦虑。当下的市场,已经不允许你体面地打造品牌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乐道一出来,价格直接捅穿地板,蔚来这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小米SU7,更是把蛋糕连带桌子上的蜡烛都端走了。欧拉看着这一切,心态能不崩吗?它肯定想明白了,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不如直接降价加大加大再加大配置。品牌调性?在活下去面前,一文不值。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用修仙来比喻欧拉有点抬举它了。它顶多算是个在新手村门口反复横跳,想骗路人手里大宝剑的小妖精。现在发现骗不到了,只能老老实实去打怪升级了。
所以,欧拉5这台车,以及它所代表的路线转变,本质上和我们中年男人去健身房办卡一样,都是一种行为艺术。办卡的时候觉得自己能练成彭于晏,最后都变成了花钱去洗澡。欧拉觉得自己换个名字,装上雷达,就能走向世界,杀出重围,但最后的结果,可能也只是换了身衣服,继续在国产内卷的澡堂子里,搓得更用力一点罢了。
但能活,就是能活。在牌桌上,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哪怕是跪着。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