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新一批准备上市的新车名单,这个名单每次出来,都像是车市的风向标,能让我们普通老百姓提前看到接下来会有哪些新车可以选择。
而这一次的名单,透露出的信息量特别大,能明显感觉到,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化。
以前大家买新能源车,可能最关心的就是电池能跑多远,充电方不方便。
但现在,车企们竞争的焦点已经悄悄转移了,大家开始在尺寸、智能化水平和豪华体验上下功夫,甚至连一些老牌的合资品牌,也开始放下身段,主动拥抱我们中国的技术了。
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中国汽车工业实实在在的进步,以及市场竞争格局的重塑。
首先,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就是车子越做越大了,尤其是针对家庭用户的SUV车型。
现在的家庭,上有老下有小,一辆车常常需要满足全家出行的需求,所以宽敞的空间成了很多人的硬性要求。
岚图汽车这次申报的旗舰SUV,内部代号叫“泰山”,正式名称可能是岚图9L,这个尺寸就相当惊人。
它的车长超过了5米2,轴距达到了3米1多,这个体量基本上就和市面上很火的理想L9、问界M9看齐了。
这就意味着,它瞄准的客户群体,就是那些追求高品质大家庭出行的消费者。
当然,光有大空间还不够,因为对手太强了。
岚图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在性能和技术上拿出了看家本领。
它采用的是增程式动力,简单来说,就是车上带了一个1.5T的发动机,但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像个“发电机”,专门给电池充电,车子始终是用电机来开的。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有电动车平顺安静的驾驶感受,又没有里程焦虑。
它的综合马力达到了668匹,这是一个非常强悍的数字,意味着动力随叫随到。
更关键的是,它的综合续航号称有1400公里,纯电续航也有370公里,日常通勤完全可以用电,长途出游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充电桩。
而且它还支持800V高压快充,宣传说充电12分钟就能补充大部分电量,大大缩短了补能时间。
不过,对于岚图来说,真正的考验在于,除了这些漂亮的参数,能不能在座椅舒适度、内饰的豪华感、车机系统的流畅度以及智能驾驶的实际体验上,给用户带来超越期待的感受,这才是它能否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的关键。
同样瞄准大家庭的,还有宝骏推出的华境S。
这款车是上汽通用五菱和华为深度合作的产物,定位是一款大六座的旗舰SUV。
它的尺寸也很大,车长5米2多,轴距超过3米1,内部是三排六座的布局,保证了每个乘客都有舒适的乘坐空间。
动力上采用的是插电混动系统,提供了不同容量的电池选择,纯电续航里程覆盖了130公里到175公里,满足日常城市代步足够了。
但这款车最大的看点,毫无疑问是它的“含华量”。
根据申报信息,它将全系标配华为提供的一整套智能化解决方案,包括乾崑智驾ADS 4.0和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0。
这是什么概念呢?
通俗点讲,就是它拥有了非常高级的智能驾驶能力,未来有可能实现在城市复杂路况下的辅助驾驶,大大减轻驾驶员的疲劳。
同时,它的车机系统会像华为手机一样流畅好用,语音控制、软件生态都会是顶尖水平。
如果宝骏最终能把这样一套高阶智能系统作为标配,并且给出一个有竞争力的价格,那它所倡导的“科技普惠”就真正落到了实处,让普通家庭也能享受到过去几十万豪车才有的科技体验,这对于整个市场来说,无疑会带来巨大的冲击。
除了这些“大家伙”,这次的名单也展示了车企在满足不同用户需求方面的努力。
比如一直坚持纯电路线的小鹏汽车,这次就推出了小鹏G7的增程版。
小鹏G7的纯电版上市后市场反响不错,销量稳步增长,证明了产品力得到了认可。
但是,总有一部分消费者因为居住环境或者工作原因,不方便安装私人充电桩,或者对长途出行的补能效率有顾虑,纯电动车对他们来说就不是最优选择。
增程版的推出,就是为了解决这部分用户的痛点。
它在纯电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1.5T的增程器,WLTC纯电续航依然有325公里,馈电状态下的油耗也控制在百公里6.5升左右,可以说兼顾了用电的经济性和用油的便利性。
这种灵活调整产品策略的做法,体现了中国品牌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奇瑞旗下的iCAR V27。
iCAR品牌主打的是“方盒子”硬派造型,之前的车型比较小巧。
而这次的V27在尺寸上有了明显的升级,车长接近5米,轴距超过2米9,从一个个性玩具变成了一台能真正满足家庭全场景使用需求的中大型SUV。
它同样搭载了1.5T增程动力,并提供后驱和四驱两种选择,既保留了硬派越野的风格,又解决了日常使用的经济性和便利性问题。
这说明,即便是追求个性的细分市场,也在向着更实用、更全能的方向发展。
最后,这次名单里最引人深思的,莫过于广汽丰田的铂智7了。
作为丰田这个全球汽车巨头在国内推出的纯电动旗舰轿车,它的尺寸很大,定位也高于我们熟知的凯美瑞。
但最让人惊讶的是它的核心部件来源。
申报信息显示,它的驱动电机由华为提供,智能座舱系统也将搭载华为的鸿蒙系统,高配车型甚至会配备激光雷达,为高阶智能驾驶做准备。
这个信息非同小可。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我们的自主品牌在使用国外的技术,比如发动机、变速箱。
而现在,情况发生了逆转,像丰田这样的国际一线品牌,为了在中国这个竞争最激烈的市场生存下去,开始反过来采购和使用中国科技企业的核心技术。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次商业合作那么简单,它标志着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这条全新的赛道上,中国企业已经从过去的学习者、追赶者,变成了如今的创新者和引领者。
面对比亚迪汉、小米SU7等在智能化上已经遥遥领先的本土对手,丰田选择了一条“强强联合”的道路,试图用自己百年积累的品牌信誉、质量控制和售后服务体系,嫁接上中国最顶尖的智能化技术,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这一步棋,充分说明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实力已经得到了国际巨头的认可,未来的市场格局,无疑会因此变得更加精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