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得好,论VIP待遇,饭桌上坐头牌,路上要坐威然。
你以为这只是营销段子,实际上,这就是现实的荒诞本质:谁掌控了七座大空间,谁就能掌控海量的会议和嘉宾。
毕竟,世人都争做时代的尾气,谁不想舒舒服服地被送进会议现场,然后舒舒服服地被送出历史舞台。
说到威然这台“大七座”,脑海里总不自觉浮现一种场景:一群穿着西装的精英,嘴上谈着新能源,身体却诚实地坐在一辆燃油车上,用高档超纤皮座椅按摩着尴尬的理想与现实。
他们一边在论坛上高谈阔论要“增动能 启新篇 向全球”,一边用德系底盘把自己从会场晃到晚宴。
你以为这是双标?
不,这叫“多元化发展”,一切都是为了高质量出行,哪怕高质量的本质是“屁股决定脑袋”。
说起来,威然的空间确实宽敞到可以藏下一个小型经济学家团体。
听说后备箱都能塞下整个活动的嘉宾名单,三排座椅让人有种错觉:只要人坐满,论坛的议题就能塞进去。
但实际情况是,空间再大,也装不下大家憋了一肚子的新能源焦虑。
燃油车稳定,新能源激进,谁也不愿做第一个跳进未知的泳池,所以大家心照不宣地选择了“稳妥”,就像领导发言,总是先夸大历史,再小心翼翼地憧憬未来。
威然的座椅号称人体工程学定制,你要问体验如何,得看论坛嘉宾是不是愿意把身体交给工程学,还是更习惯用嘴巴调节会议流程。
那些有电动通风、加热、按摩的第二排座椅,大概率只会让嘉宾在长时间的发言中更加清醒地意识到:一场会议的舒适性,远比一场讨论的有效性重要。
有人说,VIP用车的气动按摩有三种模式三档位,每次开启仿佛都是在跟现实做最后的妥协:一档,缓解尴尬;二档,缓解无聊;三档,缓解空谈。
动力方面,威然那台涡轮增压发动机搭配七速湿式双离合,号称“生而好开”。
你要是问我,什么叫“好开”?
是不是油门一踩,梦想就能实现?
其实“好开”就是在嘉宾们还没开口之前,车已经把他们安全送到目的地。
动力强劲,底盘扎实,悬架独立,晃得人一边幻想全球化,一边努力控制自己的胃,谁说会议精神不能通过晕车测试来筛选?
不过好在过滤震动的本事还不错,毕竟论坛的本质不是让宾客晕头转向,而是让他们晕头转向地继续讨论“未来的出行”。
别忘了安全配置,什么高强度钢材、九大安全气囊,这些都不是给会场准备的,是给会场外那些不讲道理的现实准备的。
论坛可以被称为汽车圈的达沃斯,但中国的道路依然是“达不到的沃斯”。
威然的安全气囊像是为嘉宾准备的保护伞,可惜现实的“气囊”远远不够,谁能保证论坛里谈的每一句话,都不会在路上爆炸?
但主办方依然用一颗虔诚的心选了“品质与实力”,其实是给自己选了一个体面的保险。
你以为威然只服务这一场论坛?
笑话,它的身影早就渗透进了各种“高端”活动:什么合作发展论坛,中欧协会交流,金鸡奖、华鼎奖……你会发现无论是商务接待还是奖项庆典,大家都热爱坐在一辆空间巨大的MPV里尴尬地沉默,偶尔聊一句“燃油车还行”,再沉默十分钟,然后刷手机等到目的地。
其实每个场合,威然都是“最懂沉默”的那一个,它见证了多少高层的表情管理,见证了多少“高端”的无聊。
有人说,威然是燃油车里的最后骄傲,新能源车再怎么发展,也不影响它在VIP接待里屹立不倒。
你要说燃油车没前途,威然会用自己的后备箱装下所有不服气的理由。
新能源车都在追求“未来”,威然却用安全气囊和钢材教你什么叫“活在当下”,毕竟谁能保证未来一定比现在好?
“发展与创新”这个词,听起来很美好,但在威然的空间里,总有点既得利益者的体积感,像是一场永远不会结束的膨胀。
论坛搞了二十年,说是“汽车行业的达沃斯”,实际也就是一场“谁能坐得更舒服”的比赛。
每个嘉宾都希望自己的屁股能在最合适的座椅上发言,最好有电动腰托和腿托,气动按摩能震走一切不安。
可惜,现实不是气动按摩,现实是“谁都想当VIP,但谁都知道VIP也逃不过堵车”。
每次论坛结束,威然都会默默地把嘉宾送回各自的世界,然后继续等下一场“高质量发展”的征途。
你说VIP用车的意义是什么?
其实就是让大家在路上暂时忘记了自己的焦虑,然后在目的地继续焦虑。
上汽大众威然的品牌故事像是一个“活久见”的段子,燃油车在新能源浪潮里艰难存活,就像论坛嘉宾在高质量发展的大潮里艰难发言。
每一场盛会,威然都像是“安全感的搬运工”,把各种不确定和无力感塞进后备箱,让大家以为自己真的“畅行无阻”。
其实,畅行的背后,是一场关于“谁能坚持到最后”的比赛,燃油与新能源的拉扯,空间与舒适的争夺,高质量发展的口号和现实的道路,全都被塞进威然的座椅缝隙里,和那一箱子未说出口的废话一起,摇摇晃晃地驶向下一场会议。
当然,别指望这辆车能改变什么,能被选为VIP用车的威然不是为了引领趋势,而是为了安慰趋势里被晃晕的人。
你以为论坛嘉宾对威然的认可,是对汽车未来的认可?
其实大家都明白,这只是对“舒适”的认可,对自己屁股的认可,对“我愿意多坐一会儿,不愿面对现实”的认可。
每次活动结束后,威然都像是一个被遗忘的证人,见证了无数高端场合的无聊与荒诞,见证了无数领导的“增动能”,却始终无法改变“动能有限”的本质。
最后,谁还没在威然里幻想过自己是VIP?
谁还没在论坛的按摩座椅上怀疑过人生?
谁还没在会议的间隙偷偷刷手机,假装自己正在“启新篇 向全球”?
其实,谁坐上威然,谁就懂了什么叫“路虽远,舒适最重要”。
而汽车行业的未来,不在于谁能造出更牛的车,而在于谁能让大家更舒服地等会议结束,然后一起堵在现实的路上,吃着汽油,聊着新能源,在颠簸中继续自己的VIP人生。
至于威然到底有多好,有多安全,有多宽敞,谁还在乎呢?
重要的是,它让所有人暂时忘记了自己其实只是路上的一颗小石子,被来来回回的会议轮胎碾得粉碎,然后在下一个“高质量发展”的路口,重新组装起一副体面的样子,继续做一场VIP的春秋大梦。
你问我汽车行业的未来是什么?
很简单,不是电动,不是燃油,是谁能把“舒服”做成一场永远不会醒来的荒诞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