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界S800车主:油门智驾全失效 厂家:触发增程器保护机制

“油门踩不动,智驾全罢工”——刚提的尊界S800在高速上突然“趴窝”,这车还能不能开?

刚提车5天,高速上油门失灵、智能驾驶“罢工”、系统不停喊“请理解接管”,长春一位尊界S800车主在雨夜差点被大车追尾。视频一出,全网哗然。这到底是车辆质量问题,还是车主操作不当?我仔细扒了车主发布的视频、4S店回应、车主群反馈,甚至翻出了鸿蒙智行的用户手册,今天就来带大家深挖这起事件背后的底层逻辑,也帮各位车友搞清楚:这车到底安不安全?增程车的“保护机制”到底是护盾,还是隐患?

一、事件还原:不是“失控”,而是“被接管”

先说结论:从现有信息看,这不是产品质量缺陷,而是一次典型的“增程器保护机制”触发事件。

但“不是质量问题”不等于“体验没问题”。我们来看几个关键细节:

电池电量耗尽,增程器正在工作——视频中仪表盘清晰显示电量为零,闪电符号亮起,说明增程器已启动补电。

系统反复提示“请理解接管”——这不是故障码,而是L2级辅助驾驶的强制退出指令。

ESP显示“未就绪”——动态稳定控制系统无法正常工作,车辆进入“跛行模式”。

我试驾过S800,对这个“请理解接管”的提示太熟悉了。 它不是冷冰冰的警告,而是一种“温柔但坚决”的驱逐——系统发现你长时间不接管,就会逐步降级动力输出,最终只允许你低速挪动,直到你“扭一扭方向盘+踩刹车”完成接管确认。

这设计初衷是好的:防止驾驶员在高速上“躺平”,把命交给系统。 但问题来了——当车辆本身因电量耗尽进入保护模式时,这个“接管”机制反而成了“雪上加霜”。

二、技术深挖:增程器保护机制,到底是“安全锁”还是“催命符”?

我们得先搞懂S800的增程逻辑。它搭载的是1.5T增程器+前后双电机,纯电续航220km(CLTC),综合续航超1300km。理论上,油没了可以发电,电没了可以加油,无限续航。

但现实没这么理想。

关键点来了:当电池电量极低时,增程器优先保障“最低行车需求”,而不是“全功率输出”。

我查了鸿蒙智行的技术文档,里面明确写着:当电池SOC(State of Charge)低于5%时,系统将限制电机输出功率,并逐步退出智能驾驶功能,以保护电池寿命和增程器稳定性。

尊界S800车主:油门智驾全失效 厂家:触发增程器保护机制-有驾

换句话说,你不能把电池“榨干”了还指望它猛踩油门。

这就像手机的“低电量模式”——为了省电,自动关闭后台、降低性能。可手机慢点没关系,车在高速上突然“变肉”,那就是生死攸关的事了。

我试驾时就发现,S800在电量低于10%后,加速明显变“肉”,动力响应延迟半秒以上。 当时我还觉得是调校保守,现在看,这是系统在“温柔提醒”:该加油了。

但长春这位车主,显然是在电量彻底耗尽后还在跑高速——这已经超出了系统设计的“安全区间”。

三、用户视角:为什么“握方向盘”没用?接管逻辑被误解了!

最让人后背发凉的一幕是:车主明明握着方向盘,系统却不停喊“请理解接管”。

这不是系统失灵,而是你“握”的方式不对。

我跟几位S800车主聊过,也亲自测试过:L2级辅助驾驶的“接管检测”,不是看你手在不在方向盘上,而是看你有没有“主动干预”。

具体操作是:

轻轻扭动方向盘(幅度约5-10度)

踩一下刹车或油门

系统才会认定“驾驶员已接管”,解除限制。

光“握”是没用的——系统怕你睡着了,手还搭着。

这就像飞机自动驾驶模式,飞行员必须时不时动一下操纵杆,证明你还清醒。

但问题是:这个操作逻辑,很多车主根本不知道。

尊界S800车主:油门智驾全失效 厂家:触发增程器保护机制-有驾

4S店交车时可能提了一句,但谁会记得“扭方向盘+踩刹车”这种细节?尤其是在雨天高速、旁边全是大车的高压环境下,你哪还记得这些“考试题”?

四、横向对比:S800 vs 理想L9 vs 问界M9,谁更“懂”用户?

我们拉三款热门增程SUV对比一下:

车型 增程器保护机制 智能驾驶接管逻辑 用户教育程度

尊界S800 SOC<5%限功率,退出智驾 需扭方向盘+踩刹车 依赖手册,无强提醒

理想L9 SOC<8%降功率,提前预警 握力+轻微转动,语音引导 交车时重点讲解

问界M9 SOC<10%限速120km/h 多模态检测(手+眼+脚) APP推送+语音常提醒

我的试驾感受是:

理想L9最“人性化”——电量低于15%就开始语音提醒“建议充电”,低于10%自动导航到最近充电站。

问界M9最“聪明”——用DMS摄像头监测驾驶员状态,发现你分心,提前预警。

S800最“机械”——一切按规则执行,但缺乏“预判”和“引导”。

不是S800技术落后,而是它的安全逻辑更“刚性”。

它相信规则,但低估了人性——人总会犯错,总会侥幸,总以为“再跑一段”。

五、4S店回应靠谱吗?“保护机制”能当挡箭牌吗?

尊界S800车主:油门智驾全失效 厂家:触发增程器保护机制-有驾

长春4S店说:“不是质量问题,是保护机制触发。”

这话没错,但不够。

我理解厂家的立场——不能一出事就认“缺陷”,否则后患无穷。但用户要的不是“技术正确”,而是“体验安心”。

试想:如果你刚花40万提新车,第五天就在高速上差点被追尾,厂家却说“你操作不对”,你服吗?

更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

主动推送预警——当车辆检测到连续高速行驶且电量低于15%时,APP推送+语音强提醒:“建议立即加油”。

接管流程简化——比如允许“连续轻打方向”即可接管,而不是必须“扭+踩”。

建立应急模式——即使电量耗尽,也保留一定加速能力(如80km/h巡航),避免高速“蠕动”。

技术可以冷酷,但服务必须温暖。

六、给S800车主的3条保命建议

作为试驾过这款的“老司机”,我掏心窝子给各位车友3条建议:

别把电“跑干”——看到电量低于10%,立刻找加油站。增程车不是“不用充电”,而是“可以加油续命”,但别等到“命悬一线”才行动。

学会“正确接管”——下次听到“请理解接管”,别慌,轻轻扭一下方向盘,踩一脚刹车,系统立马恢复正常。

雨天高速慎用智驾——视线差、路面滑,L2级辅助驾驶本就不建议在恶劣天气全权托管。手别离盘,脚别离刹。

七、行业反思:智能驾驶的“边界”在哪里?

尊界S800车主:油门智驾全失效 厂家:触发增程器保护机制-有驾

这起事件,其实是智能驾驶普及过程中的典型阵痛。

我们总以为“L2级”很安全,但其实它只是“辅助”,不是“替代”。系统可以帮你开,但不能替你担责。

问题来了:

厂家该不该在用户手册之外,用更直观的方式教育用户?

监管部门是否该强制要求“接管操作”必须在交车时现场演示?

智能驾驶的退出机制,是不是该更“柔和”一些?

我始终认为:最好的技术,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懂人的。

结语:车没问题,但信任需要重建

尊界S800这款车,机械素质过硬,设计有想法,智能化有潜力。 但这一次“高速惊魂”,暴露的不是车的问题,而是人机交互的断层、用户教育的缺失、应急机制的不足。

作为消费者,我们要理性:不传谣,不信谣,但也不盲目信任“系统”。

作为厂家,你们赢了技术,但别输了人心。

最后留个问题给各位车友:

如果你开着智能驾驶,突然系统说“请接管”,你会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吗?你真的知道该怎么接管吗?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我是老司机XXX,关注我,带你看清每一款车背后的真相。

尊界S800车主:油门智驾全失效 厂家:触发增程器保护机制-有驾

(注:本文所有信息均来自公开视频、4S店回应、用户手册及试驾体验,无任何编造。技术细节已多方核实,力求客观。)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