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驾照被扣满12分,这事儿可真让一群有车一族屁股底下发凉了,网上搜搜,类似的问题分分钟10万+,可见咱们大家对“满分扣分”这几个字,是真的有点心惊胆战的意思。
到底扣满了12分怎么办,真的要从头学起,再去考一次驾照吗?
是要忍受学车时教练的河东狮吼,还是会被安排个“交通警示片”反复重播刷洗三观?
今天,这道迷雾就让我给撩开点,跟你们细细盘一盘,驾照扣满12分,你真正会遇到什么流程、抓重点的话,能少踩多少坑!
先亮出结论:扣满12分(不管是一次性还是累计到12分),驾驶证其实不会一夜间打回原形让你和学车小白一样重走注册报名的老路。
只不过,这日子也没得混。
驾驶证会被扣留,想拿回来,不光得靠点运气,还得老老实实完成一套堪称“学霸人生”的满分教育流程——就差给你发张毕业证书了。

有点像高中班主任突然找你谈话,“同学,请到办公室来一下。”
当然,理论上只要你不调皮捣蛋,按要求把流程过完,考试合格,分数清零,咱们又能开开心心上路了。
什么叫满分教育?你也可以理解成一次针对交通违法的“下马威式重新培训+思想教育”。
这套流程并不复杂,搞得像个“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一样,互联网+学习,体验感科技感十足。
好了,不卖关子,直接搬砖实锤操作:
第一步,就是得在该地的交管机构或者驾驶证核发地“报个名”。
这年头,网上办事成主流,所以官方推荐大家用“交管12123”App。
打开App,登录账号,在业务中心点开学习教育业务,找到“满分学习”,一路点点点,直到看到那俩大字“申请”。
过程中会让你确认现场上课和网上自学的天数,别头晕,系统会根据你持的车证类型给你定制“套餐”,大小型货车、客车、公交司机这些,现场学习时间要多一些,毕竟这些车安全要求高嘛。
普通私家车的朋友们,现场教育+网课总共得学五天、多不少于两天去现场,剩下的时间自己摸摸鱼在家电脑前刷课也成。
大车司机的劳动强度听起来就肉疼,得学满十天,其中现场最少五天,考你个“老司机”证都没那么折腾吧!
说完报名,咱再聊学习过程。
现场学习跟咱小时候去补习班差不多。
要脸干净、衣着得体、别穿拖鞋凉拖随意万一上镜、身份证别忘了带。
到现场后签到、乖乖听讲,讲师一般会给你列举种种违规案例,再播点交通事故视频,提提神,让你明白“马路杀手”这茬,赶上一次就够受了。
属于那种生理和心理双重击打的警示。
中途不是你想出去溜达就溜达的,课要签到签退,迟到、两次随便溜号、或者提前跑了30分钟以上……祝贺你,这天白来了,一切成果归零,得重新预约。
课堂纪律方面也有刚性要求,现场捣乱、扰乱秩序、换人“顶包学习”等歪门邪道,更是三年别想参加线上课程,讲真,有些老司机以为自己脑筋快活就能钻个空子?警察叔叔手机里比你的脑瓜还清楚,别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网络学习嘛,说穿了就像居家网课,打开电脑或手机App,跟着课件学三小时以上,(可不是刷剧啊),系统还会抽查你是不是边上班边挂机偷懒。
摄像头抽查、抓神情,背景太暗,行为不规范,这些有心人就自己注意下吧。
一旦当天刷课不到3小时,后台审核不通过,你那点苦功就得作废,得重新开始。
说多了都是泪,自学等于背着足够的“自律枷锁”,懒癌晚期的估计想哭。
如果约好的线下学习有事去不了,别强撑,可以直接在App里取消预约,再重新预约新的场次。
别不好意思,系统就是照顾“社畜”们的不确定节奏,都是人性化点滴。
培训结束了,最刺激的部分来了——考试!
这真不是说说玩的,得走规定流程。
同样在“交管12123”App业务中心,找到满分学习、提交考试预约,约定时间,带着个人身份证明光明正大去考场。
考试内容么,都是满分教育期间学过的交通法规、安全驾驶知识、典型案例。
形式主要是理论题,据说内容并不刁钻,重在真实警示和吸取教训。
合格的会当场拿到一张《机动车驾驶人违法满分考试信息反馈通知书》,抱着这张纸再到扣证部门领回你久违的“本命证”。
如果没考过,别焦虑,还有机会,10天后可以再预约。
有志者事竟成,大不了当作再熟悉一遍交通法规,提正事儿!
当然,有的朋友高峰期想顺便降个准驾车型,比如名下本来能开大货车,觉得自己不想再冒险,可以自愿降低种类,到现场窗口再补一份手续,这小细节看你需求。
等你全部学完、考过、欠的罚款也缴了,系统一波“清零重置”,合着你之前的冒失都算交过“学费”了,新的一年如同新生儿,满分回归。
但假如你的证还被暂扣着呢,不好意思,得等暂扣期满,才能归还。
其实整一套流程看下来,并没有网上那种“驾照报废、惨无人道”的阴间剧情。
反过头想想,满分教育你也别当成惩罚,更像是一剂“后悔药”和安全预防针。
咱身边谁还没点马路经验,违个章、吃个罚单,有时候是疏忽,有时候纯侥幸。
但交通违法这事不是给自己找乐子,也不是秀一波“飙车技术”,一旦酿成事故,后悔药谁吃都噎得慌。
有人总问“咱就超个线、抢个道、压下黄线,至于这样弄吗?”
其实真至于,网上随便搜搜因小错酿大祸、12分轻轻松松被扣满,人生啪地一下180度大转弯的案例太多了。
本来想着耍个小聪明,搞到最后,大概率还是自己吃亏。
你要说这流程繁琐、教育严格,那也是治病救人的法宝。
想想司机群里,多少人嘴上“老司机”,心里头安全没打住,这拎不清就是等着吃“教训套餐”。
顺便提一句,有“顶包学习”等违法操作,直接三年不能润到网上学,教训惨不惨自己琢磨。
而且别以为蒙混过关就真安全了,逮着一次够你喝一壶。
说白了,这套满分教育,既“割肉”,也是憋着你长个记性。
整完一圈,想再开上车就跟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这个思路得调整。
把这次扣分和补教育当成“破窗理论”下半场修复,大伙以后开车上路、心里多点警觉,目的是让你别再碰红线,将“小毛病”遏制在萌芽状态。
规则其实不在多高大上,而是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打个底色。
毕竟,车祸猛如虎,规则却犹如空调房中的冷静,让我们免于沙雕操作带来的冰火两重天。
讲完办法,回头望一眼生活,交通法规被谁拿来当笑话讲,社会成本都在背后结账等你买单。
本质上,这一整套“满分清零”机制,是在保护大家,是给喜欢冒险的“莽撞英雄”一个重新敬畏规则的机会。
真懂点事的人不会拿自己的积分试错,也不会让教训敲头才回过味来。
车轮上的文明社会,靠的就是“每个人都不得不认真点”。
别怕“学霸作业本”,怕的是下一次分手那一脚急刹。
聪明点,远离12分,好好把生命和路权双手都握稳。
你看过身边有人被扣满分吗?
上满分教育有什么奇葩体验?
留言区唠唠,看看你是不是那个幸运儿,或者吃一堑长一智。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