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推新续航系统,冬季续航抗打,高寒实测不虚标

纯电动车车主最怕什么?续航焦虑。每当北方冬季气温骤降、电量如流水,很多号称能跑五百公里的车,开着空调,续航直接被腰斩,打个对折并不稀奇。这个老问题,终于被吉利认真对待了一次。这不,吉利推出的“千里浩瀚”续航系统,摆明了就是冲着冬天用电痛点、以及高速掉电魔咒去的。不玩虚的,目标明确:让你在零下二十度的冬夜,依然敢于拍胸口说“我的电还够用”。

吉利推新续航系统,冬季续航抗打,高寒实测不虚标-有驾

说到底,这一次的底气,靠的是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堆料,以及吉利自家的BMS 5.0能耗管理系统。吉利没有搞什么玄之又玄的大词,只是老老实实把电池包和热泵空调做成了闭环,仿佛给电池穿上一件高档羽绒服。处理器智能调控每个电芯,能做到热该分就分、冷该暖则暖,这已经是手机旗舰电池才有的待遇。吉利这点,倒真是国内目前为数不多敢于炫耀“自研BMS”的车厂。唯一遗憾是,这波技术红利只给自家浩瀚架构新车主,老背心们还得抱紧充电桩唉声叹气。

吉利推新续航系统,冬季续航抗打,高寒实测不虚标-有驾

网上一众博主都忍不住下场实测。有位测评博主干脆把几何A千里版拉到零下十五度,提前预热、暴力开空调长距离拉扯。结果,续航依然能顶住85%的标称。这成绩不算神话,也谈不上吹牛,但在真正寒冬的东北,不掉链子才是关键。要说全方位解决续航焦虑,那就夸大其词了,但这“外挂羽绒服”的确让动力池子稳了不少。

有意思的是,大家第一反应都合法质疑:又是反向虚标新套路?毕竟国内电车惯用CLTC测试工况,谁能分清水有多深?可看了哈尔滨暴雪下极氪001的实录,表显续航和实际里程居然1比1,这还真让人有点刮目相看。没想到国产电池技术一朝翻身,把许多主打“黑科技”的动静都比下去了。顺便插一句,听说今年特斯拉Model Y也准备用这套麒麟电池,真要成了“打工人逆袭”。

当然,聪明人都有一个老担心:这套系统频繁快充到底靠不靠谱?前几年某品牌还闹过BMS强行锁电事件,闹得车主维权。吉利官方虽说电控“严密管理”,确实该出健康报告给用户,透明诚信最重要。毕竟车主手头这电池,不是头一两年急速高光,而是得撑五年还能有八成健康度,这才是重中之重。吉利若真能在冬天保续航,夏天也保证老化慢,国产车就不再只是比价格,翻身成了比技术。

回头看,国内电车这些年一直吹冷气取暖,续航焦虑成了伪命题。其实大家要的不是工况下的虚假数字,而是真实的“日用表现”。吉利倒是率先把用户身上的难熬都正面应对了。说实话,比起某些新势力还在用“针刺实验”刷存在,吉利这次直接对症下药,把握住了真正的用户核心刚需:开着电车,不怕冷,不怕远。

吉利推新续航系统,冬季续航抗打,高寒实测不虚标-有驾

坦率讲,解决续航焦虑不是靠发布会耍嘴皮,最终拼的是技术底蕴和用户信任。过去很多电车数字只写给投资人看,用户买单后才知道“一步一惊心”。这次吉利打通了电池、管理、制热这条链,真正想明白了:不是给未来画饼,而是给每一位现在在用的车主一份踏实。至少在纯电出行的冬天,我们终于等到了一款能和汗液、暖气、风雪死磕的国产车。

结尾留一句:“千里浩瀚”,字面上很诗意,但更值得铭记的是:用户只要敢开,就不用再算电池的账。这,大概是纯电车使用体验从“酸涩”走向“甘甜”的分水岭。国产品牌,真正开始在用户最真实的需求上跟国际巨头掰手腕了。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