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现代汽车,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毕竟当年也是满大街跑的牌子。
可要说到他们家的电动车,估计很多人就得挠挠头了,好像在咱们国内市场上,动静确实不大。
除了那款卖到快四十万,一般人也只是看看热闹的高性能车IONIQ 5 N之外,似乎就没再听说有啥新车了。
这就让人纳闷了,现在全世界都在轰轰烈烈地搞新能源,咱们中国市场更是打得火热,怎么这个曾经的国际大厂,反倒显得有点跟不上趟了呢?
难道是打算放弃咱们这块大蛋糕了?
先别急着下结论,因为最近现代汽车在海外有了新动作,一款叫做IONIQ 3的新车露了点风声,看样子是准备先在欧洲市场探探路。
这车到底是个什么来头,又能给现在有点沉寂的韩系电动车带来多大的改变,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事。
这事的起因是,现代汽车前不久在网上发布了几张新车的预告图,图里的车遮遮掩掩的,但名字很清楚,就叫IONIQ 3。
同时,官方还宣布,这款车的概念版,将会在2025年的德国慕尼黑车展上正式跟全世界见面。
这个消息信息量可不小,慕尼黑车展那是德国车的地盘,大众、宝马、奔驰的大本营,现代选择在这里发布一款重要的全球车型,明显是有想法要跟欧洲的传统豪强们同台竞技。
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说了,量产版的车明年上半年就能推出来。
这个速度可不慢,说明IONIQ 3不是那种停留在图纸上、光说不练的“概念林志玲”,而是已经安排好生产计划,准备要真刀真枪上阵的。
那这台IONIQ 3到底长得什么样呢?
咱们可以结合官方发的概念图和之前被拍到的伪装测试车照片,来猜一猜。
从概念图来看,这车的设计风格很新潮,车身用了好多圆润流畅的曲线,车头看起来胖乎乎的,很饱满。
最显眼的就是它的大灯,用的是现代IONIQ系列标志性的那种“像素块”设计,一个个小方格亮起来,既有点像老式游戏机的像素画,又特别有未来科技的感觉,开在路上别人一眼就能认出来。
再看看那些被包得严严实实的测试车照片,虽然看不清具体细节,但从整体轮廓也能看出不少门道。
比如,它的车头盖子有个向上鼓起的弧度,这可不光是为了好看,这种设计能让车看起来有种向前冲的劲头,增加了不少运动感。
伪装布上还特意给大灯留了长条形的口子,这很可能意味着量产车会用上现在很流行的贯穿式大灯。
而且,伪装布上还有很多小孔,这也不是为了凉快,这些小孔后面藏着的,八成就是各种雷达和摄像头,是用来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辅助功能的,说明这车在智能化方面也是下了功夫的。
从侧面看,这台车的姿态非常动感。
车顶的线条从中间往后就平滑地往下溜,形成了一个现在特别火的溜背造型,有点像轿跑车,但它又是个SUV。
再加上一条从前轮上方一直延伸到车尾的上扬腰线,整个车身看起来就特别有精神,好像随时准备起跑一样。
这种设计现在很受年轻人喜欢,既有SUV的大空间,又不失运动感。
其他细节方面,比如能缩进车门里的隐藏式门把手、黑色的酷炫轮圈、同样是像素风格的尾灯,这些时髦的元素它应该都会有。
有个比较特别的地方是,它的后车牌被安在了后保险杠下面,而不是尾门中间,这样一来,整个车屁股看起来就更干净、更完整了。
看完了外表,咱们再来聊聊内在的核心东西。
作为一台纯电动车,它的电池、电机和平台才是关键。
根据海外媒体的消息,IONIQ 3和它兄弟品牌起亚的EV2一样,都是基于现代汽车集团专门研发的E-GMP纯电平台打造的。
这个平台可厉害了,是现代花大价钱研发的宝贝,支持800V高压快充技术,空间利用率高,操控性也好。
之前在国际上拿奖拿到手软的IONIQ 5和起亚EV6,都是这个平台的产物。
可以说,IONIQ 3一出生就有了个好底子,基础素质是有保障的。
至于动力和续航,它很可能会主推单电机后轮驱动的版本,这样成本和性能比较均衡。
电池可能会有两种选择,一种是58.3千瓦时的标准版,在WLTP标准下能跑418公里;另一种是81.4千瓦时的长续航版,能跑587公里。
这里要解释一下,WLTP是欧洲的测试标准,比咱们国内的CLTC标准要严格一些,跑出来的里程数也更接近真实续航。
如果按照咱们国内的CLTC标准换算,那个长续航版的里程数,估计能轻松超过650公里,甚至接近700公里,这个水平在目前的市场上算是主流了。
当然,车里面的智能化配置也是大家关心的重点。
据说IONIQ 3的车机系统会支持最新的Apple CarPlay Ultra,还能深度定制界面,甚至连电动车行驶时发出的模拟声音都可以自己设定。
看得出来,现代也知道车机系统和软件体验的重要性,正在努力追赶。
说了半天,最关键的问题来了:这台车跟咱们中国老百姓有啥关系?
它会来中国卖吗?
这正是现代汽车现在最需要想明白的事。
看看咱们国内的市场,现代在纯电动车这块儿的动作确实是慢了半拍。
前面也提到了,目前官方卖的就一款IONIQ 5 N,价格太高,注定是少数人的玩具,根本起不到走量的作用。
不过,北京现代自己也着急,正在想办法追赶。
他们马上就要推出一款叫ELEXIO的纯电SUV,续航里程最高能到722公里,数据很漂亮,预计今年秋天就能上市。
而我们今天聊的这台IONIQ 3,从它的尺寸和定位来看,正好能填补现代产品线里的一个空白,很可能会是一款主打15万到20万价格区间的紧凑型纯电SUV。
那么,IONIQ 3未来国产的可能性大不大?
我个人觉得非常大。
但是,它要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
今天的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已经不是几年前的样子了,这里是全世界竞争最残酷的地方。
在15万到20万这个价位,咱们自主品牌的车型简直是“神仙打架”。
比亚迪的元PLUS、宋PLUS,广汽埃安的Y,深蓝的S7,零跑的C11,哪个不是响当当的角色?
这些车不光是在续航、空间上做得好,更重要的是,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辅助、以及各种符合中国人使用习惯的软件应用上,已经把标准提得非常高了。
现代IONIQ 3的技术平台不错,设计也挺有国际范儿,这都是它的优点。
但想在咱们中国的这片红海里站稳脚跟,光靠这些还远远不够。
它必须得有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一套真正懂中国人的车机系统,而不是简单地把国外的系统翻译一下。
咱们的消费者已经习惯了在车里刷抖音、用微信、点外卖,这些功能如果跟不上,体验就会差一大截。
现代汽车必须拿出“中国速度”来,把全球的技术和咱们本土市场的需求深度结合起来。
先在欧洲发布,再慢悠悠地引进到国内,这个时间差很可能就会让它错过最好的时机。
说白了,那种一个外国品牌随便拿一款全球车型来中国就能大卖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IONIQ 3这台车本身可能不错,但它在中国市场的命运,最终还是要看现代汽车自己愿不愿意放下身段,真正地去适应和拥抱这个已经被我们自主品牌重新定义了规则的市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