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款车型凑不出一万月销量,N8L成了腾势最后的希望?

查了下10月销量,腾势还在继续衰。

在大大小小累计116个中国汽车品牌中,腾势品牌的月销量8575台,排位54名,处于中高端品牌的下游水平。

6款车型凑不出一万月销量,N8L成了腾势最后的希望?-有驾

作为参考,新能源品牌中,AITO月销量超4.4万、理想月销量超3.1万、ZEEKR品牌超1.8万、岚图、蔚来、阿维塔以及智己的月销量均在1万台以上。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有的品牌,都没有腾势品牌的历史悠久,同时大多数品牌的车型数量,在腾势面前也不具备优势。

比如说单月销量1.1万余台的智己汽车,目前规划了4款车型,L6、L7、LS6、LS7,全新的LS9是11月份上市的车型,无法计入10月销量名单。

这是一个22年才推出第一台车的品牌。

6款车型凑不出一万月销量,N8L成了腾势最后的希望?-有驾

而腾势目前具有D9、N9、Z9、Z9 GT、N8L以及N7总计6款车型,数量不少,首款腾势车型于2014年落地,品牌历史超过11年。

可以说,腾势品牌是中国品牌阵营中,第一个高端化品牌,其历史超过了长城的WEY、吉利的领克,但目前取得的成绩,并不乐观。

不少人分析腾势“势衰”的原因,有营销的问题,有产品的问题,但我觉得不够全面。

超前一步是神话,超前两步是危机,腾势是最早的中国豪华新能源品牌,起步太早会给品牌埋雷,2014年首款腾势400落地。

在当时所有人都在买油车,连特斯拉都没有完全进入国内的时代,一台续航只能跑300公里的电车卖出了将近40万的高价。

6款车型凑不出一万月销量,N8L成了腾势最后的希望?-有驾

如果它的产品力没有过分的强势,产品点不够过度的突出、营销也没有十足的神话形态出现,就必然不会被用户认可。

当初的腾势,是奔驰、比亚迪合资,连奔驰自己都没有投入大量的精力去运营。

核心的关键来了,过早诞生的品牌,如何确定技术方向、如何建立品牌形象、如何规划用户人群,这些都是从0到1的开创。

想要摸索前进,必须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也必须要有试错的勇气,和承担试错风险的能力。

毫不客气的说,今天所有高端新能源品牌的成功,都有一部分腾势的贡献,它大胆开创了电动豪华的新方向。

因为落地时间太早,销量起色一定是长周期的事情,所以内部能不能顶得住销量压力,持续性的确定“一个团队、一个方向”,这是个问题。

事实证明,过早落地的品牌,都很难不换团队。

6款车型凑不出一万月销量,N8L成了腾势最后的希望?-有驾

团队换来换去,必然会在设计上、定位上、营销上出现各种各样的分裂。所以我们看过去11年腾势的车型,从最初的EV纯电路线,到今天的混动、纯电并行。

内在体现的是不同时期的团队,在确定不同的发展路线。

其实回头来看,11年时间,奔驰C级也就改款了两代,但腾势整个品牌却经历了三次大的调整,不断地调整给不少消费者留下了“断代”的记忆。

这个社会的财富,大多数都掌握在35岁-50岁群体的手中,能消费30万以上豪华品牌的群体,大多都有了一定年纪,给这些群体留下好的品牌印象太重要了。

所以看成功的豪华品牌,都是建立在品牌形象稳定、战略步骤专一的情况下。

腾势定位高端,但对于这些群体缺乏吸引力,和当年的品牌历史有一定关系,退一步来看,今天的腾势车型,的确非常强。

6款车型凑不出一万月销量,N8L成了腾势最后的希望?-有驾

腾势N9、腾势N8、腾势Z9系列,没有一台车在产品上拉垮的,如果有,也只是一些小的设计问题,比如说当年Z9的方向盘被人吐槽太丑。

但这只是一部分微小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品牌形象很难在高端市场中创造出辉煌的成绩。

这个局很难解,想要得到高端用户群体的认可,需要很长的时间周期,要不从0继续做,和AITO一样,用2-3年时间,树立起强烈的品牌、技术属性和营销属性。

要不和领克这种品牌一样,逐步从中端到高端,从12万的领克03到32万的领克900,这个品牌用了10年时间。

新的腾势N8L即将上市,从产品上来看没有问题,但问题的关键是,有多少人愿意持续的消费腾势。

6款车型凑不出一万月销量,N8L成了腾势最后的希望?-有驾

大胆做个预估,对于腾势来说,N8L的销量如果能持续稳定在4000台以上,如果能达到6000台稳定月销量,这将会是一台能够完全扭转品牌形象的车型。

腾势品牌一定会从当下的局面中做出成绩,但如果腾势N8L的月销量只能保持在3000台左右,那么腾势内部还得反思。

总之一句话,腾势的产品非常棒,尤其是安全,没有人说它差,但问题的关键是,在这个高端品牌层出不穷的时代,有过停产N款车型历史的腾势,怎么做到品牌的延续和说服力,这点太难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