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大街梭着的都是SUV,感觉两厢车都快被人遗忘了。
大众偏不信邪,硬是把ID.3这小电驴拉到国内,还捯饬了个GTX版本,盘算着6月开卖。
这葫芦里,卖的啥药?
说白了,ID.3这车,有点儿像电动版的Polo。
当年Polo那叫一个俏啊,不少人的第一台车就是它。
小巧玲珑,开起来得劲儿,价钱也实惠。
ID.3想复刻的,大概就是这个路数。
可现在风向变了,纯电市场卷成了修罗场,ID.3想冒头,可没那么容易。
有人说,ID.3这是在缅怀经典,传承大众的运动基因。
这话听着顺耳,说穿了,还是想靠情怀忽悠消费者。
毕竟,情怀这玩意儿,有时候比配置单上的参数还顶用。
瞅瞅那些复刻的老游戏、重拍的旧电影,哪个不是赚得钵满盆溢?
不过,光啃情怀老本肯定不行。
ID.3本身得有硬货。
据说,这车开起来带感,后驱,底盘也下了功夫。
3秒多就能从零飙到50迈,城里超个车啥的应该挺溜。
但问题是,现在电动车加速都跟窜天猴似的,ID.3这点能耐,好像也不算啥绝活。
再唠唠这个GTX套件。
骚红的车漆、飞翼式中网、运动范儿的后杠……瞧着是挺拉风的。
但这玩意儿,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有人觉得带劲,有人觉得花里胡哨。
而且,添了套件,身价肯定也水涨船高。
这年头,大伙儿买车都门儿清,性价比才是硬道理。
其实,大众鼓捣出ID.3,还有更深一层的算计。
它想在中国电动车这摊浑水里蹚出个道道来。
毕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票市场,谁也不想丢了这块大蛋糕。
但大众在电动化这事儿上,步子好像抻了点儿。
特斯拉、比亚迪都已经跑在前头了,大众得加紧赶趟儿。
ID.3国产,是大众“油电并举”策略的一环。
啥意思呢?
就是烧油的和用电的一块儿卖,两条腿走路。
这招儿对不对?
我觉得还算稳妥。
毕竟,烧油的车还有一大帮拥趸,一下子全换电,风险系数太高。
当然,也有人替ID.3捏把汗。
现在纯电车这行当,卷得昏天黑地。
新款车型像下饺子似的,价格也一降再降。
ID.3想杀出重围,必须拿出点儿真东西。
与人们的固有印象不同,都觉得电动车省钱,可换电池那可是笔巨款。
这笔账,消费者得好好掂量掂量。
而且,现在消费者对车的要求也拔高了不少。
不仅要好开,还得智能、安全、舒坦。
ID.3在这几个方面,能不能让人眼前一亮?
还得看实战表现。
当我们一门心思把原因归结为“电动化是大势所趋”时,是不是忽略了“消费者到底想要啥”?
单说ID.3 GTX版本,它能不能撩动年轻人的心弦,还得看它能不能切中他们的要害。
是真运动,还是只做表面功夫?
价格是不是公道?
售后服务给不给力?
这些都是决定它命运的关键点。
总而言之,ID.3的登场,是大众电动化转型的重要一步棋。
它能不能在中国这块地头上混出名堂,不仅关系到大众的未来,也牵动着整个汽车圈的神经。
至于它最终会走向何方,咱们且走着瞧。
但愿它能真真正正变成一辆“纯电小钢炮”,而不是一闪而过的流星。
毕竟,情怀再美好,也得靠真本事撑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