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那几天,某家吉利4S店门口停了辆新车,包裹还没全拆开,几位销售围着转,把手机镜头往各个缝隙里凑。有人嘟囔:“*这车怎么看着比之前大一圈?*”旁边的师傅随口一句:“*帝豪换代啦,瞧这新前脸,跟星瑞一个妈生的。*”我在店里喝着苦兮兮的速溶咖啡,心里琢磨:这台第五代帝豪现身,估计又要在朋友圈刷屏了。说起来,帝豪这个名字,就跟家里的老沙发一样,你可能嫌它款式老气,也可能觉得它座着最舒服——习惯就是这么来的。
别忘了,帝豪曾经月销破两万,堪称国产轿车牌面。但这两年,数据下滑得比我过劳肝功能还快。8月成绩单上6718台,帝豪粉丝多少有点“爷青结”了。不过吉利不是省油的灯,刚在星瑞上秀完肌肉,转身就把新帝豪推出来,还不是那种PPT里才有的海市蜃楼,实车直接搬进4S店,明摆着:卖不卖的事先不说,先让大家馋够。
乍一看新帝豪,外观就“证据感”十足。家族最新4.0脸谱,直瀑式中网加上内收下巴,感官上既棱角分明,也没少点“小星瑞”的DNA。*这种设计和以前的圆润风格说分手,喜欢“侵略性”的年轻人估计更易上头*。灯光线条处理得锋利,包围立体感拉满,仿佛科幻电影里飞船甲板的轮廓。侧身一拉,*空间直接铺开:4815mm长,1885mm宽,轴距2755mm*——比老款涨了一圈,看车里空间,基本可以放心再多买两包抽纸塞后排。
尾部设计小心机不少。上翘的小鸭尾、HD大灯带黑饰条连起来,看着精神值拉满。后杠扩散器和一侧双出排气,运动氛围是装的,但装得挺像——就好比刑警队新配了战术靴,破案用不上,但出场气势必须有。*审美啊,有时候是刑事技术,有时候是表演艺术,两者还真能互相致敬。*
车厢才是大戏。熟人进门第一句多半是:“*中控屏怎么这么大?*”——确实,14.6英寸悬浮屏刷出来的科技感,差点让我以为自己是在家炒股。*把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搭进去,再用电子挡把点睛*,整个车厢狠抓“年轻人喜欢的小把戏”。传统老款帝豪那种机械感,这下全体革职,换成“叭叭”电子音。*谁还记得手动挡时代挂挡的手感?那是擦玻璃一样的岁月,现在大家手机都不会用实体按键了。*
动力系统是真“端盘子上桌”。照目前曝光,1.5TD涡轮+7速湿式双离合,总功率133kW,290N·m扭矩——数据不比任何合资低一头。零百加速7.9秒,对于家用轿车,这已经属于“拿来炫耀”的短板优势。有小道消息说传统的1.5L自吸版可能还会保留,但吉利到底给不给留一线生,还得看市场风向,那就像去年年底食堂排队吃鸡腿一样,得最后一刻才知道盘里还有没有余粮。
再说说这场“更新换代”的账本逻辑。花了这么多心思和配置,上面那帮人是真会做加法,可关键时刻,消费者不是少了选择,是多了犹豫。新帝豪要是定价“上天”,保准引来“性价比铁军”的围剿——自主品牌的定价,现在和跳广场舞一样,谁抢到点谁最热闹。老百姓想买省心车,但不是谁家掏钱都可以无脑跟牌。帝豪怎么定价,直接关系到底还能不能续命,能不能继续带着吉利的“家轿之王”面具走下去。反过来说,要是价格太厚道,吉利自己能不能赚上辛苦钱,也是个算不过来的经济案子。
其实,做国产轿车升级这件事,本身就像我们查案,既得盯住现有证据,也不能把所有假设当成真理。市场变了,预算变了,需求就像死者的人际关系网——总是比想的复杂。吉利想用更大空间、更强动力、更智能车机炸出新一轮高潮,帝豪这老字号身上,既有底子,也有压力。
说句犯职业病的冷话,*国产车越来越猛,但问题是:你能不能用同样逻辑看待厂商和消费者的心态*?厂商想做差异化升级,消费者盯着现实账本,终极谜题其实没变:你愿意为“国产家轿之王”的新样子多花多少钱?我们查案追线索,车企定价算账本,到头来都要问个自己——“*这事儿值不值*?”
帝豪可以做得越来越像星瑞,能够堆配置到天花板,能让年轻人坐进车厢喊“哇”,但最后掏钱的还是钱包主。配置上天有用么?还得拷问:*性价比这张牌到底谁敢捏死?*给大家留个开放题:如果你是老板,这样玩升级后会给它什么价签?你又会为帝豪的新“真身”掏多少钱包?——商业世界里,没有标准答案。也许就像我们盯着证据、做案卷一样,看得再清楚,也不敢保证下一步能走到哪。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