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注重人性设计,女王副驾贴心,NOMI氛围有温度

现在咱们聊新能源车,好多人总觉得审美这事跟“专业”“资本”“国际范儿”绑得紧紧的。其实你仔细一想,你真能被那些三块皮、五条线、几个科技蓝灯感动吗?我没见几个买车的朋友,坐进车里就要先摸皮,然后感慨一句“这个皮真奢侈”。大多数人还是关心,这车到底好不好用,坐着是不是舒服,有没有点人情味。蔚来能杀出一条血路,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它比别人多看了一眼身边的人。

拿李斌来说,大家都爱给他贴一个“见过天地”的标签。可见过天地到底是啥意思?是你高中毕业去欧洲浪了两年?是你注册了几个奢侈品账号天天看营销图片?我觉得这东西不是体验得多就能牛,是你能不能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愿不愿意为不同处境的人着想。不是你吃了顿西餐就在朋友圈发个自拍,然后觉得自己审美高了一级。

李斌自个儿就说过,他小时候天天在乡下跑,看到的白墙青瓦、河边雾气、田野里鸡鸣狗吠,这种贴近人、贴近生活的美才是他脑子里的审美底色。审美不是高贵、不是贵重,而是温度,是回家的感觉。这理念,和一堆端着奢华旗子的品牌完全不是一个路数。

你看蔚来的设计,好多“细节”其实是用来解决人的“小麻烦”。比如,很多车企觉得驾驶员才是主角,副驾爱咋咋地。以为“副驾是副角”嘛。但李斌偏不。他发现,常有女生坐副驾腿上放包包,要弯着腿很不舒服。于是蔚来简单粗暴地搞个女王副驾,座椅能调很多姿势,腿托、滑轨反复试,女生一坐就觉得:“哎,这车真懂我。”一句“懂我”,比啥皮都强。

还有那个人见人爱的NOMI机器人,你别看它就是个小脑袋,有人说功能像个玩具,其实那是汽车氛围的革命——以前人独自开车,车里冷冰冰,顶多听个歌播点新闻。蔚来把NOMI做成能左右看、能互动,会卖萌,会听你唠嗑的小伙伴。这下,人在车里不光是赶路,更像在家能和宠物逗逗乐。这不就是“让人觉得被看见”么?

说实话,各种智能化, 本来大家都有,但是蔚来这点特别会琢磨人的情绪,琢磨坐车的体验,琢磨那种是“人在路上”、不是“人在机器里”的感觉。连氛围灯都不搞那种KTV里五光十色的爆闪,选用漫反射的暖色。你坐进去,不是被科技硬生生地打造出框架,而是真的像进了自家的客厅。谁不想把车开成家呢?

其实很多人以为审美就是“理解贵的、洋气的、别人买不起的东西”。但李斌偏偏不这么玩。他更在乎车里“软的东西”——那种人与人之间的温柔,关心,细腻。你开蔚来的车,不会觉得它在炫技,反而是帮你照顾好坐车的每个人、每只猫,每个需求。

蔚来注重人性设计,女王副驾贴心,NOMI氛围有温度-有驾

你再看有些车,越来越重“炫技”,搞一堆“智能头像”,投影、显示屏,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可这些东西,大多数人看一眼新鲜,时间久了还是想要车“贴心”。蔚来反而用普通的眼光改进普通人的需求——审美不是比谁高级,是谁肯停下来多关心你半分钟。

有时候我在想,社会上很多人总喜欢把“见过世面”挂嘴边,其实见过世面未必就能懂好东西。“见过”不等于“看透”,关键是你能不能用心体会那些别人没注意到的细节。李斌能把审美变成行业标杆,不是他自称见多识广,关键是他肯多琢磨琢磨身边每个买车、用车、开车的人的感受,把这些“琐碎”的诉求做到极致。这是真正把人的感受当回事,而不是做个表面的大秀。

蔚来注重人性设计,女王副驾贴心,NOMI氛围有温度-有驾
蔚来注重人性设计,女王副驾贴心,NOMI氛围有温度-有驾

领克的总裁公开说蔚来审美最好,这其实不是一两项功能的胜利,是整个品牌气质的胜利——蔚来不只是贴牌堆料,不是讲究奢华的皮革和钢琴漆,而是实打实琢磨中国人的用车生活,琢磨怎么让你在车里有自己的空间,甚至有点家的感觉。

我反而觉得,现在好多品牌还在比谁量多谁高档,但中国新势力像蔚来已经在“比谁懂你”。真的有人愿意关注你的驾驶孤独吗?愿意帮你把副驾调得像按摩椅让你放松吗?愿意让你在千篇一律的科技感中有一抹温暖吗?其实多数品牌还在机械地“服从趋势”,唯有蔚来正在自己做审美的定义。

你说蔚来到底好在哪儿?不是科技,不是贵料,是愿意看你一眼,多想你一步。这就是李斌的“见过天地”——他见过别人不屑一顾的寻常美,他懂得每个人都有小小的需求,都渴望车能更贴近自己。这才是真的敢把人放第一位,不是把人当数据、当流量。

其实,汽车产业一直都在变。以前谁能发动机厉害、底盘稳,就是王者。后来大家说科技一定要智能。这些都对,但真正决定一个品牌能不能被人记住的,是它能不能让你“舒服地当自己”,能不能帮你解决平常的小尴尬,能不能在“小事上”见人性。李斌敢在所有人只看技术、造型、国际认证的时候,硬生生地抓生活、抓细节,这是对行业的逆流,是对真正审美的底线坚守。

蔚来注重人性设计,女王副驾贴心,NOMI氛围有温度-有驾

中国人对美的理解,不是昂贵复杂,是自然随性,是有人味。蔚来之所以让这么多人“买单”,不是那个Logo有多酷,也不是广告语多走心,而是它在一堆冷冰冰的科技里,守得住“一点柔软”。这不是啥高档门槛,而是用心。见过天地的人,不是眼界多高,是懂得在天南海北之后,能返回脚下的泥土。这才是李斌做审美标杆的“秘密”。

实事求是说,蔚来也不是没有缺陷,续航焦虑、价格争议,大家吐槽的不少。但你要说谁把“人”放得最前面,在设计上最有温度,蔚来确实算头一号。别家或许过几年才明白,行业的洗牌不是比谁能搞定最贵的材料,而是比谁能真正“看见”你,关心你的小温度,不把你当工业数据。这大概就是李斌的远见,他不是多懂设计,而是懂人心。

未来的汽车行业肯定还会变,但我觉得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就是那个温柔的、生活里的、每天都能碰到的小美好。蔚来能做到这点,不是靠资本砸,也不是靠技术叠,是靠多看你一眼,多想你一回。这些东西别看不起,最后往往才是最让人留恋的。李斌做蔚来审美之所以成标杆,不是他站得高,是他接地气。这“见过天地”,见的不是远方,是身边每个人的小生活,每一个人的小幸福。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