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这一年可是过山车般的体验。
先是高调宣布退出价格战,结果销量“跌冒烟了”,又不得不灰溜溜地杀回价格战。
8月份,宝马在华销量暴跌到3.7万辆,同比下滑46%!
一个豪华品牌的销量,居然比不上理想汽车和鸿蒙智行,甚至还比不上比亚迪的单款车型,这简直是“气的蹦起来”的节奏啊!
但有意思的是,一回到价格战,宝马的销量就蹭蹭往上涨。
到11月底的周销量数据显示,宝马以1.95万的销量拿下第一,力压特斯拉、奔驰、奥迪等品牌。
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消费者对宝马这个品牌还是很认可的,只要价格合适,大家还是愿意买单。
02
降价幅度,简直“天塌了”
说到降价,不得不提宝马这次的力度,简直是“天塌了”的节奏。
旗舰纯电车型i7在国内多地4S店的降价幅度高达38%,最高下调已达55.5万元!
裸车价格来到了66.33万。
宝马i3最低只要18万起售,网传浙江嘉兴的一家经销商近期给出的优惠后,i3裸车价从17.7万元降至15.9万元。
更夸张的是宝马iX1,作为一款指导价29.99万的车型,现在贷款落地价已降至15.8万元,首付仅需1.5万元,贷款14.3万元,月供2979元。
这已经不是打折了,这是直接腰斩!是把豪华品牌拉到了自主品牌的价格区间!
03
这个价位的宝马i3值得买吗?
15.9万的宝马i3,放在宝马1系都买不到的年代,是不是很香?这个价位,比亚迪海豹、宝马i3和小鹏P7+,该怎么选?
我们来对比一下:尺寸上,小鹏P7+车长超5米,宝马i3接近4米9,海豹4米8左右。
三车轴距都在2.9米左右。
动力和续航方面差距不大,都是6秒级加速。
宝马i3标称续航低一点,最高592公里,其他两款车最高续航超700公里。
但要知道,宝马电车的续航是出了名的扎实,小鹏76度电池标700续航,宝马79度电池续航标称不到600,实际体验可能更接近。
但如果深入研究配置、智能化、车机,就会发现,宝马i3即使降到16万以内,在智能化和车机体验上还是被自主品牌甩了几条街。
这就是宝马新能源车型目前面临的尴尬,虽然有豪华品牌光环,但消费者并不买账,打骨折了还卖不动。
04
豪华品牌的悲哀
宝马在价格战上的反复无常,其实就是传统豪华品牌当前处境的缩影。车标对销量的号召力正在急剧下滑,特别是对年轻一代而言。
对于90后、00后来说,BBA品牌已经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现在的年轻人更看重产品力和智能体验,而不仅仅是品牌光环。
如今中国市场有太多强调运动、操控的高端中国汽车品牌,可以作为“蓝天白云”的平替,比如极氪、小米、智界等,并且它们更加实惠。
更讽刺的是,现在的宝马汽车已经不再是那个以运动操控为标签的品牌了。
旗下的车型都大幅侧重于舒适性,3系和5系在同级别的BBA车型中,往往是操控性垫底的存在。
反而是奔驰和奥迪变得越来越运动了。宝马汽车正在逐渐丢失自己的标签,而论舒适性,宝马又比不过奔驰。
05
这是宝马的末路吗?
我不这么认为。宝马重归价格战后销量的快速增长,证明了“蓝天白云”车标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还是有含金量的。中国人对宝马这个品牌,确实还有一定的虔诚度。
但不得不承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传统豪华品牌的认知已经动摇。
这种动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对于当下的部分中年人来说,宝马依然代表着成功和地位的象征,这种根深蒂固的认知很难在短期内扭转。
但从长远来看,BBA不仅在现在市场份额下滑,还已经在年轻一代的心智中输掉了未来。
06
价格战是解药还是毒药?
近期梅赛德斯-奔驰甚至推出了“买GLC300L送A200L”的活动,相当于官方指导价的6.3折。看到这一幕,我只能说豪华品牌们真是“劝退”自己了。
短期来看,价格战确实能刺激销量。但从长远来看,豪华品牌不断降价会导致品牌价值的持续贬损。一旦消费者习惯了打折的价格,未来想要恢复高价策略将变得异常困难。
另外,宝马近年来的产品设计也愈发令人难以接受。宝马纯电车型的前脸设计饱受争议,这也在伤害这个百年汽车品牌。
07
结语
无论如何,像过去几年那样BBA独占一线豪华汽车市场的情况,恐怕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汽车市场豪华品牌的百花齐放局面,已经到来。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15.9万的宝马值得入手吗?
是否宁愿多花点钱买自主品牌的高配车型?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