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026款吉利星愿实车到店了。
这事儿本身不大,就是个年度小改款,换个马甲,加点颜色,属于车企常规操作,比给员工画大饼都常规。但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吉利在这台小车上搞的这些花里胡哨的操作,恰恰暴露了整个10万级以下电车市场的真实面目:一场大型的、所有人假装体面、但实际上已经杀红了眼的血腥RPG游戏。
你以为大家是在卷配置、卷价格,是在做产品?错。大家是在互相进行一种惨烈的献祭。我不过了,你也别想活。星愿这个车,8月份卖了4万多台,已经是这个级别里的武林盟主了,按理说完全可以泡着枸杞哼着歌,躺着就行。但它为什么还要整什么新配色、新轮毂,甚至还要搞个什么听起来就中二的“运动版”?
因为它怕,它怕得要死。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修仙小说里好不容易筑基成功的小修士,明明可以安稳修炼个几十年了,但他一睁眼,却发现周围全是准备黑吃黑的魔道老祖和虎视眈眈的妖兽。他能怎么办?他只能不停地往自己身上贴符,金钟罩铁布衫先来一套,什么神行符、隐身符也得备着,最好再养两只看上去很凶的灵兽。
吉利星愿这次加的什么“香颂紫”新配色,什么C柱上的“星星”元素,本质上就是给自己贴了两张没什么卵用但看起来很炫的“金光符”。而那个所谓的运动版,就是花钱雇了个嗓门大的在山门前不停叫嚣:“我很强!别惹我!”就问你怕不怕?
它在怕谁?怕那个真正的掀桌子的人,比亚迪海鸥。
海鸥这台车,讲真,就是王传福老师不装了,摊牌了。他用一个几乎不赚钱的价格,直接把这个级别的市场打成了地狱模式,一个进去就出不来的蛊盆。所有想在这个价位活下去的玩家,都必须回答一个灵魂问题:你要脸,还是要命?
吉利之前的选择是要脸,所以星愿比海鸥贵,配置高一点,用料好一点,还给你个多连杆后悬架,摆出一副“我是正规军,我不跟你泥腿子玩”的姿态。但现在搞这些小动作,说明它想明白了,脸可以暂时不要,但命必须得有。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直接把餐厅爆了,让大家都没得吃。如果说之前比亚迪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吉利现在琢磨的就是怎么连桌子上的蜡烛都给你吹灭。
我作为一个开了几年电车的中年人,我看这些小车的逻辑其实特别简单。我根本不在乎你那车机是不是Flyme Auto,是不是能语音双区域唤醒,这些东西对我来说,就像压缩毛巾,听着很神奇,但最后就是块抹布。我在乎的是,当我从一个犄角旮旯的停车场出来,一个不讲武德的老头乐突然从我左前方闪现出来的时候,我这车能不能一脚刹住。
这才是技术的本质。所有自动驾驶的牛逼,最后都要被一个骑着三轮、外放着“套马杆的汉子”的大爷所终结。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那套价值几十万的激光雷达和算法,在大爷朴素的“谁贵谁全责”世界观面前,脆弱得像一张餐巾纸。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
所以你看星愿的内饰,什么液晶仪表、悬浮大屏,还有那个城市楼宇图形装饰,说白了,都是表演。是是是,我知道它有OTA,有远程控制,但这些功能的价值,可能还不如那个上下双层的副仪表台。为什么?因为我真的可以在上层放手机,下层藏点私房钱。这比什么可见即可说要实用一万倍。我真的会谢,卷死我了算求!
说起来,我楼下那家兰州拉面最近也装修了,把绿色的塑料椅子换成了木头的,但面还是那个味儿。有时候觉得,车也一样。
所以,吉利这次给星愿升级,本质上是一种心态的崩塌和重塑。它悟了。它知道在这个价位,你跟用户谈什么品牌、谈什么操控、谈什么底盘,都是玄学。用户只认两件事:第一,便宜;第二,看起来不那么便宜。
你看它这次调整的细节,把尾门左侧的“吉利”改成了“吉利银河”标识。典中典了属于是。这就是在干嘛?强行给自己抬咖,蹭高端序列的品牌光环。这就像你在拼多多买了个包,它长得跟爱马仕一模一样,但你知道它是假的,卖的人也知道它是假的,但你们俩都心照不宣地完成了这次价值交换。这种感觉,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一台小破车说得跟修仙渡劫一样,可能确实有点魔怔了。但你仔细想想,在这个所有人都在发疯的市场里,是不是就是这个理儿?但你又得佩服吉利,它好像又没那么怕,它还在那慢悠悠地调颜色、改C柱,突出一个从容。这种精神分裂式的操作,才是现在车圈的常态。
所以你问我2026款吉利星愿这车到底怎么样?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是你爹。但在这种掀桌子的时代,任何一个还在努力往一盘已经快馊了的菜里加葱花的厨子,都值得你看一眼。
因为你不知道,明天这个餐厅还在不在。
能过,就是能过。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