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制造先进引擎?日本企业拆解红旗车,揭示中国已突破技术难关

以前提到国产车,很多人都觉得核心技术不行,尤其是发动机,总觉得得靠进口的东西撑场面。国外的车企也这么想,觉得中国汽车工业最多就是个装配工厂,真正的高端技术还得靠他们多年的基础积累。可这几年,这种看法开始改变,尤其是日本车企拆解红旗车的那次,直接揭穿了那层迷雾,让人看清楚了中国在发动机技术上早已有了不错的进展。

无法制造先进引擎?日本企业拆解红旗车,揭示中国已突破技术难关-有驾

红旗H9这车是在2020年上市的,归属中大型豪华轿车阵营,配的发动机都是自己研发的。日本技术团队买来一辆拆开分析,原本想找找缺点,可拆开一看,发动机从缸体到增压系统,都完全由中国一汽自己搞定。2.0T涡轮增压型号最大输出功率185千瓦,扭矩达到380牛米,配上7速双离合变速箱,在起步和加速表现上,跟同级别的车比也不差。

日方报告里说,这套动力系统反应挺灵敏的,油耗控制得挺稳妥,排放也合格,没有用到任何外国的核心零件。这一消息一传开,日本车界都觉得有点小震惊,因为他们没想到中国在高压缸内直喷和涡轮匹配这块,居然能做得这么成熟。

实际上,红旗的发动机自主研发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从1958年第一辆红旗车亮相开始,定位就是国产高档轿车,当时技术条件有限,早期车型还借鉴过一些国外的设计,但核心部分一直在朝国产方向努力。改革开放之后,一汽逐渐加大投入,从模仿学习变成了自主研发。红旗H5搭载的1.8T和2.0T引擎,低配版的输出表现挺稳定,而高配版本在城市行驶里,推背感还是挺明显的。

H7配备的3.0L V6发动机,起初是参考丰田皇冠的底盘平台设计,但经过优化后,马力飙升到231匹,超出原版水平。在耐久性测试中,跑了几十万公里都没遇到啥大毛病。这些经验积累,也让H9搭载的2.0T发动机更进一步,缸内直喷的压力高达200巴,喷雾效果棒极了,燃烧也更彻底,减轻了积碳的问题。

无法制造先进引擎?日本企业拆解红旗车,揭示中国已突破技术难关-有驾

在日企的拆解报告中,特别强调了发动机缸盖和增压器这个部分。把机械增压和直喷技术结合起来,有效避免了涡轮滞后的问题,踩油门后不到0.5秒,扭矩就能全面爆发出来。智能水温控制系统让发动机升温更快,油耗也控制得不错,基本在每百公里8升左右。

核心专利有五个,包括多孔喷油结构和变压调节技术,解决了国际上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难题。之前国外一直觉得中国发动机转速高但扭矩低,耐用性不好,但H9的表现完全打破了这个偏见,动力表现非常线性,噪音都控制在60分贝以内,非常适合长途驾驶。红旗全系坚持这个理念,坚决不用进口芯片,确保国产化率很高。这也促使供应链本土化进展,从铸造到组装各环节都得到提升。

不光是H9,红旗的其他车型也挺厉害的。比如L5,采用了老V12引擎,基础马力达400匹,主要用在特种车辆上,讲究的是可靠性。到2023年,新V12TD引擎已经下线了,功率一下子飙到560千瓦,扭矩1100牛米。它采用双涡轮增压和直喷技术,基本平台升级,没有大动缸体,只是优化了喷油和增压,性能直线上升。

这款车型挺难搞的,国际上V12发动机不多见,但中国搞出来了,装在礼宾车上,平顺性特别好,关键时刻能保证不出乱子。像防弹车,自重超过5吨,还得稳稳当当地输出动力。一公布数据,国外车企才开始注意到,这不仅仅是技术比拼,还是工业实力的体现。

无法制造先进引擎?日本企业拆解红旗车,揭示中国已突破技术难关-有驾

中国汽车工业起步比较晚,50年代末红旗刚出来的时候,全国的汽车产量还很少,技术水平主要靠引进。60年代到80年代期间,红旗基本上都是官方专用车,产量有限,技术进步也比较慢。到了90年代以后,一汽成立了研发中心,开始自主招工程师开发,虽然碰壁不少,但也逐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000年之后,随着加入WTO,市场逐步打开,红旗遇到了激烈的竞争,销量一度陷入低迷。到2017年,徐留平担任一汽董事长,带头推行改革,去年红旗的销量从几千辆一下子飙到37万辆,涨了快30%。他还定了个目标,叫2025年大30万辆,结果早早就超额完成了。调整到邱现东接手后,继续全力布局新能源领域,红旗的混动系统多次获得奖项,表现挺让人期待的。

日本企业遭拆解后,国际上的看法都变了。过去,出口的汽车常被贴上“组装”的标签,现在红旗走进中东和东南亚地区,订单也是节节攀升。比亚迪等公司也纷纷助阵,中国新能源车连续八年领先全球,2022年的销量超过700万辆。发动机技术也赶上了节奏,不再落后于传统车系。像中国航发在涡轮冷却方面实现了突破,他们用高压水雾进行降温,每分钟降到673度,刷新了纪录。这技术虽然源自航空,汽车领域借鉴的潜力还是挺大的。

无法制造先进引擎?日本企业拆解红旗车,揭示中国已突破技术难关-有驾

不过,距离还是真有差距,毕竟那些老牌车企经过百年的打磨,品牌的知名度还是挺高的。中国的汽车出口量大,但在高端市场的份额不算多。日方拆解中国的电动车,也揭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材料的细节处理没有顶尖水平,但价格实惠,性价比还是不错的。日本拆解中国EV时发现,简化零件成了关键,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可要完全复制确实不那么容易。中国的车企主要靠供应链的整合,来压低成本,提升效率。

无法制造先进引擎?日本企业拆解红旗车,揭示中国已突破技术难关-有驾

红旗的成功算不上孤例,整个制造行业都在加速追赶。稀土资源被垄断,让外国人也挺焦虑的,印度部长都坦言影响挺大,不过中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关于电动车用的消费芯片,经过车规级认证后,性能更稳,价位也更具竞争力,能在价格战中占一席之地。知乎这些平台上,有人赞赏比亚迪的云辇技术,比如电动悬架可以负侧倾,双向转弯时可以达到20度角,这在高端底盘领域算是打破了壁垒。

无法制造先进引擎?日本企业拆解红旗车,揭示中国已突破技术难关-有驾

未来,中国车企得扎稳技术根基,出口时多带上品牌标签。红旗从一开始有人质疑,到如今被认可,完全靠实实在在的干劲。发动机自主化的道路,不仅仅是汽车领域的事,还能带动其他产业,整个工业的自信心就提上来了。国外车企合作不断增加,可竞争也变得更激烈。总体说来,中国汽车不再是追随者,在某些方面已经开始领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