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汽车市场,降价降得让人看傻眼。35家车企一起打价格战,有些车直接砍掉一半价钱。奔驰宝马这些豪车品牌也跟着降。电动车、油车全都在降。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答案很简单:整个汽车行业要大洗牌了。
新能源车产能过剩,价格战不可避免
现在中国一半以上的人买车都选电动车了。油车卖不动,电动车产能又太多。供大于求,不降价怎么办?
按照专家预测,到2035年,中国的车企要从现在这么多家减少到20到30家。这意思就是,大部分车企要倒闭。谁能在价格上拼过别人,谁就能活下来。
政策倒逼,车企不得不降
国六B排放新规要来了。车企手里那些国六A标准的车,须赶紧卖掉。新规一实施,这些车就上不了牌照。到时候砸在手里,损失更大。
国家还出了以旧换新政策。报废旧车买新能源车补贴2万,买油车补贴1.5万。消费者拿到补贴,当然想买便宜点的车。车企被逼着降价。
电池成本下降,降价空间巨大
碳酸锂价格从60万一吨跌到7万一吨。电池占车子成本从30%降到更低。比亚迪、特斯拉这些电动车企业,成本下来了,降价空间就大了。
他们一降价,其他车企跟不跟?不跟就没人买你的车。
消费者观望情绪浓厚,车企只能继续降价
油价涨了,大家收入也没以前那么好。买车的人少了。而且现在消费者变聪明了,车企越降价,他们越不敢买。想着是不是还会继续降。
车企为了刺激大家买车,只能继续降价。
智能化加速,老款车只能降价清库存
问界M9、小米SU7这些新车,激光雷达、自动驾驶什么都有。老款车一下子就显得落后了。车企想清库存,只能降价卖老车。
价格战影响巨大,车企利润下滑,经销商更惨
这场价格战,影响真的很大。车企利润下滑得厉害。今年汽车行业利润率只有3.9%,比其他行业低多了。有些新势力车企,卖一辆车亏8到10万。真的是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经销商更惨。有些店是"倒贴钱卖车"。进价比卖价还高。
消费者要理性看待降价潮
消费者看起来是得了实惠,但也要小心。有些车企为了压成本,开始减配置。安全配置减了,电池寿命缩短了。便宜是便宜了,但质量可能有问题。
对消费者来说,如果真的需要买车,现在确实是好时机。国六A库存车,豪华品牌降价车,都很划算。电动车成本下来了,有些已经接近低价了。
但如果不是急着买车,可以再等等。价格战估计还要持续一段时间。2026年固态电池车可能会出来,选择会更多。
而且现在有些新势力车企资金链紧张。万一倒闭了,售后就没着落了。买车前要看看这个品牌靠不靠谱。
汽车行业大变革,降价只是开头
这次车企疯狂降价,说到底就是行业在变。新能源车取代油车,这是大趋势。政策在推,技术在进步,消费者习惯在改变。车企要么跟上这个变化,要么就被淘汰。
对车企来说,光降价是不够的。还得在技术上下功夫,在服务上做得更好。不然就算价格再低,也竞争不过别人。
对消费者来说,面对这么多选择,要保持理性。便宜固然好,但质量和售后更重要。不要被低价冲昏了头脑。
汽车行业这场大变革,才刚刚开始。降价只是开头,后面还有更多变化等着。谁能在这场变革中站稳脚跟,就看各自的本事了。
现在买车,确实是个好时机。但选什么车,什么时候买,还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毕竟买车是大事,不能光看价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