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有意思,值得咱们普通老百姓坐下来聊一聊。
这事儿就是吉利新出了一款叫全新博越的车,起步价定在了9万出头。
这个价格本身不稀奇,十万块钱上下的国产SUV多得是,但稀奇的是这辆车给的东西,以及它背后反映出来的一种大变化。
这个变化就是,现在咱们中国人买车,尤其是买家里的第一辆或者第二辆车,心里那杆秤,好像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咱们先回忆一下,倒退个七八年,要是你揣着十万块钱预算去买车,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估计跑不了这几样:这车结不结实,耐不耐用?
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三大件”靠不靠谱?
油耗高不高?
维修保养贵不贵?
说白了,那时候我们买车,核心诉求就是个踏实可靠的代步工具,能遮风挡雨,能拉着一家人从A点到B点,不出毛病就是最大的胜利。
至于车里有没有大屏幕,有没有智能语音,那都是锦上添花,有当然好,没有也无所谓,毕竟预算在那儿摆着呢。
但是现在,你看看全新博越这张牌是怎么打的,你就会发现时代真的变了。
它9.19万的起步价,直接就把很多过去你得加钱上高配、甚至顶配才能有的东西,变成了“标配”,也就是入门版就有。
这就好比你去饭馆吃饭,以前点个基础套餐,就只有一碗白饭一盘青菜,想吃肉得另外加钱。
现在这家新馆子说,我们的基础套餐里,直接就给你配上红烧肉,价格还和别家只有青菜的一样。
具体都给了些什么呢?
比如那个中控大屏幕,尺寸达到了14.6英寸。
这个尺寸可能很多人没概念,你这么想,就跟你把一个大号的平板电脑竖着装在了车里一样,看导航、看视频,字又大又清楚,家里老人眼神不好也能轻松操作。
还有那个50瓦的手机无线快充,带风冷散热的。
这又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是你手机往上一放,充电速度可能比你家里的充电器还快,而且夏天边充电边导航,手机也不会热得烫手。
更贴心的是,连行车记录仪这种东西,人家都给你原厂装好了,省了你后期自己去汽配城挑选、走线、安装的麻烦和花销。
这些配置放在几年前,别说十万块的车,就是二十多万的合资车上都未必是标配。
那问题就来了,吉利这么干,它不亏本吗?
这其实就得说到咱们国家整个工业体系的进步了。
当一项技术,比如大尺寸屏幕、无线快充,因为我们强大的供应链和巨大的生产规模,成本被大幅度地“打下来”之后,它就不再是少数高端车型的专利了。
吉利做的,就是利用这种成本优势,把过去被定义为“豪华”的享受,直接普及给了最广大的普通家庭。
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惠民,也是咱们中国制造实力的一种自信展现。
说完了硬件,再聊聊软件,也就是车里的那套智能系统。
以前的车机系统,很多人都觉得是个“鸡肋”,反应慢、不好用,最后还是得靠手机支架。
但全新博越用的这套叫Flyme Auto的系统,思路就完全不一样了。
它追求的是让车和你的手机用起来感觉差不多。
比如说导航,它用的是高德地图的车机版,实时路况更新很快,用起来就跟你手机上的一样顺手。
还有那个蓝牙钥匙功能,你手机揣在兜里,走近车门就自动解锁,上车直接就能启动,再也不用翻包找钥匙了。
最能体现它“懂生活”的,是它车机里集成的那些应用。
比如给孩子准备的故事机、儿歌库。
你想想看这个场景:周末带孩子出门,路上堵车或者开长途,孩子在后座不耐烦开始哭闹,这是很多家长都头疼的。
过去你可能得手忙脚乱地找平板、连热点,现在直接在中控大屏上点几下,故事、儿歌就来了,车厢一下就变成了移动的亲子乐园。
这种设计,就不是冷冰冰的技术堆砌,而是真正从家庭用户的实际生活场景出发,去解决他们的痛点。
它让“智能”不再是个听起来很酷的词,而是变成了让家庭出行更轻松、更愉快的实用工具。
最后,咱们再看看空间。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车内空间绝对是重中之重。
但空间大不等于好用。
很多车看着挺大,但内部设计不合理,这里鼓一块,那里凸一下,实际能利用的地方并不多。
全新博越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叫“得房率”,这个词咱们听着熟,买房子的时候经常听到。
用在车上,意思就是车内实际能用的空间占整个车身体积的比例。
它做到了85.4%,这个数字在同级别里算是相当高的了。
高利用率带来了什么呢?
最直观的一点,它的后排座椅放倒之后,能形成一个几乎纯平的空间,长度有1.9米,差不多就是一张双人床。
这意味着什么?
周末你想带家人去郊区露营,你甚至都不用费劲搭帐篷了,车里就是一个舒服的休息区。
打开天窗,躺在车里看星星,这种体验在以前的十万级家用车里是不可想象的。
除了这种大空间,它在储物小细节上也花了很多心思。
比如后备箱盖板下面,还藏着一个75升的储物格,你可以把千斤顶、工具包、洗车用品这些不常用但又占地方的东西都塞进去,让后备箱随时保持整洁。
还有像门板上能放下1升大水杯的储物槽,带氛围灯的杯架让你晚上不用摸黑找水杯,这些小设计,都在告诉你,这辆车的设计师是真的站在一个家庭用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
所以,把这些点串起来看,你就会发现,全新博越的出现,以及它所代表的这一批优秀的国产车,它们正在重新定义“一辆合格的家用车”应该是什么样子。
它告诉我们,今天我们花十万块钱,买到的不应该再是一辆功能单一、处处需要“将就”的代步工具。
我们完全有权利要求它更智能、更舒适、空间更灵活、细节更贴心。
这不再是“买一辆车”,更像是“为家庭投资一个移动的生活空间”。
这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从模仿到引领的巨大跨越,也是我们普通消费者生活品质实实在在的升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