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十点,上海外环高架车流如织。一位年轻车主轻拨方向盘,车辆自动汇入车流,他双手离开,打开手机回消息。这不是科幻场景,而是小鹏P7+车主的日常。2025年第三季度,小鹏交付超11.6万辆,营收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超100%。一场由“免费”点燃的技术普及战,正改写智能汽车的市场规则。
小鹏的爆发,不只是销量数字的跃升,更是战略逻辑的逆转。它不再靠软件订阅变现,而是将高阶智驾全系标配、免费开放。这一决策背后,是技术成熟、成本下探与消费心理的精准共振。当智能驾驶从“奢侈品”变为“必需品”,市场临界点被彻底击穿。
2025年3月13日,小鹏春季发布会宣布:新款G6、G9全系搭载图灵AI智驾系统,无需选装、不额外收费。这一刀,砍向了行业通行的“软件付费”模式。特斯拉FSD仍售价6.4万元,华为乾崑智驾虽降价至万元内,但仍是选配。小鹏却说:交付即享有。结果是,新款G6七分钟大定破五千,G9四十五分钟三千单。市场用订单投票,证明“免费”才是最强驱动力。
技术平权的背后,是规模与成本的硬逻辑。小鹏MONA M03以15万元级价格提供城市NGP,P7+让端到端大模型驾驶普及到20万元区间。当激光雷达被纯视觉方案替代,当AI天玑系统实现全场景覆盖,智驾边际成本急剧下降。此时,继续收费反而成为销量枷锁。小鹏选择用硬件销量换市场占有率,以规模反哺研发,形成正向循环。
更深层的变革在用户心智。95后占购车群体七成,一线城市家庭用户为主力。他们不为“品牌溢价”买单,却愿为真实体验付费。智驾使用率高达99%,单月行驶近两万公里——数据证明,一旦体验过,就再也回不去了。这种“用过即依赖”的心理,让小鹏从技术领先者变为消费潮流引领者。
当技术派撕掉价格标签,真正的竞争才刚开始。免费不是终点,而是新门槛。未来的战场,不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小鹏的警醒在于:它没有在高点变现,而是选择下沉普及。这条路更难,却更宽。
技术的终极价值,从不在于它多昂贵,而在于它多普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