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纪元ET这款车,说实话,挺让人捉摸不透的。你看奇瑞这边,新能源搞得热火朝天,风云系列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从十万块出头到往上探,阵仗是有的。可要说真正想撑起高端门面,还得是星途。星途也确实拿出了不少硬货,这星纪元ET就是其中之一,按理说,它身上的标签,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挺亮眼的。
结果呢?市场给出的反馈,就像一盆冷水。明明是辆中大型SUV,尺寸够大,长近5米,宽接近2米,轴距足足3米,坐进去后排用“奢侈”形容都不夸张。这空间表现,多少家庭用户梦寐以求啊?可销量数据摆在那儿,去年底还能看到3667辆的数字,今年1月份直接滑坡到603辆,2月份更是只剩下407辆。这落差,谁能解释得通?
尤其是性能,纯电四驱版本,零百加速只要3.8秒。3.8秒啊!这速度,都快赶上不少跑车了,放在一辆近5米长的SUV上,这得多带劲?而且它还是基于800V高压平台打造,充电快,补能焦虑能缓解不少。拥有这样参数的车,怎么就卖不动呢?难道大家对性能不感冒了?
底盘配置也挺下本的,前双叉臂、后多连杆是基本操作,但顶配车型直接上了空气悬挂。这可是个提升舒适性和高级感的利器,通常只在更贵的车上才见到。有了这套底盘,按说开起来的质感应该不差,坐着也舒服,怎么就没能转化成销量呢?
再看看科技配置,2025款直接把车机芯片换成了更强的8295P,算力提升巨大。辅助驾驶硬件也堆得很足,有激光雷达,还有一堆毫米波和超声波雷达。这套东西,完全是奔着高阶智驾去的。在智能电动车时代,科技配置这么硬核,不应该是加分项吗?
内饰设计虽然有些争议点,比如那个悬浮式的仪表盘,有人觉得看着别扭,还有副仪表台的断开设计,喜好也因人而异。但整体用料和氛围感做得还是不错的,很多地方都用了皮质,档次感是有的。这些小瑕疵,真的足以让消费者对它望而却步吗?
有人说,可能是车高不够。1698毫米的车身高度,确实比理想L6、问界M7、零跑C16这些竞品要矮。视觉上可能没那么霸气。但话说回来,就差了几厘米到十来厘米的高度,这就能让销量从几千辆掉到几百辆?感觉这个理由站不住脚啊。
增程版本其实也挺有吸引力的,469匹马力,5.9秒破百,综合续航1300公里。对于那些没有固定充电条件,又想要大车和性能的用户来说,这是个非常实用的选择。可即便提供了多种动力方案,依然没能挽回销量颓势。
定价18.98万到31.98万,这个区间覆盖面挺广的。入门价看起来挺有诚意,顶配价格虽然不低,但结合它的性能、配置、尺寸,似乎也不能算离谱。难道是这个价格段的竞争太激烈,奇瑞星途的品牌力还没法支撑起这款车?
总而言之,星纪元ET给人的感觉就是一身好武艺,却没能在战场上施展开来。它在技术、性能、空间、配置上的亮点非常多,纸面实力完全是在同价位里靠前的。可就是这样的车,销量却如此低迷,完全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这就像一个全能型选手,明明各项指标都优秀,却在关键比赛中意外失利。
为什么会这样?是品牌认知度的问题?是营销策略没到位?还是设计上的那些小争议,在这个“看脸”又看细节的市场被过度放大了?或许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让这款看似实力不凡的车,成了新能源市场里一个被低估、甚至有点“怀才不遇”的典型。它的遭遇,确实让人费解,也让人忍不住想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么一台好车,没人懂它的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