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三家汽车央企挂牌,这件事要讲,光用新闻口吻未免太单调。和菜头的风格是刀刃上带点幽默,所以今天我们就带着点“反讽”的火花,冷静拆解下这条热乎新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挂牌。
有人说,这就是中国汽车行业的“百花齐放”,但实际上,你仔细看看,这一切更像是“央企花样叠罗汉”。新长安终于成了中国第三家汽车央企,和一汽、东风肩并肩,市场上混了几十年,最后咸鱼一跃,成了“100家央企”凑数里的最新打卡点。重庆人不必自豪:这头国资委直属一级央企的大象,确实落户你家门口,但你可能更多是观众,而非参赛选手。
先说身份认领这场闹剧。早年大家分不清“长安汽车”到底是谁家的孩子,一会儿叫重庆长安汽车股份公司,一会儿背后又藏着个兵装集团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名字都写满抽屉了,还敢“国产”,原来只是自家兄弟换马甲。现在好了,人家兵装集团直接把“老中国长安”改名辰致,品牌资产一个甩手让出,省得划来划去。这哪是品牌整合,更像给家里搞大扫除:不该有的垃圾袋,腾个地儿送走,好上新货。
回忆一下今年汽车圈的剧情,从年初传言兵装集团的汽车业务要被东风吃掉,到新央企长安(你看,新前缀多抢眼)正式挂牌,中间弯弯绕绕。说是被兼并,说是逆转,其实都是老玩家抖擞精神,极力求一口气不被新势力憋死。长安这次终于“正名”,仿佛火锅端出来一样——底料、菜品都明码标价,谁能下筷一目了然,连锅都干净了。
说实力,长安这些年还真啃下硬骨头。2024年卖出268.4万辆汽车,同比增长了5.1%,五年都是正增长,总销量创下七年新高。新能源拉得动后腿吗?错,新能源销量也涨得欢,73.5万辆,涨幅52.8%,险些把老大哥一汽、东风吓出冷汗。
最让人佩服的是什么?不是卖了多少辆、进了多少市场,而是自主品牌销量长期超过80%。拜托,这都是什么年代了,一汽东风还靠着外资、合资继续混日子,只有长安,提前脱离了合资奶粉,素面朝天过了这几年。现在新能源一发力,长安反倒成了行业的“清流”,仿佛朋友圈里最早存下钱的那位,谁也说不准哪天就翻盘了。
看看2025年目标——300万辆、营收3000亿,全口径合并统计,新能源和海外都是100万辆。换句话说,长安一只脚已经跨出国门,另一只踩着机器人、飞行汽车的风口,准备起飞。是的,新长安要搞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海陆空全包了,出行要立体,脑洞也得立体。确实,喊口号很容易,落地才叫本事。未来五大区域目标市场——东南亚、中东非、中南美、欧亚、欧洲,可真不是嘴上说说的难度。
中国100家央企中,汽车央企占据了3席,长安终于在另两位老兄面前端起了碗。新的管理层也排排坐:朱华荣书记董事长,赵非副书记兼总经理人选,谭本宏、贾立山等大员全都确定,各司其职、角色分明。一份新面孔名单,摆明了一个意思——以往的老办法不灵了,得新打法,新思路。
7月30号,新长安要办媒体沟通会,所有核心高管都要集体亮相,讲清2025年业绩和下半年出招。外界会怎么看?有人会鼓掌叫好,有人会端着望远镜慢慢等。但无论如何,这都昭示着中国汽车央企的“新格局”:圈里天花板更高,赛道宽出一大截,高手开始指望自己创造奇迹,不再只跟着规矩走。
或许几年后,新长安的故事会和今朝很不同。但至少这一步翻得漂亮。昔日被合并的传言、不断的身份困惑、摇摆的市场形象,都彻底画上句号。百亿资本和百年变革,在中国汽车这个大擂台上,新长安已经亮出招式。敢于“正名”,是最大胆的宣言。至于比赛谁第一?其实没人真的在意,重点是能不能把风头玩火,谁比谁更有喜感和底气,这才是汽车江湖的真规则——笑到最后,才是赢家。
至于重庆这座城,从此有了一个带着“央企壳”的新地标,地气变得浓厚起来。而故事,想必才刚刚开始。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