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CEO炮轰特斯拉自动驾驶:国内用的是诺基亚系统
5月7号晚上的直播里,理想汽车的老板李想扔了个大炸弹:“咱们国内用的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其实还是‘诺基亚年代’的那种老系统。” 实际测试发现,现在特斯拉在国内推送的FSD版本还停留在12.5之前的模型,可在美国那边,用户早就用上了基于AI的13.0版本了。李想打了个比方说,“这就好比让一个只知道背交通规则的新手司机直接开车上路一样。”
特斯拉FSD vs 理想AD Max:谁更适合中国路况?
这种代际差异直接反映在用户体验上。有车主反馈说,特斯拉的FSD在中国经常被外卖电动车“整懵”了——不是突然急刹车导致追尾,就是误闯公交车道被扣分。有个深圳车主吐槽说:“上周在滨海大道,系统突然要抢方向盘冲进公交专用道,把我吓得赶紧一把拉回来,12分差点没了!”相比之下,理想AD Max在北京那种复杂的路况下,每跑一百公里,接管的次数只有特斯拉的一半。
技术代差背后其实是“基本功”的较量
李想也承认,特斯拉的硬件和算法框架真的很“扎实”,就像教科书一样。比如说FSD 13.0版本的感知距离比之前提升了30%,控制帧率也翻了一倍,车辆过弯的时候稳得像开了十年的老司机。但问题是,这套系统其实是“拿美国的数据来适应中国的路况”——特斯拉的工程师只能靠公开的视频来学习国内的道路情况,而国产车厂手里有超过一千万段真实的行车数据。
普通车主的选择题
现在消费者用脚投票的情况也越来越明显了。上海有个王先生就发现,特斯拉的FSD遇到ETC收费站的时候总要“发呆”五秒钟,后面车辆按喇叭都快把耳朵震聋了;而理想AD Max那边呢,能瞬间识别出收费杆的状态,还能听懂“改走人工通道”的语音命令。这些小细节上的差距,让李想感叹:“在AI时代,技术的竞争已经精细到了每一块地砖的纹理。”
观点:狂热与冷静之间
这种代际差异直接反映在用户体验上。有车主反馈说,特斯拉的FSD在中国经常被外卖电动车“整懵”了——不是突然急刹车导致追尾,就是误闯公交车道被扣分。有个深圳车主吐槽说:“上周在滨海大道,系统突然要抢方向盘冲进公交专用道,把我吓得赶紧一把拉回来,12分差点没了!”相比之下,理想AD Max在北京那种复杂的路况下,每跑一百公里,接管的次数只有特斯拉的一半。
技术代差背后其实是“基本功”的较量
李想也承认,特斯拉的硬件和算法框架真的很“扎实”,就像教科书一样。比如说FSD 13.0版本的感知距离比之前提升了30%,控制帧率也翻了一倍,车辆过弯的时候稳得像开了十年的老司机。但问题是,这套系统其实是“拿美国的数据来适应中国的路况”——特斯拉的工程师只能靠公开的视频来学习国内的道路情况,而国产车厂手里有超过一千万段真实的行车数据。
普通车主的选择题
现在消费者用脚投票的情况也越来越明显了。上海有个王先生就发现,特斯拉的FSD遇到ETC收费站的时候总要“发呆”五秒钟,后面车辆按喇叭都快把耳朵震聋了;而理想AD Max那边呢,能瞬间识别出收费杆的状态,还能听懂“改走人工通道”的语音命令。这些小细节上的差距,让李想感叹:“在AI时代,技术的竞争已经精细到了每一块地砖的纹理。”
观点:狂热与冷静之间
自动驾驶的“基本功”与“本土化”之争
作为一个开过两家车的人,我觉得现在的自动驾驶啊,就像是个“青春期少年”。特斯拉呢,天赋特别好,有时候表现得特别厉害,但是太莽撞了,经常出问题;理想就比较稳,像个优等生,做事有条有理,就是有点死板,少了点灵性。不过呢,有一点可以确定,等到特斯拉带着FSD 13.0回来的时候,这“基本功”和“本土化”的比拼才算是真正开始。
我在这儿想说一句,技术上其实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看它能不能用对地方。就像你拿美式足球的战术去打橄榄球,虽然规则不一样,但并不一定说明谁的实力不行。但是对我们中国用户来说啊,“少扣分、少刮蹭”才是最重要的!
(数据来源:理想汽车官方直播、车主群实测、技术分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