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又给外国人造了台帅车,欧萌达C4国内“查无此车”太扎心

操心自家孩子考不上清华北大,结果人家扭头就拿了个哈佛全额奖学金,还顺便在华尔街当上了新晋男神。

你说是该骄傲得把尾巴翘上天,还是该酸溜溜地骂一句“臭小子忘了本”?

今天这“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奇瑞藏着掖着的欧萌达C4。

就上个月,印尼车展那个人声鼎沸的地儿,这台还挂着概念牌的“靓仔”就那么惊鸿一瞥,愣是让整个东南亚媒体的镜头都挪不开了。

结果没过多久,伪装得跟爱斯基摩人似的量产路试车,就在国内被逮了个正着。

你说巧不巧?

照片一出来,车迷群里直接就是一顿“卧槽”刷屏。

没办法,长得太犯规了。

那低趴的姿态,就像一只憋着坏准备弹射起步的猎豹;那身板上的线条,锋利得好像能把空气给切开。

奇瑞又给外国人造了台帅车,欧萌达C4国内“查无此车”太扎心-有驾

整个一西装暴徒的范儿,骨子里透着一股子“别惹我,我赶着去炸街”的嚣张劲。

据说,这台代号T13c的“小妖精”,未来可能会揣着一颗1.0TGDI的小心脏,也可能是油电混合动力,专门负责收割海外那些追求个性的年轻人的钱包。

从设计语言上看,跟它那俩在海外已经混得风生水起的哥哥——C5和C7,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奇瑞这招玩得是真的溜,在国内,它还是那个老实巴交,跟你聊技术能聊到天荒地老的“理工男”形象,出了国,就披上Omoda(欧萌达)这个潮牌马甲,在欧洲、澳洲的街头巷尾当起了“芳心纵火犯”。

奇瑞又给外国人造了台帅车,欧萌达C4国内“查无此车”太扎心-有驾

这形象反差,比演员的演技都精彩。

可就在大家伙儿兴致勃勃,甚至开始盘算这车国产后得卖多少钱才算厚道时,一个比冬天的冰块还冷的消息砸了过来——“国内并不会引入该车型”。

得了,白激动了。

这一下,感觉就像你追了八百集的连续剧,眼看男女主角就要拜堂成亲了,编剧告诉你:对不起,这是海外特供版大结局,国内不播。

那叫一个堵心。

于是乎,各种口诛笔伐就来了:“奇瑞不当人,好东西全往外送!”

“把国内消费者当韭菜,就知道用那些老掉牙的车型糊弄我们!”

骂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

奇瑞又给外国人造了台帅车,欧萌达C4国内“查无此车”太扎心-有驾

可咱们冷静下来想想,奇瑞这么干,真就只是单纯的“崇洋媚外”?

这里面的道道,比你想象的要深得多。

当下的国内汽车市场,你跟我说你还想塞进来一台全新的紧凑级运动SUV?

兄弟,你是来搞笑的吗?

这地界,早就不是比谁水性好了,而是比谁更能挨揍。

前有比亚迪挥舞着“电比油低”的镰刀四处收割,后有吉利、长安这种“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狼群战术。

你欧萌达C4进来了,卖多少钱?

奇瑞又给外国人造了台帅车,欧萌达C4国内“查无此车”太扎心-有驾

定高了,分分钟被网友的口水淹死:“你一个奇瑞家的亲戚,凭啥比领克还贵?”

定低了,更热闹,自家兄弟瑞虎、捷途、星途第一个不答应,这不就是抢饭碗吗?

更何况,这台车那股子激进的“国际范儿”,还真不一定对国内主流消费群体那“空间大、配置高、看着气派”的胃口。

这就好比你给一个天天吃惯了红烧肉的老爷子,硬塞一块五分熟的牛排,他不仅不领情,可能还会骂你糟蹋东西。

这么一看,奇瑞的选择,倒像是一种无奈的精明。

它把最好看、最个性的牌留给了海外那个竞争没那么白热化,且利润空间更高的Omoda品牌。

先让它在国际舞台上打响名声,立住一个“全球潮牌”的Flag。

等到有一天,Omoda这个名字在国外变得跟Nike、Apple一样响亮了,再把这些“功勋战车”荣归故里。

到那时,它就不是一台简简单单的“奇瑞新车”,而是一台顶着“横扫欧洲销量榜”“澳洲年度设计金奖”光环的全球明星。

这身价,这故事,还能一样吗?

这操作,叫“品牌镀金”,也叫“曲线救国”,玩的是一个长线投资。

可无论这商业逻辑有多么的无懈可击,都抹不去我们心头那点酸味儿。

我们看着自家的“尖子生”跑去国外拿奖拿到手软,心里是骄傲的,但骄傲之余,总会忍不住想:啥时候,这好事能先轮到咱们自己人?

这或许就是成长必经的阵痛吧。

对于奇瑞,对于所有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而言,都是如此。

我们这些看客,能做的,也就是一边为它们在海外的每一次精彩亮相鼓掌,一边在心里默默地念叨一句:

“常回家看看啊,兄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