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UR-V跌到15万多,为啥还是没人买?真相戳心了

要说这两年国内汽车市场的风向,变化是真的快。几年前,合资大牌SUV一个比一个热销,街上随便一看,全是途观L、UR-V、汉兰达。可现在呢?新能源车成了香饽饽,智能大屏、OTA升级、花样百出的电驱动,比燃油车显得更有“未来感”。

很多人干脆把选车的注意力全放在新能源身上,觉得燃油车已经“过时”。但真相是——燃油车并没有一无是处,尤其在可靠性、稳定性上,几十年的积累可不是电车几年能赶超的。

今天咱们就聊一款“被遗忘的老将”——本田UR-V。这台车的市场表现已经大不如前,但从产品力和价格来看,它依然是个被低估的选择。

本田UR-V跌到15万多,为啥还是没人买?真相戳心了-有驾

市场现状:从抢手到冷门

UR-V曾经是本田冲击中型SUV市场的主力,凭借大空间和舒适性,销量一度不差。可随着新能源崛起,加上合资车价格偏高,UR-V慢慢淡出了消费者的关注。

最新的销量数据很扎心:上个月仅卖出278辆。要知道,这是一台官方指导价在24万—32万区间的中型SUV,如今在终端却出现了大幅降价:

• 入门版裸车价格跌到 15万多

• 2.0T高功率四驱版也只要 19万出头

这么一看,账面性价比是妥妥的。那为什么价格腰斩,消费者还是“不买账”呢?

动力和机械素质:真不差

UR-V有两套动力系统:

• 1.5T + CVT

最大功率188Ps,零百加速约9秒,用92号汽油。看数据可能觉得“小马拉大车”,但本田的“地球梦”调校确实功底深厚,开起来并不肉。日常代步足够,油耗还能控制在8L左右。

• 2.0T + 9AT + 适时四驱

最大功率261Ps,扭矩370N·m,零百加速约8秒。还带有电磁感应悬架,能根据路况实时调节软硬。开过坑洼路面,舒适性和稳定性都比同级德系对手更柔和一些。

本田UR-V跌到15万多,为啥还是没人买?真相戳心了-有驾

相比之下,同级的途观L动力数据不占优,高配价格还更贵。所以就机械素质而言,UR-V并不输给对手。

空间和舒适性:UR-V的杀手锏

说UR-V是“大五座SUV”毫不夸张。

• 车长 4.85米

• 轴距 2.82米

• 纯5座布局

后排空间堪比行政轿车,翘二郎腿毫无压力,坐满人也不会拥挤。对于家庭用户来说,这是妥妥的优势。

在舒适性配置上也没缩水:

• 全系标配全景天窗

• 双层隔音玻璃,静谧性堪比合资豪华车

• 前排座椅加热全系标配,高配还有通风

• 顶配甚至给后排安排了座椅加热

本田UR-V跌到15万多,为啥还是没人买?真相戳心了-有驾

一句话总结:本田UR-V的定位更像是“豪华取向的大空间SUV”。

为什么卖不动?

问题就在于两个字:氛围。

新能源车把市场节奏带偏了,消费者一提到20万区间的SUV,首先想到的是比亚迪唐DM-i、理想L7、深蓝S7这些车。大屏、智能驾驶、OTA,甚至能上绿牌,通行成本低。

对比之下,UR-V的短板就显出来了:

• 没有智能化卖点,车机老套

• 没有新能源身份,限行城市不友好

• 品牌号召力不如当年的德系豪华

再加上宣传声量小,年轻人甚至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款车。于是价格降了,但关注度并没有起来。

本田UR-V跌到15万多,为啥还是没人买?真相戳心了-有驾

谁适合买?

如果你:

• 主要需求是大空间+舒适性

• 常跑长途,对可靠性要求高

• 预算15-20万,但对新能源车还没信心

那么UR-V在性价比上其实非常合适。尤其对二胎家庭,或者经常带老人孩子出行的人来说,空间和舒适性体验甩同价位新能源SUV一大截。

但如果你更看重科技感、智能化、保值率,那UR-V可能就不合适了。

总结

本田UR-V跌到15万多,为啥还是没人买?真相戳心了-有驾

UR-V的尴尬在于:它不是车不行,而是市场环境变了。新能源抢走了大部分关注,合资品牌在转型上动作又慢,导致它掉队。

不过对真正懂车、重视机械素质和舒适体验的人来说,现在的UR-V就是个“捡漏机会”。毕竟一台接近BBA空间级别的SUV,价格却只要15万多,放在两年前简直想都不敢想。

一句话:这车不是不好,而是时代没等它。要是你刚好需要一台大五座SUV,现在入手,绝对划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