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和华为最近来了一笔大动作,甩出去的金额直接把人看呆,115亿元,是不是数字一出来就能让咱先缓三口气?
你要是随口和楼下老王吹牛,说自家公司一年利润四倍的钱全拿去投一个新项目,别人多半还以为你是脑壳被卡门夹了,但人家赛力斯就是这么干的,而且还没半点犹豫,连语气词都来不及加。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大的烟火,背后究竟烧的什么柴?
传说中的“引望智能”又是哪路神仙,让赛力斯愿意下血本?
按照披露,这家引望智能原本就是华为坏透了(不是,是车BU业务独立出来),现在等于给赛力斯开了VIP,核心专利、顶级研发团队、商标一股脑捧到你面前,看着噱头有点像当年华强北倒腾芯片那种肥肉,但实际意义上,赛力斯这回是把华为智能汽车那一整套家底都搬回了“自己家”,稳稳地端起了话语权的饭碗——不再是纯靠买技术,直接参与决策,顺便还把以后技术断供、跌落队尾的风险提前堵死,说到底是要坐稳行业“话语制造机”的沙发座。
每一句都能让同行羡慕流泪三升。
不过先别给赛力斯挂冠军奖牌,这出戏远没那么简单。
你想,光是买断这些专利和商标要115亿,几乎是公司半年工资袋子暴力膨胀,哪个老板不犯嘀咕:这是不是赌博?
其实赛力斯也没那么莽,关键在人家和华为的“捆绑升级”。
原本就是技术采购,现在变成股权绑定——说白了,以前就是买个配件用用,现在不仅配件归你,设计师也归你,还能影响后续的规划,这感觉有点像你原来租房,现在把房东一起请进来做饭,无论你炒米粉还是煮螺蛳粉都能稳稳地享受独家口味,别人还抢不走。
而这顿操作,最想要的,不就是未来继续掌控技术升级的主动权与优先权嘛。
据说,核心资产里包含6838项专利和1603项商标,翻一翻都得用掉两斤眼药水。
可关键不是数字,是真正有用的那些智能驾驶底层技术。
人家赛力斯跟华为抱团之后,技术共享的专利池里一举包含2.4万项技术交叉授权,听着就像“技术界的自助餐”,而里面最牛的是有217项智能驾驶基础专利,直接击穿欧美老牌车企的壁垒,等于明着说:“哥,只要你们还卡着技术门槛,我就在家门口另起炉灶。”
这下好,问界系列车型的研发周期一刀削短,横比过去,不光轻松压缩11个月,连造车成本和上市速度都能跟大厂掰手腕。
华为那套工业互联网方案又没闲着,赛力斯重庆智慧工厂直接成了“自动投币出车机”:每90秒下线一辆新车,年产能直接突破30万,问界M7交付速度像打怪升级,从8周硬生生缩到3周,单月交付量突破2万,连早起打卡的工友都说这数字有点玄幻。
可不是瞎说,2024年前三季度赛力斯营收1066.27亿,同比翻涨539.24%,净利润也干到40.38亿,规模和增速都已经往行业天花板招手,谁还敢不服气?
照理说,技术、产能、业绩三大指标都在狂奔,投资者会不会先偷着乐?
结果一看资本市场,是真的先笑为敬。
公司公告全额付款后,市场、股民们的反应比春运抢票还快,搭上公司每10股派3.10元分红政策,等于投资者已经举着钞票在门口排队,信心像火箭筒一样直接打出来,说这是“用钱投票”。
业内人士分析得更直白:这115亿买的不仅仅是引望智能10%的股权,更像抢到了智能汽车产业“头等座的船票”,以后赛力斯对华为生态的优先入场权稳了——未来引望智能再怎么资本化,谁最有资格随时上车?
不用想就是赛力斯。
国庆节以后,说好的技术装载落地,问界M9等新车型批量交付,这些消息一波波砸下来,业绩快速成长+估值修复随时兑现。
这才是背后最值得琢磨的地方。
要知道,分分钟赚到的还不只是短线的钱,战略上的主导权已经悄悄到手。
不过嗨点归嗨,总有小黑屋里藏着不安。
大家其实都在盯着一个核心问题:赛力斯对华为技术依赖会不会变成双刃剑?
你一旦所有升级都捏在华为手里,难保日后不是“自家娃背着邻居学走路”,未来万一华为战略方向一变,那“绑定关系”瞬间可能变成“薅羊毛的绳索”,高端技术能不能一直跟得上,还得画个问号。
但实话说,在智能汽车竞争这么惨烈的局面下,谁能不“押注”巨头?
赛力斯主动选绑定,看起来有风险,实际上是用魄力搏未来的确定性。
投入大,但如果技术、产能、护城河都持续拉升,这波战略投资迟早会亮相真正的价值。
还有一个细节不容忽视:这一轮“技术捆绑”其实带出来整个国产智能汽车的新气场,不止赛力斯和华为,整个赛道的生态格局都在升级。
比方说引望智能独立,华为自己“松绑”车BU业务,后期对其他车企的合作也可能刷新新动作。
赛力斯抢到“技术上游资源位”,等于卡位后续升级的主动权,带宽打开,谁来跟谁玩,都能更从容。
而且这笔重金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彻底掏出来,赌未来三五十年汽车格局的变动,企业决策思路已经和老派“做加法”不一样了。
有人说新能源车进入智能化实战阶段,赛力斯和华为的深度结合,有点像“加强版结拜兄弟”,技术上寸步不让,商业利益同步捆绑,AITO问界品牌算是吃上“技术午餐”的常客,旁人只能看着干咽口水。
但这场比赛还没结束。
一方面是国庆长假后市场预期如火如荼,另一方面,赛力斯承诺的业绩提升到底能不能兑现,还得跟实际交付作业挂钩。
毕竟真金白银的投入很猛,能不能一直踩油门、开绿灯,谁也不敢打包票。
不过话说回来,这操作对整个中国智能汽车行业提出了新样本。
以后大家都要学会“技术绑定+资本捆绑”,只是谁能有胆有钱去买下一波机会,还得看谁能睡得着觉,站得稳脚跟。
到头来,这场115亿的“押注”不仅仅是赛力斯一个公司的豪赌,更像一次产业风向的集体投票。
技术为王,资源为王,战略不赌,活不到明天早饭。
市场对赛力斯的信心归根结底还是要看问界M9等新车型落地是否顺畅,这套“技术绑定”要是真能拉出新的行业增长点,那节后暴涨不再只是段子,分红变动也不会只是一时自嗨,背后的生态链都能获得正面回馈。
假如这一切没有变成PPT大饼,国庆之后,赛力斯的走势多半会像嗑了三包牛肉干那样劲道。
不过,任何投资都不是空头支票,核心技术依赖风险还在,谁能笑到最后,就看谁能把主动权攥在手里,谁能不被技术喂养成“温室的骄子”。
所以说,赛力斯和华为的这笔巨额交割,不只是数字上的账本叠加,更像一次行业级别的方向盘转动。
大家等着国庆之后,看是暴涨还是惊降,这场大戏,谁也别抢遥控器。
你怎么看这场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赌约”和巨头捆绑,能否撬动下一波国产车的集体突破?
欢迎留言,一块儿聊聊赛力斯和华为的资本故事,谁才是真正的超级玩家。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