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车企联手造风口,一汽零跑跨界合作揭示行业新变局

坊间流言总是莫名其妙地来,自带流量,有点像段子手半夜发的神秘朋友圈,搞得车圈人心惶惶,忍不住要扒上两爪子看个究竟。

说出来你也许不信,一汽和零跑,这对“一个根正苗红的老牌央企”和“造车新贵”,最近的CP感比刚出锅的川菜还要烫手。

大伙议论纷纷,一会儿说一汽要收零跑的股份,一会儿又一汽出来说“不是那么回事”,然后零跑装傻充愣,来个“不予置评”。

满墙的问号是不是已经贴在脑门上了?究竟怎么回事,这事儿香吗,还是下了一盘“吃瓜群众不用操心我们自有人在”的大棋?

说来话长,但还真得从今年早春说起。

一汽和零跑那时候在长春签了个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名字听着就官方得很,姿态给足了。

邱现东和朱江明这两位大佬一个没落下,双方合作谈得明明白白:一来造车和零部件要抱团搞,二来资本怎么合作,咱俩可以细聊。

现场气氛别提多和谐了。

细品这俩亿级大佬的动作,您说是随便来个意思搪塞媒体吗?显然不是。

且看后面,啥叫“愿意就早晚一家亲”,果不其然没隔多久,一汽电子招标采购平台公布个大单子——红旗某新车型整车开发+平台许可,一锤子砸给了浙江零跑。

这可不是一般的你来我往技术咨询,含金量大得很。

往前倒推,合作基础早已布好,甚至比你我以为的还要早上18个月。

坊间传闻并非风声鹤唳纸上谈兵,真刀实枪的买卖既成,媒体只不过是在捕风捉影间多喝了点风头汤。

就那谁说的,连技术许可费都打过来了,还能是空穴来风?

新老车企联手造风口,一汽零跑跨界合作揭示行业新变局-有驾

那上海车展上,零跑CEO也自己给合作项目正名了:讲明了是要整思路面向海外,到了2026年搞量产。

您瞅瞅,这风向标还不够明显吗?

中间插播一条有点意思的消息。

零跑这个“新贵”,前脚发布了财报,净利润竟然转正!

折戟成沙的造车新势力堆里,这可是继理想之后又一个半年盈利的。

果然是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股价第二天立刻小飞一把,市值一挺到936亿。

副总裁李腾飞也很会造势,嘴巴一咧:明年想冲一百万销量,两年赚5到10亿。

说得人都快信了。

得,回到一汽和零跑这事儿,两边配合那是一目了然,像极了网络热词里的“我有酒你有故事”。

一汽本事大,产业链长,品牌多,论大盘子、论资源、论产销渠道,走到哪都自带BGM“钢铁洪流进行曲”。

新老车企联手造风口,一汽零跑跨界合作揭示行业新变局-有驾

零跑咱也别小看,技术积累不含糊,车载知识产权、E-E架构,能把智驾、座舱、电驱这种新鲜玩意儿都整合到一起,用一台主板“强迫症式”管理,数据流得飞快,一锅端。

不光一汽盯着,前头Stellantis也就是老牌PSA、菲亚特那头也进去了,来了个20%买断。

新老车企联手造风口,一汽零跑跨界合作揭示行业新变局-有驾

都说新势力软件灵魂传统车企想要,老家伙给钱多谈判快。

谁还会真盯着产品卖多少钱赚毛利,技术才是命根子,股权就是捆绑带。

照这形势,一汽大概率不会客气。

红旗要全盘接纳零跑E-E架构,看起来颠颠的炸裂,其实本质就是“面子遇上里子”,各自的牌面翻新又能刷高。

车圈新老力量合流,这种跨界合作咱们见多了,但深层绑定还真罕见。

大众跟小鹏就是局部过招,谁也说不上谁一把揽下来。

而红旗这次这份动作,不怕谁说自己被控股,也不担心技术导入会丢面子,该收就收。

新老车企联手造风口,一汽零跑跨界合作揭示行业新变局-有驾

某种意义上,这种合作比表面风光要复杂太多。

幕后那点“心照不宣”,外界哪能全搞明白?

人家真正的互信,其实只在锁定的项目快慢、配合深浅里略知一二。

水面下多少波纹,也就那俩老板与高管能细品。

外头看,一汽真要出手10%股份收购,不多不少,正跨过举牌线,既是战略投资又保留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底牌。

新老车企联手造风口,一汽零跑跨界合作揭示行业新变局-有驾

小步快跑,财务投资这块,一汽还不用操心双方企业文化能不能揉到一块,项目做成咱继续,做不成拍拍屁股各自回家。

新老车企联手造风口,一汽零跑跨界合作揭示行业新变局-有驾

双方各有所需,一个要新赛道快车入局,一个要大树乘凉深耕硬本事。

你问谁吃亏?不好说,大家都聪明着呢。

说白了,进步最快的不是表面上的高层公关,也不是技术方案,而是在这派对里谁学得更快更深。

一汽借力零跑智能电驱、CTC一体化、电池包天下武功,红旗新能源也跟着顺水推舟,省2、3年开发,少无数次“推倒重来”。

新老车企联手造风口,一汽零跑跨界合作揭示行业新变局-有驾

你说,值不值?

零跑月销5万,一汽手握三电供应商体系,这下兄弟抱团再搞联合采购,力度有了,成本也能控住。

车市下半场,拼的是运营效率和供应链,跟炒股已然毫无关系。

零跑刚盈利,账面价还升着,那谁入股就当长线。

一汽买的不是时髦,是长期稳定赚技术红利,至不济也能赚个经验分。

外贸这块就更不用说,红旗是心气儿比天高,恨不能在欧洲、美洲贴上“中国豪华”烫金大字。

苦于没好用的电驱、智能底盘,这次零跑补齐短板,双剑合璧,海外不是就更有戏了吗?

你想啊,真做成,海外订单飞起来,国货能不能走向高端市场,答案都写在一页纸上了。

除此之外还有个隐形福利,就是零跑新势力那种开发节奏、组织结构、项目管路,把传统大厂惯性打法给打散点。

学习给力的地方,方法论也是创新。

毕竟老国企要跟得上新节奏,外来的和尚也能念经对味。

投资加技术,捆绑但不混同,各自握握手就走,别提多舒服。

这样的模式,欧洲市场一抓一大把,但中国央企对新势力试水,这还是头一份。

市场需要技术、资本革新,更要灵活合作。

估计日后别的品牌也会照猫画虎,模仿搞点混合玩法。

说到底,车圈不是独舞,是大合唱,有的唱主角,有的做乐手,关键看谁能在风口抓住麦克风。

市面风向不等人。

新能源、智能化浇头撒的正多。

那些单枪匹马孤胆作战的,都该想想怎么和这股洪流绑扎一块。

否则被时代抛下,只剩“下一个谁能撬动市场”的哀叹。

现在来看,一汽和零跑这次合作,既有油水也有干货,说不定正是车圈“新物种”诞生的临界点。

至于那些传闻真假,坐等官宣。

但是,借着这种资本+技术的融合模式,谁能借梯登高,这才是真问题。

行业融合、巨头与新贵搭台,谁能抢到蛋糕分蛋器,说不定下一个风口就在这轮操作里。

写到这里,各位怎么看?

你觉得零跑和一汽,这对“国企+新势力”CP,是天作之合,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契约?

你愿意看见更多这种“技术-资本型互补”在中国车圈登场吗?

留言区开个脑洞,一起猜猜,这种模式到底能把中国汽车带到啥高度?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