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电动车不建议“用光充”和“天天充”?行内人解释,损坏电池
大家好,我是老王,一个开了二十多年车,从二八大杠到燃油车,再到如今家里三辆电动车的老司机。说真的,现在这年头,谁家还没个电动车呢?上下班、买菜、接送娃,方便得很。可你有没有发现,这车是真省心,但电池却是个“娇贵”的主儿?动不动就说续航不行了,一问价格,换电池得大几百甚至上千,肉疼啊!我小区里老李,才骑了一年多,电池就不行了,一查,原来是天天骑完就充,还非得充到100%,结果把电池“撑”坏了。这不,我专门请教了修车行里的老师傅,又翻了不少资料,今天就跟大伙儿好好唠唠这电动车充电的门道。为啥“用光再充”和“天天充”这两种看似省心的做法,反而会成为电池的“杀手”?
先说说这“用光再充”。听起来挺有道理,不是常说“手机要等没电了再充”嘛?可电动车的电池,尤其是咱们最常见的铅酸电池,可不这么想。铅酸电池在放电时,内部的硫酸和活性物质反应,会产生硫酸铅。这玩意儿平时是正常的,但问题就出在“用光”上。一旦电量耗尽,这些硫酸铅就会大量附着在极板上,形成坚硬的结晶,行话叫“硫化”。这就像水管里结了厚厚的水垢,堵住了水流,电池的“通道”被堵死,容量自然就下降了,续航里程也会大打折扣。老师傅跟我说,这就好比人饿过头了,肠胃功能受损,以后再吃东西也吸收不了营养了。所以,千万别等电动车“趴窝”了才想起充电。我建议啊,看到仪表盘还剩20%-30%的电量,或者还剩一格电的时候,就是最佳充电时机。这样既不会让电池“饿着”,又能有效避免硫化,延长电池寿命。
那有人说了,既然不能用光,那我天天骑完就充,保持电量满满,总行了吧?嘿,这想法是好的,但结果可能更糟。不管是铅酸电池还是锂电池,它们都有一个“循环寿命”的概念。简单说,就是完整充放电一次,算一个循环。普通铅酸电池的循环寿命大概在300次左右,磷酸铁锂电池能到3000次。这意味着什么?如果你两天充一次电,那铅酸电池大概能用一年半;但如果你一天一充,那寿命就直接砍到一年左右;要是图省事,一天充好几次,那电池的“生命”就更短了。频繁充电,等于在不断消耗电池的“生命值”,让它提前进入衰减期。这就像咱们锻炼身体,适度运动有益健康,但天天高强度训练,身体反而会垮掉。所以,“天天充”看似是“爱护”电池,实则是“透支”电池。我跟几个骑电动车的朋友聊过,他们也有类似经历,觉得充得勤电池好,结果没两年就得换新,真是花钱买教训。
除了这两个大忌,还有两个常见的错误操作,也得留神。第一个就是“骑完立刻充”。你想啊,刚骑完车,电池经过放电,本身就有热量,这时候马上插上充电器,充电又会产生热量,双重加热,电池内部温度急剧上升。特别是在夏天,如果再放在太阳底下充电,那简直就是“蒸桑拿”,高温会加速电解液的蒸发,导致电池失水,同样会严重缩短寿命。老师傅说,正确的做法是,骑回来后让车“歇会儿”,等电池温度降下来,大概半小时左右,再开始充电。这就像咱们运动完不能马上喝冰水,得先缓一缓。
第二个是“依赖快充桩”。现在路边、商场,到处都是快充桩,确实方便,应急没电时简直是“救命稻草”。但你可别把它当日常充电的“饭碗”。普通充电器是“细水长流”式的恒流恒压充电,而快充则是用大电流“硬怼”进去。长期这么干,对电池的损伤是显而易见的,轻则容量下降,重则可能引发安全问题。有网友调侃说:“快充就像熬夜加班,偶尔一次能扛,天天这么干,身体迟早垮。” 所以,快充只适合“救急”,千万别“救穷”。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朋友觉得,太麻烦了,哪有那么多讲究?确实,现在电动车便宜,几千块一辆,坏了就换呗。可别忘了,真正值钱的是电池啊!换一组电池的钱,都快赶上买一辆新车了。我们不求像养宠物一样精心呵护电池,但至少得了解它的“脾气”,别用错误的方式去“虐待”它。毕竟,省下的可都是真金白银。
所以,总结一下,“用光再充”会导致电池硫化,“天天充”会加速电池衰减,两者都是损害电池寿命的“隐形杀手”。再加上骑完立刻充、长期用快充,这几个坏习惯加起来,你的电动车电池想长寿都难。最后,我想问问大家,你们平时是怎么给电动车充电的?有没有因为不当充电而吃过亏?欢迎在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交流经验,让爱车的电池多“活”几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