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6的降维打击:当总分选手下场,单科状元们集体傻眼

最近,江湖上流传着问界M6的路试谍照。

讲真,现在这年头你分得清什么是真谍照,什么是车企自己放的压缩毛巾吗?水一冲就变大,遇风就长。但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华为通过这个模糊不清的影子,扔出了一颗信号弹,告诉所有人,20万这个价位,我要来渡劫了。

问界M6的降维打击:当总分选手下场,单科状元们集体傻眼-有驾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谍照里那个轮廓,什么半隐藏式门把手,什么贯穿式尾灯,都是些不务正业的皮相。关键信息只有一个:这车,很大。这就对了,华为终于开窍了,悟了。他们终于明白了一个中年男人的终极需求不是什么零百加速,不是什么赛道模式,而是把一家老小,连带他们的行李、怨气、和下周要回老家带的土特产,一次性,毫不费力地塞进去。

你以为大家买SUV是为了越野?是为了征服自然?

别闹了,大家只是为了在周末去奥特莱斯的停车场时,能比旁边那辆小轿车多塞两个购物袋,以及在被后座的孩子踢了半小时椅背后,还能有一个精神状态相对稳定的驾驶位。

所以M6的路线,不是运动,而是实用,是把空间这个概念,加大,加大,再加大。

问界M6的降维打击:当总分选手下场,单科状元们集体傻眼-有驾

然后是那个灵魂拷问:价格。预估20万左右。

这个价格非常有意思。它不是一个精打细算后的市场卡位,它是一种态度。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掀桌子态度。

问界M6的降维打击:当总分选手下场,单科状元们集体傻眼-有驾

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如果说之前小米SU7是把餐厅里最好看的那块蛋糕端走了。那问界M6就是要一头扎进20万这个价格绞肉机里,把餐厅的桌子腿都给卸了,顺便把厨子也打包带走。

这不是常规的商业竞争,这是闪电战。余承东老师直接开大,一个天碍震星砸下来,管你什么王朝海洋,什么理想蔚来,大家一起重开。就问你怕不怕?

这种打法,你不能说它有多高明,但它就是有效。跟三体人一样,不跟你玩计谋,直接水滴怼脸。

接着聊技术,这部分是最荒诞的。

消息说,M6可能要用宁德时代的钠电池,成本比铁锂低30%,极端温度电量保持90%以上,支持12C超充,5分钟补能520公里。

听起来是不是特别666?听起来是不是感觉明天就能开着它去月球了?

问界M6的降维打击:当总分选手下场,单科状元们集体傻眼-有驾

但这里有个魔幻的地方。你说你5分钟补能520公里,典中典了。问题是,我上哪儿找这个12C的充电桩?这就像你练成了凌波微步,结果发现家门口是刀山火海,你敢迈腿吗?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样,补能效率的关键也不在电池本身,而在那个你永远不知道上一个使用者是什么牛鬼蛇神、永远不知道会不会跳闸、旁边还站着一位对着充电口吐痰的大爷的公共充电桩。

问界M6的降维打击:当总分选手下场,单科状元们集体傻眼-有驾
问界M6的降维打击:当总分选手下场,单科状元们集体傻眼-有驾

我作为一个开过各种电车的中年人,越来越觉得,真正的续航焦虑不是在高速上,而是在老破小的小区里,跟大爷大妈抢一个随时会跳闸的充电桩。我上次就遇到一个,充电线比我岁数都大,插上去的一瞬间我感觉自己像在拆弹。所以,实验室里的参数,看看就好,别当真。

那华为卖的到底是什么?

它卖的不是车,是一种“解决方案”。

你看,鸿蒙座舱5,华为ADS4,车位到车位辅助驾驶。这些东西单拎出来,好像大家都有,你有什么特别的?

但当它们前面都加上“华为”两个字的时候,味道就不一样了。

这就是品牌玄学。就像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聊什么内饰、公差,他会觉得你亵渎了他的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华为现在也有这种味道了。它兜售的不是冰冷的参数,是一种“都交给我”的信任感。华为真正悟了,它知道当代消费者,尤其是家庭用户,最怕的不是配置低,是麻烦。是选择的麻烦,是学习的麻烦,是不同设备之间打架的麻烦。

华为兜售的是一种“我全都要,而且你别烦我”的省心包。你一上车,手机、手表、车机,自动连成一个整体,一个账号,一个系统,一个声音。这种无缝衔接的体验,才是它的金钟罩铁布衫。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95后都看不懂了,坏了,暴露年龄了。

总之,华为在用苹果的逻辑,干翻苹果没干成的事。它在构建一个以车为中心的智能移动终端,而不是一个带轮子的手机。

所以,你看懂M6的恐怖之处了吗?

它可能没有理想那么懂“家”,没有比亚迪那么懂“成本”,没有小米那么懂“营销”。

但它有华为。

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了在智能化领域的降维打击,代表了一种近乎偏执的技术信仰,还附带了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民族情感光环。

当一个空间巨大、价格残暴、配置给足的车,背后还站着华为这个雷电法王的时候,你让友商怎么活?

这他妈还怎么玩?!

大家都在拼单科成绩,华为直接带着总分来砸场子了。它用一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大空间SUV,把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品牌玄学、还有成本控制,强行捏成了一个谁都无法忽视的怪物。

同行看了也得傻,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所以,你问我问界M6会不会成为20万级的现象级产品?

这个问题本身就问错了。

正确的问题是,当M6这只穿着华为牌铁靴的脚踩下来的时候,到底有多少人会被踩进土里,甚至来不及喊一声疼。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