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的档,奇瑞终于把这事给敲定了,让圈里不少人“哇”地一声:这家芜湖起家的车企,转了一大圈,终于要把自己送到港交所。
说来也是,奇瑞这20年的上市之路,实在太难了点。
你要不是天天泡财经新闻,很可能都没注意到,奇瑞其实刚开始是一间“小草房”,外面看起来野路子,里面下功夫,一个劲地琢磨怎么能跟老牌大厂掰一掰手腕。
都说“穷则思变”,但咱这奇瑞小伙伴,思变还不够,还得思怎么“跑”。
政策风吹几阵、资本市场闹腾几回,再加上新能源这几年疯狂爆炸——奇瑞一路追、一路累,直到递了表,证监会才点头。
这才正式给港股挂牌开了绿灯。
说完过程,再看点有意思的数据。
奇瑞2022到2023年,营业收入直接从926亿干到1632亿。
没错,几乎翻了个番。
净利润也不含糊,从58亿到104亿,蹦了一大步,增长率飙到80%——要是拿来和隔壁小区的吉利比一比,气势也是够的。
而2024年头三季度,小伙伴又猛冲了一通:营收1821亿,涨幅67.7%;净利润113亿,涨幅58.5%。
这么算着,奇瑞简直是一辆高速列车,不打瞌睡地奔着业绩新高一路狂飙。
销量这块也好玩。
2024年上到9月底,奇瑞新车卖出260万台,同比足足涨了38.4%。
厂门口排队,销售小哥乐得合不拢嘴——而且出口一下去了114万台,连着22年出口第一,真是“荣登榜首小霸王”。
这个出口数字,不瞒你说,刷的是中国品牌历史新纪录,配得上“国产走全球”的流量口号。
动动手指算一算,这规模已经跟吉利有得一拼。
但魔鬼藏在细节里——奇瑞单车的利润,却没有表面上这么风光。
你看人家吉利,单车净利0.88万。
而奇瑞咧?单车净利只有0.73万。
两家车价差不多,可惜净赚的“银子”还差了一截。
没办法,这利润低头,是干实事还是有隐忧,外人说不准。
说句心里话,这就是“规模不等于钱袋子鼓”。
更猛的是债务。
奇瑞债务这块,真不是一般的“高”。
2022年尾资产负债率93%,2023年收官刷到92%,今年三季度也还是89%。
你说这里头啥意思?
行业里头顶级玩家很难有敢这么“豪横”举债的。
别家车企稳健得多,这位奇瑞就像是跟银行“结义兄弟”,负债率长期90%上下徘徊。
可到了这步,问题也跟着来了。
大家都喜欢猛增长,但债务拐弯就可能“翻车”。
你说奇瑞真的能稳稳开,“负债狂”变成“上市范本”?这票还真不好一锤定音。
咱再扒一扒新能源。
大家知道这年头,有点风向的事肯定离不开新能源。
奇瑞燃油车还在“霸榜”,数据挺好看,2022年营收700亿,2023年涨到1433亿。
可新能源呢?
2022年才占营收13.2%,2023年只剩4.9%,到了今年前三季,才回到16%。
有点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间还打了一记倒退拳。
要说“智界”首秀不如人意,估计也是躺在新能源这条船上的真问题。
业内讨论,不少人都在问:你都港股IPO了,新能源这一块是不是还得咬牙突破?
有人觉得燃油车能赚钱,总是“压箱底”。
但新能源这块,不拼都不行。
要是任它慢慢熬着,下一波新能源浪潮拍下来,竞争比的全是技术、创新、头脑——奇瑞不追快点,可能就被后浪拍晕在沙滩上。
可问题也不是那么简单能解决。
没钱,没人,没技术,万一“三缺一”,怎么翻身?
再有,这债务压着头顶,怎么腾得出手来砸钱做研发?
说到这儿,不得不还要提下老吉利。
吉利的单车售价跟奇瑞其实相仿,一个是11.25万,一个是11.83万。
但利润摆在那,比的不仅是“票子”,有量、有质量,才能玩得更持久。
单车净利润低,背后的故事就是成本高、附加值低。
你说拼的是销量,拼的是“薄利多销”,可这样拼到底,能不能换回来长期的安全感?
你要问我,说白了,这就是一场“高负债、高风险、高回报”的大冒险。
奇瑞面临的难题,不止是怎么挣得多,还得考验怎么不搞垮自己。
要是市场一路涨,新品牌“智界”突然爆发了个爆款,当然好。
可要是风向变了,哪一天贸易应付款那堆上千亿的债务成了压顶的铁板,奇瑞的小草房会不会塌一角?
有人提出个老生常谈:负债高不是问题,只要钱流得快。
但咱也得看看现实。
车市再热,也有冷的时候。
奇瑞这债务高悬,边上的吉利、长城稳如老狗,只有奇瑞一路骑驴找马。
有时候,猛冲业绩靠的是规模,靠的是消耗,这样跑法一时爽,能跑多远真要打个问号。
你说奇瑞港股IPO了,有没有一丝担忧在股民心头?
其实,这事大家都念叨过。
把国内未上市股份转成H股流通,很可能是在为续命造血。
如果这钱能好好用到技术升级、产品转型上,结果肯定不一样。
可要是拿来还债、擦屁股,那投资人不就等着被割韭菜?
港交所那边,投资人可不是傻子,一个问得比一个细。
奇瑞这葫芦里,到底是装的灵丹妙药还是陈年老酒?
咱说一句不中听的话。
上市不是绝对好事。
风光的背后,躲着“业绩增长、债务持续、创新困境”三只大灰狼。
稍有不慎,狼群围上来,谁也受不了。
奇瑞这一次IPO,是一次新生,也是一场冒险。
赌得大,玩得狠,但你要问“真相”,还是得盯着新能源那扇门和债务那根绳。
下场如何,谁也不敢说死。
车市变幻,舆论起落,奇瑞能不能把自己从“小草房”晋升成全球大玩家,就看下一步怎么走。
要是真能用上市钱搞研发,技术大爆发,新能源销量蹭蹭涨,那奇瑞就是车圈新神话。
要是依旧边卖车边还债,跑马圈地却赚不到票子,那以后故事可能就没这么好听。
这一次,奇瑞不是单纯在玩销量、拼数字。
更像是赌上一家人命,把战略、技术、资本全绑在牌桌上,看最后掀牌谁笑到最后。
这么高的负债,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了枷锁。
但也可能,奇瑞自带爆发力,只要把握好时机,一口气冲上新能源新台阶。
投资圈这几年都叨叨:“别光看报表上的增长,更得琢磨结构上的变革。”
奇瑞要想不被刷下牌桌,必须撕掉“燃油老玩家”的标签,赶紧披上新能源之袍。
港股IPO,是一次机会窗口,也是一块试金石。
押对了方向,奇瑞就不是“小草房子”了,是中国车市的“新楼盘”。
要是犯了路线错觉,负债越滚越大,资本一旦断粮,那就真成了草房塌顶。
咱说到这,有点感叹,也有点促狭。
那些看热闹的,现在可以跟着一起思考:奇瑞这局,要怎么走?
大家来说说,你觉得这么高负债的奇瑞,能不能靠港股上市实现大逆转?
留言区见,欢迎拍砖!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