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ubu融化、香薰爆了,网红车载装饰成了高温天“安全刺客”

最近全国各地延绵不绝的高温,把碳基生物折磨崩溃了。

硅基、树脂基和钢铁基也都命途多舛,对于动辄40℃+的温度毫无还手之力。

让如此之多的东西聚在一起的,就是这些天频繁以惨烈面目出现在新闻和热搜中的——车。

车内放置的透明水晶挂饰、被拿到车上的家用香薰、罐装香氛、氛围灯带等,都有可能引发爆炸。

Labubu融化、香薰爆了,网红车载装饰成了高温天“安全刺客”-有驾

放置在车内的香氛和香薰蜡烛爆炸/爆裂

“车就是第二个家”“开发车内第三空间”的营销口号越发响亮,越来越多车主们把各式各样看起来人畜无害的东西搬进了车里。

在难以抵挡的高温侵扰下,树脂摆件、解压小手办、蜡质玩偶无差别受到攻击。

它们本身被晒化还只是令人难受的其中一方面,晒后释放出有毒物质、侵蚀车内饰乃至埋下安全隐患,是更让人揪心的。

前些天就有一位网友的labubu蜡烛在车内被晒成了一摊泥。

借着labubu的热度,“车内装修DIY”的安全性问题得到大范围讨论。

Labubu融化、香薰爆了,网红车载装饰成了高温天“安全刺客”-有驾

如果说“夏天杀死了labubu”是一桩邪典预言;那“不必要不合理的车内物品杀死了安全系数”,就是N出恐怖悲剧了。

想当然地往车里“加塞”装饰、配置、组件的风气,也该多塞点警惕心和防范心了。

01

高温天气成强力催化剂

车内好物变“美丽刑具”

人不扛晒,但长了张嘴会说话会避暑会开空调。

车就不一样了,这尊钢铁之躯只能默默承受着后裔没射下来的那个太阳。

Labubu融化、香薰爆了,网红车载装饰成了高温天“安全刺客”-有驾

走到路上能看到肿成胖头鱼的车,像是怨气无处发泄。

Labubu融化、香薰爆了,网红车载装饰成了高温天“安全刺客”-有驾

跟部分网友所担心的方向略有出入的是,轮胎、车体钢架、车漆这些直接暴露在日光和空气中的部件,一般没有大问题。

只要是正规车企生产线和质检线上下来的车,理论上来讲是能扛住暴晒和高温的。

拿车漆来说,国标规定的标准是在海南曝晒两年或使用四年仍完整。因此原厂车漆除非自身质量问题,不会轻易在我们如今所经历的夏天酷刑中产生起泡、粉化等现象。

鼓包或者掉屑开裂的车,一般都是因为车主自己加了层非原厂的车衣。

Labubu融化、香薰爆了,网红车载装饰成了高温天“安全刺客”-有驾

@备胎说车

DIY的第三方“装修件”,好看,但着实风险不可控。

在日常的温和条件下,可能不会释放攻击性。一旦遇上“非常规工况”,安全毒性剧增。

第一层是在高温状况下直接产生的安全风险,比如释放有毒物质、爆炸、引燃、碎裂飞溅,害人也害车。

重灾区是短视频和安利贴中密集出现的各种车载配饰,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塑料、树脂、玻璃、水晶、石蜡、酒精凝胶。

Labubu融化、香薰爆了,网红车载装饰成了高温天“安全刺客”-有驾

已经有很多医学、化工等领域的专家和车圈垂类博主科普过,一些塑料制品在高温暴晒下会产生有害化学物质,树脂卡通摆件会释放苯系有害颗粒。

不合格的捏捏、手办潮玩等小物件容易造成挥发性有机物释放量过高;

尤其是自制DIY网红或小网店推广的三无产品,叠加车内这一高温密闭空间内,甲醛、苯系的释放不确定性增大。

即使做了功课、自行DIY,确保材质本身无风险,也很难做到在粘贴拼接所用的胶上不栽跟头。

这些小装饰物所挥发出的有害物数量、是否足够对人体造成影响尚未得到证实,如果摆放数量过多,可能会带来忧虑。

Labubu融化、香薰爆了,网红车载装饰成了高温天“安全刺客”-有驾

@来一口泡面吧

随着臭车成为被讨伐的火热对象,针对车内空气出了海量的芳香类产品。

这两年风很大、利润很高的香薰,消费场景迁移到车里,销量门路就有了。

但生产商资质难追溯、专业标准模糊、信息差难抹平,很多人一知半解地买了非车载适配的香薰。

Labubu融化、香薰爆了,网红车载装饰成了高温天“安全刺客”-有驾
Labubu融化、香薰爆了,网红车载装饰成了高温天“安全刺客”-有驾

里面所含的酒精及其他挥发性溶剂,都可能引起“易燃易爆炸”的局面。

考虑到便携、有盖不怕倒,有些人买的是压力容器罐装的香氛,随时随地喷几下。

说它是新型“车载炸弹”也不为过,太阳一晒危险系数不可控。

Labubu融化、香薰爆了,网红车载装饰成了高温天“安全刺客”-有驾

@sunny

除了材质,形状也是大患。

学过一点物理的都知道,凸透镜、凹面镜能聚焦光线、汇聚热量。

带有透镜、反光镜等属性的装饰物,都有可能产生安全威胁。

营销大风过境的好运水晶类车内饰品,只放大其美丽、不提及一点其引燃、爆裂的隐患。

Labubu融化、香薰爆了,网红车载装饰成了高温天“安全刺客”-有驾

第一层的安全黑洞是摆在明面上的,第二层则藏得更深一些。

“装修”爱车可能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状态,带来一些难以预测的麻烦。

不少网友晒出了前操纵台被摆件“高温腐蚀”的样子,分子相溶可能改变前台的化学属性。

一般情况下影响有限,但整个操纵台内部电路复杂、器件灵敏,还与剧烈碰撞发生时会弹出的安全气囊关系密切,谁也不敢冒险。

Labubu融化、香薰爆了,网红车载装饰成了高温天“安全刺客”-有驾

@陈笑笑

很多装饰对大家的眼睛很友好、对车内人的照顾看似周到,但不得不承认它的“美丽刑具”本质。

这几年天窗车关注度和销量大增,透过天幕抵达旷野是种时髦的生活方式。

夏天到了,一些车主为防晒防紫外线而进行DIY非原厂贴膜。

像蔚来、智己的部分车型在天窗设置了定位功能,自行贴膜会影响高精定位信号,埋下安全隐患。

Labubu融化、香薰爆了,网红车载装饰成了高温天“安全刺客”-有驾

高温是车内车外危险装潢的催化剂,最近一段时间密集地爆出来。

被方向盘烫到手、被车座烫到屁股,实属倒霉;

如果是因为自行搞装配出了岔子,车主往往比单纯的倒霉还多了自责、懊悔的负面情绪,亏大了。

02

内饰装配DIY生意越来越火

隐形祸端也越来越防不胜防了

有生意的地方就能孕育出无数话术,把人哄成胚胎——

“车是全款提的、车内生活更得是自己的”

“四平方米的小空间,变成了独属于我的流动疆域”

就像商家捧红一批批情绪价值交易,“今天为了哄自己上班又买了什么小东小西”,车内的配饰、装点领域也瞄着大家的心坎狠抓。

Labubu融化、香薰爆了,网红车载装饰成了高温天“安全刺客”-有驾

花钱给自己买开心没有任何问题,关键在于,很多似乎能提升车内氛围感和优化驾乘体验感的大小物件,越扒让人后背越发凉。

车内饰一打眼看上去,跟车机、三驱等核心部件没有关系。

但车整体作为一个精妙精确、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系统,任何内部环境的微小改变,都可能对安全产生影响。

尤其是在如今私家车行业全面往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大环境下,车机系统受车内实时状况的影响就更大了。

在安全意识不够高、对车辆本身和车况路况了解不深的情况下,常表露为负面影响。

Labubu融化、香薰爆了,网红车载装饰成了高温天“安全刺客”-有驾

在车内大操大办上演装修的新兴趋势,大致分为三个流派,它们往往在同一辆车有交融、产生着耦合作用。

第一大类是装饰美观类,集中表现为摆件、挂饰、原装件外壳等。

方向盘和档杆上的饰品,购物平台上一搜一大把,所有热门IP和讨喜角色都能做出适配车型的样子。

配重改变后,车子对转弯、换挡等动作力度的感知会有差异,司机对力道的控制能力削弱。

Labubu融化、香薰爆了,网红车载装饰成了高温天“安全刺客”-有驾

@谈车车

中控台和后视镜处的装饰物,有急刹车变"飞刃"、遮挡视线、干扰气囊弹出等多重风险。

可以挂可以摆,前提是做好功课、排除自配物带来的隐患,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降低车内驾驶环境的安全风险。

Labubu融化、香薰爆了,网红车载装饰成了高温天“安全刺客”-有驾

第二类更为隐蔽,它属于表面上的行车舒适类,甚至看起来还很有安全感。

所谓老司机人手必备的网红单品们,再“车圈伟大发明”、再“义乌造福全体车主”,也挡不住会爆雷的本质。

夏天不烫冬天不冰的方向盘套、套在安全带上的护肩带、方向盘手机支架,美其名曰是为了肩颈更舒服、不必低头看手机,从而提升驾驶员的安全表现。

Labubu融化、香薰爆了,网红车载装饰成了高温天“安全刺客”-有驾

但稍一琢磨就能发现不对劲,安全带、方向盘本身的功能会不会因此被扰乱乃至减损,驾驶员的握持感和控制是否会受到负向影响?

不同层次和维度的安全是有优先级的,先保证车本身的基础功能完整实现,才最利好人车安全。

Labubu融化、香薰爆了,网红车载装饰成了高温天“安全刺客”-有驾

2024新交规规定,不允许在方向盘上安装方向盘套

第三类可以被归纳为“聪明反被聪明误”类型,自以为掌握了足够的优势信息差,于是用第三方配件来替换原厂物件。

自配驾驶座脚垫、自装椅套、自贴车窗膜等,都是不缺流量的车圈DIY内容。

博主强推、自己中意的第三方产品,可能的确更有氛围质感、在脚感触感观感等各种感官上跟自身喜好更契合。

然而这种不设限的集体或私人偏好潮流,会使车辆性能和保护机制产生偏移。

就比如自配的脚垫,脚感需要重新校准。

自配的高级真皮全包座椅套,可能挡住侧气囊,危急时刻弹不出来,保护力直接归零。

Labubu融化、香薰爆了,网红车载装饰成了高温天“安全刺客”-有驾

卖货生意本身是无害的,若想打入一个经过了无数次调研、设计、加工、装配、检修等环节的精密结构内部,要拿出足够的诚意。

无需争辩的事实就摆在这里,车辆安全比表面的漂亮、舒适更重要,具有一票否决权。

03

安全不只靠硬件更看意识

“装修”的界限值得讨论和重视

车圈这几年日新月异,但说白了其实就两个主导方向,生产和经营链条上的商业化和营销行为围绕此展开和演绎。

两条腿走路,一是生活流,二是科技流。

前者指向的是个性化、定制化、富有温度的服务、千人千面的驾乘体验。

车企不仅在选配上下功夫,轮毂、车身灯带、座椅套具能让你选到眼花。

还擅长利用改装、配饰做营销、打生态,“车格即人格”,以击中尽可能多的用户场景。

Labubu融化、香薰爆了,网红车载装饰成了高温天“安全刺客”-有驾

男性女性车主各有各的流行配饰,网红潮流无差别地吸纳每一簇消费者。

去年广州车展有车企发布“越野生态高定平台”,提供上百款场景化改装套件;还有车企在车主内部APP设“改装”专区,提供300+官方配件并引导相关讨论。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车改装产业的市场规模现已突破1200亿。如此生机勃勃的行业前景,自然吸引了大批下游的配饰厂商入局。

社交平台上的爆款单品一茬接一茬,线下的安全问题也渐次爆出。

有前文介绍的零散消费者被“中伤”,也有线上线下大渠道改装件的来源质疑。

Labubu融化、香薰爆了,网红车载装饰成了高温天“安全刺客”-有驾
Labubu融化、香薰爆了,网红车载装饰成了高温天“安全刺客”-有驾

相比于生活流,科技流的门槛更高、安全隐患也更不易被察觉。

现在很多新款车的电子开放性增强,自安装拓展坞和和智能交互组件的空间变大。

黑科技味拉满,但是否会造成交互混杂局面、影响安全驾驶则尚不可知。

车的DIY技术改造、美学装潢帮着车企出圈的同时,有些安全上的界限隐形了。

Labubu融化、香薰爆了,网红车载装饰成了高温天“安全刺客”-有驾

很多车主都在DIY或改进智能车的无线充电模块 @问就是在摸鱼

很多宣传“安全好看又省事”的配饰,压根没有做到真正的安全。

对水温变化更敏锐的商户,已经转向了不同出发点同一归宿的“配饰安全焦虑”生意。

从普通美学升级到安全美学,“美”一直在被强调,最基础的安全似乎没得到足够的重视。

Labubu融化、香薰爆了,网红车载装饰成了高温天“安全刺客”-有驾

@汽车文化QR

当车逐渐成为人的大玩具,在车内的时间越来越长,装饰它、让它更能提供情绪价值是本能。

只不过,情绪价值的基准线是安全线。

以后要是遇到挂满虽可爱但属于“隐患饰品”的车,不妨大胆一点给予提醒。

利人利己的事情咱多做,这才是真正的“太有生活了”。

Labubu融化、香薰爆了,网红车载装饰成了高温天“安全刺客”-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