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摩托车抢占越南市场,质量下滑失口碑,服务短板遭反超

如果历史是一场拉锯赛,那么中国摩托车在越南市场的故事绝对够戏剧化:1990年代,曾几乎一举横扫越南,市场份额高达80%,但短短几年后,却如同过山车坠落,如今连1%都捞不到。这不是别人打败了我们,是我们自己把王冠摘下来,递回了日系老前辈手上。

想当年,越南国土狭长、道路破烂、收入不高,汽车根本无法普及。“摩托车”于越南人而言,就是代步的老爹、出行的铁哥们。那会儿,日系品牌早早嗅到商机,“本田”与“雅马哈”等牌子成了当地街头巷尾的熟面孔。拼质量绝对稳,价格却也能吓死人,一台日系车竟然能卖到两千多美金,相当于几乎三万块人民币。这是什么水平?让越南消费者望车兴叹,买车先贷款。

中国摩托车抢占越南市场,质量下滑失口碑,服务短板遭反超-有驾
中国摩托车抢占越南市场,质量下滑失口碑,服务短板遭反超-有驾
中国摩托车抢占越南市场,质量下滑失口碑,服务短板遭反超-有驾
中国摩托车抢占越南市场,质量下滑失口碑,服务短板遭反超-有驾

这时中国摩托仿佛一队清一色折扣店,闯进了五星级专卖场。价格低至700美金,质量也不错,外形不丑,拼性价比可以说是没对手。一时间,“中国制造”的龙卷风横扫越南,抢走了日系品牌的饭碗。2002年,中国出口摩托车高达19.2亿美元,市场份额狂飙至80%。日系品牌一边降价一边打折,但无论怎么卷价格,都比不过中国。

中国摩托车抢占越南市场,质量下滑失口碑,服务短板遭反超-有驾

可惜,价格优势是一把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双刃剑。中国企业看到了发财机会,但做生意却一窝蜂扎堆,越南市场出现了近80个中国摩托品牌。你降我也降,价格战打到最后,摩托车便宜到每个月都跌70美金,一些企业甚至已经是在赔本赚吆喝。成本越来越低怎么办?零件就要缩水,材料就得打折。于是中国摩托从“物美价廉”变成了“只剩价廉”,质量一路下滑,返修率高得令人发指。原本一辆摩托能骑七八年,现在三年就开始掉链子,五年直接报废。

中国摩托车抢占越南市场,质量下滑失口碑,服务短板遭反超-有驾
中国摩托车抢占越南市场,质量下滑失口碑,服务短板遭反超-有驾

更离谱的是,出现了摩托车车架断裂、骑出意外的报道,越南媒体一通渲染,消费者信心瞬间崩盘,口碑大跳水。再便宜,没有安全保障谁敢买?于是,消费者开始回头选择日系品牌。虽然日系贵,但质量硬,售后也贴心。人们的钱袋子也逐渐鼓了,买贵点就买贵点,舒坦、安全、用得久,才是关键。

中国摩托车抢占越南市场,质量下滑失口碑,服务短板遭反超-有驾
中国摩托车抢占越南市场,质量下滑失口碑,服务短板遭反超-有驾
中国摩托车抢占越南市场,质量下滑失口碑,服务短板遭反超-有驾

但让中国摩托痛失“越南江山”的,还不只是质量。价格战疯狂的背后,售后服务更是被视为无关痛痒,买出门就不认账。这种买卖做两次,客户再不会回头。而日系品牌即使在市场份额低谷也没放弃维修点建设,从不到100家扩到300家,就把“服务”打造成了护城河。

中国摩托车抢占越南市场,质量下滑失口碑,服务短板遭反超-有驾

中国品牌到了今天,越南市场已是风烛残年。难道就此认输?其实还有生路。首先,既然跌倒在质量和服务上,翻身就从这两个地方下手。把工艺、性能、安全做扎实,骑行体验、燃油经济全都做好,别再幻想模仿旧款可以蒙混过关。售后是下半场,谁也别想甩手不管,处理好售后客户才会变回头客。

中国摩托车抢占越南市场,质量下滑失口碑,服务短板遭反超-有驾

除此之外,还得盯紧政策风向。比如胡志明市已在酝酿禁行燃油摩托,中国品牌可以率先布局电动摩托。像雅迪已在越南建厂,专门研发防水电池,针对当地多雨气候做文章。政策+新技术,有机会成为新战场的先行者。而“低价”依然是优势,但必须和“高质量”“高服务”捆绑,不然只会重蹈覆辙,赔了口碑又赔了市场。

中国摩托车抢占越南市场,质量下滑失口碑,服务短板遭反超-有驾

这场摩托车市场的荣辱轮回,是中国企业出海血淋淋的教材。决定企业命运的,不只是短期乱战赚快钱,更在于不断提升品质、完善服务体系、顺应环境变化。价格武器不是万能钥匙,不能只看“占有率”,而应该做得让顾客发自内心地买账。今天的摩托车败局,也许正是明天中国品牌反击的起点。

中国摩托车抢占越南市场,质量下滑失口碑,服务短板遭反超-有驾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