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壕车,你脑海里蹦跶出啥?是满大街跑的BBA(奔驰、宝马、奥迪),还是得咬咬牙才能上的保时捷?亦或是,只有在铁哥们儿婚礼上才能瞥见的劳斯莱斯?捷豹路虎这角儿,总感觉少了点儿味道,你说它不金贵吧,动辄七位数的价格杵在那儿;你说它真壕吧,又好像缺了点儿啥,存在感有点儿佛系。
莫轻视这“一点儿味道”,背后的弯弯绕可不少呢。前阵子捷豹路虎抖搂了家底,账面数字还算体面,全球营收噌噌往上蹿,在神州大地也卖得有模有样。可定睛一瞧,走俏的是揽胜、卫士这些身价百万的SUV。这说明啥?说明人家玩的是“高举高打”,盯紧的是塔尖上的那撮人。
说到这儿,就得唠唠捷豹路虎的“重塑未来”大计了。往白了说,就是在电动化的大潮里扎稳马步,还得攥紧自己的“豪华”人设。可这年头,电车遍地开花,智能化更是卷成了麻花,捷豹路虎要怎么整出幺蛾子?
先瞅瞅全球战绩。75亿英镑的进账,同比增长2%,环比增长16%,这数据着实扎眼。但环顾四野,车市增速放缓,厮杀也空前惨烈,捷豹路虎能逆袭,凭的是啥?依我看,一个字:稳。人家不图跑得快,而是图跑得瓷实,把利润捏在手心里。你看,息税前利润率都抬升到9%了。
再瞄准中国市场。这可是兵家必争之地。捷豹路虎也没闲着。一方面,梳理线下门店,搞什么“揽胜之境”新零售套路,听着云里雾里的,其实就是把线上私人订制和线下沉浸式体验攒一块儿,让金主爸爸们有参与感。另一方面,牵手奇瑞,捯饬出新能源牌子“Freelander神行者”。这招儿挺妙的,既能借力奇瑞的电动化底子,又能守住自己的品控门槛。
不过,提到合资,就得先泼点儿凉水。这几年,合资品牌在华夏大地越来越不好混了。自主品牌揭竿而起,特斯拉横插一脚,合资品牌面临着史无前例的窘境。捷豹路虎和奇瑞的联姻,能不能杀出重围,还真不好说。毕竟,消费者要的不仅仅是金字招牌,更是实打实的产品力。
另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捷豹路虎的“社会担当”。人家连着七年亮相进博会,秀自己的技术肌肉。J.D.Power的调研也佐证,路虎的售后服务挺走心,揽胜的品质也不赖。这些细枝末节,都能提升用户的黏性。
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其实捷豹路虎面临的考题还真不少。电动化转型,智能化竞逐,品牌形象再造,哪个都不是易如反掌的事儿。但人家也并非没有底牌。百万级SUV的销量,就力证人家在高端市场还是有话语权的。技术方面,人家也下了血本,盘算着五年内砸180亿英镑搞研发。
眼下,首款纯电揽胜已经开启盲订了,意向用户超过5.7万。这个数字,或许能给捷豹路虎打一剂强心针。但真正的试炼,还在后头。电车江湖风云变幻,谁也无法预知明日的走向。
所以,捷豹路虎的“重塑未来”蓝图,究竟能不能梦想成真?依我看,关键在于两点:一是能不能端出真正能打的产品,二是能不能真正摸透中国消费者的脉搏。如果能做到这两点,或许就能在新一轮的汽车鏖战中,占得一席之地。
与其说捷豹路虎在重新定义豪华汽车品牌,不如说它在努力顺应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而它的成败,或许也能给其他 struggling 的豪华品牌一些启示。毕竟,时过境迁,套路也得跟着变。“新现代豪华主义”,听着挺洋气的,但终归还是要靠硬实力说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