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狂飙!从旧工业到智车之都,仅四年产量暴涨20倍!

山城重庆,这片两江交汇的土地,何以从昔日的工业重镇,摇身一变,成为全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焦点?

这背后,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新,一次面向未来的战略跃迁。

重庆狂飙!从旧工业到智车之都,仅四年产量暴涨20倍!-有驾

第一幕: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潮涌

回溯过往,重庆曾是“中国底特律”的梦想发源地。

2013年的宏愿,如今已升级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

想想看,这座以“山城”闻名的地方,从“摩托车之都”、“燃油车重镇”一路走来,如今却要剑指新能源与智能网联的“新王座”。

这跨越,何其惊人?

我们不妨先看看它曾经的辉煌。

在长安汽车等巨头的带动下,重庆汽车产业一度势如破竹。

2015年,那可是个里程碑,汽车产销量飙升至260万辆,全国第一!

长安自主品牌更是迈入“百万俱乐部”,风光无两。

接下来的三年,重庆更是稳坐全国头把交椅,年产量一度突破300万辆。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遭遇28年来首次下滑,车企们站在了新能源转型的十字路口。

对重庆而言,这也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传统路径的瓶颈,遇上了新能源浪潮的挑战,这非但没有将其击垮,反倒催生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契机。

难道说,危机真的就是转机?

笔者以为,绝非偶然。

第二幕:新能源的爆发式增长——“左膀右臂”的担当

2020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不过4.3万辆。

而到了2024年,这个数字竟已跃升至95.32万辆,同比激增90.5%!

这速度,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2025年,目标是130万辆,产值增长12%!

今年1-8月,产量165.9万辆,稳居全国第三;新能源产量69万辆,增长31.4%。

这澎湃的动力,谁能不惊叹?

重庆狂飙!从旧工业到智车之都,仅四年产量暴涨20倍!-有驾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先生的一句“重庆的汽车产业很有前途,很有未来。

赛力斯和长安在重庆的生态环境里面发展得很好,我们很羡慕。”

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长安汽车,作为首家总部落户重庆的一级央企,其目标直指“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旗下阿维塔、深蓝、启源等新能源品牌,更是声名鹊起。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先生曾言:“这是历史选择,也是国家战略安排。”

新长安正积极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参与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系统工程。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长安汽车累计销量206.6万辆,同比增长8.46%;新能源汽车销量72.4万辆,同比增长59.72%!

他们未来的蓝图是:2030年年销500万辆,新能源占比超60%!

而赛力斯,更是走出了一条“超车道”。

它没有选择传统的规模扩张,而是另辟蹊径,深度绑定顶尖科技企业,聚焦高端细分市场。

与华为的深度融合,以AITO问界系列切入市场,成功实现了从传统车企到科技型车企的华丽转身。

今年1-8月,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27.9万辆,同比增长381.75%!

问界M7、M9系列,更是屡次登上国内高端车型“销冠”宝座。

这“重庆智造”的金名片,愈发闪耀。

赛力斯总市值已突破2500亿元,在A股汽车板块中,仅次于比亚迪,位列第二!

难道说,没有这两大巨头的“左右护驾”,重庆的汽车产业就无法前行了吗?

笔者认为,这绝非偶然,而是战略选择的必然。

第三幕:生态构建——AI赋能与科技融合

要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光有整车企业还不够,更需要构建一个坚实的产业生态。

2022年,《重庆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2—2030年)》就点明了这一点,产业基础虽厚,但档次、规模、配套仍需提升。

为此,重庆一直在奋力追赶。

“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这是重庆的战略抓手,目标是让城市从“制造”迈向“智造”与“创造”。

到2027年,要建成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工业经济总量突破4万亿元。

其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材料这三大主导产业,每个都要冲击万亿级规模!

而AI(人工智能)的赋能,更是重中之重。

就在不久前,千里科技,这家从力帆科技蜕变而来的公司,正式宣布告别传统制造,全面拥抱AI。

作为重庆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它坐拥重庆“19家整车厂+1200家配套企业”的完整生态链。

千里科技董事长印奇先生的愿景尤为振奋人心:“我们希望成为重庆整个智能网联汽车AI底层的赋能力量,在重庆制造业的基础上,能够真正迸发出未来AI+车的巨大能量和活力。”

华为引望在重庆的落地,更是为整个产业生态注入了新的活力。

阿维塔与赛力斯,作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车企,不仅是重庆新能源的代表,更是引望的重要股东。

115亿元的“真金白银”,不仅是股权的交易,更是战略合作的升华。

赛力斯董事长张兴海先生的表态,清晰勾勒出未来:“坚定支持引望打造汽车产业智能化开放平台,力争三年实现问界年产销百万辆的目标。”

阿维塔与华为更是雄心勃勃,计划到2030年共同推出17款产品。

重庆狂飙!从旧工业到智车之都,仅四年产量暴涨20倍!-有驾

有资深业内人士分析,引望的加入,将使重庆从“卖车”走向“卖解决方案”,成为全国智能驾驶技术的高地。

这不正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生动写照吗?

在北上广深都在争抢AI和自动驾驶资源时,重庆凭借“引望+赛力斯+长安”的“铁三角”,找到了独特的突围之路。

这背后,是300多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的集聚,是3万多从业人员的辛勤耕耘。

重庆,正用科技的沃土,孕育着未来的汽车产业。

第四幕:独特优势——“魔鬼试炼场”的价值

谈到重庆,不能不提它的地理环境。

那8D魔幻地形,多雾的气候,复杂的立交桥,简直就是智能驾驶系统的“地狱级”测试场!

业内早已形成共识:“能在重庆跑通的智驾,在全国都能跑。”

重庆狂飙!从旧工业到智车之都,仅四年产量暴涨20倍!-有驾

这独特的优势,正吸引着越来越多车企将研发中心和测试基地搬到这里。

难道说,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也能成为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第五幕:未来展望——城市能级的跃升

如今,一场由汽车产业驱动的城市竞速赛已然在全球打响。

重庆,在这场竞赛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它构建了前瞻的产业规划和系统的政策支持体系。

今年7月,《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渝链智擎”行动计划(2025—2027)》的征求意见,就明确提出了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

到2027年,目标是建成600个感知路口,覆盖2500公里道路,让20000多辆车具备协同预警功能。

基础设施建设同样不落后。

“超充之城”的建设,到2025年底,将建成2000座以上超充站,4000个以上超充桩。

资金支持更是到位,近三年,为汽车产业争取到中央及市级专项资金27亿元,并带动了超过130亿元的社会投资。

20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为企业创新和扩张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重庆狂飙!从旧工业到智车之都,仅四年产量暴涨20倍!-有驾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打造,绝非仅仅是造车卖车,而是以此为契机,实现城市能级的跃升。

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重庆制造的新能源汽车正加速走向世界,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沙特、法国等国市场崭露头角。

2027年,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营业收入目标是7000亿元,集聚1000家企业。

这背后,是一场从“制造”到“智造”的深刻蜕变。

重庆,凭借其雄厚的工业根基,独特的自然“试炼场”,以及拥抱科技巨头的开放姿态,正将地理上的“山城”,转化为产业上的“高地”。

在汽车产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重庆能否以其独特的“硬核+智能”模式,书写自己的王者传奇?

笔者以为,答案已在眼前,只是我们仍需拭目以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