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背后的两位巨头,一位成湖北襄阳首富,另一位成为广州首富

投资,实际上是一项非常考验眼光的事情,有的人损失惨重,有的人却赚得口袋满满。

投资企业确实是这样,回报率不可小觑。比如比亚迪的夏佐全和吕向阳,他们分别成了国家首富、襄阳首富和广州首富,赚得可真是不少。

一、

咱们先聊聊这两位的“出场时机”吧。

王传福出生在一个条件不太好的家庭,但他的兄嫂对他照顾有加。他自己也非常用功,顺利考入了中南大学的前身,还顺利完成了研究生的学习。

他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受到了导师的重视,三年后顺利留在了研究院工作。

升职也挺快的,凭借出色的研究成果,王传福被破例提拔为有研院301所的副主任,负责全所的工作。那会儿,他才26岁,是全院最年轻的处级干部。

比亚迪背后的两位巨头,一位成湖北襄阳首富,另一位成为广州首富-有驾

1993年,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来临。那时候,研究院和包钢集团一起搞了个项目,在深圳成立了一家专门生产镍氢电池的公司,名字叫“比格镍氢电池有限公司”,王传福也被任命为公司的总经理。

就这样,他和电池的缘分开始了。

1995年,29岁的王传福意识到手机电池行业的巨大潜力,便下定决心辞掉工作,走上了创业之路。

那一年,他在深圳莲塘的一个老旧车间里创立了比亚迪公司。

那时他的公司人手不多,他干脆自己当起了销售,紧张的时候还亲自上阵。

王传福在创业初期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资金问题,要知道,当时一条镍镉电池的生产线可得花上千万呢。

结果,王传福联系上了他的表哥吕向阳和好友夏佐全,正是他们提供了最早的启动资金。

二、

其实王传福一开始对夏佐全并不熟悉,反而是他表哥吕向阳先和夏佐全认识的。

夏佐全出生于1963年,家乡是湖北襄阳。年轻时他进入湖北省保险公司上班,那会儿这可是个稳稳的铁饭碗。

比亚迪背后的两位巨头,一位成湖北襄阳首富,另一位成为广州首富-有驾

不过到了1992年,夏佐全还是决定投身创业潮流,在武汉开始了他的证券投资之路。

夏佐全和吕向阳的相识是在一次出差中。当时,吕向阳已经小有名气,二人能走到一起,也因为他们的“身份背景”相似,都是来自金融专业的。

不过,一个在保险行业,一个在银行。

那会儿,吕向阳跟他推荐了个锂电池项目,问他有没有兴趣一块儿投资,那个项目正是王传福的。

看到夏佐全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当晚就把他们两人叫在一起聊聊。

夏佐全在后来的采访中回忆起这段往事时,提到对王传福的第一印象特别深刻。他说:“我见过不少创业者,可从没见过像王总这样的人。他身上那股热情、理想、果敢和自信,真的让我很触动。”

实际上,投资背景的夏佐全对电池并不是很了解,但他和王传福首次见面时,两人聊得火热,“几乎聊了三天两夜,天天凌晨四点才睡。”

紧接着,夏佐全决定投资,1995年4月,他投资了几十万元,成为比亚迪的三位创始人之一。

起初,夏佐全并没有参与比亚迪的日常管理。

到了2001年,比亚迪的业务迅速攀升,王传福邀请夏佐全一起参与公司管理,夏佐全于是走马上任,担任执行董事和副总裁,全面负责比亚迪的运营事务。

比亚迪背后的两位巨头,一位成湖北襄阳首富,另一位成为广州首富-有驾

在短短几年里,比亚迪迅速崛起,成了国内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

到现在为止,比亚迪的市值已超6800亿元,持有比亚迪3.1%股份的夏佐全,身价接近200亿。

夏佐全通过投资比亚迪一举成名!当年比亚迪还只是一家专做电池的小作坊,如今借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东风,真是飞黄腾达啊。

除了比亚迪,夏佐全还创办了正轩投资,专注于人工智能、新能源、半导体等热门领域,累计投资了40多家企业,竟然有5家公司成功上市,真是厉害得不行!

三、

要是说夏佐全是那位“天使投资人”,那么吕向阳无疑是信任自己的表弟。

之前提到,吕向阳可是王传福的表哥。不过,跟王传福的“高知”背景相比,吕向阳更像是夏佐全那种类型。

比亚迪背后的两位巨头,一位成湖北襄阳首富,另一位成为广州首富-有驾

吕向阳于1962年出生在安徽的一个穷苦家庭,16岁时初中一毕业,通过介绍进入了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上班,这在当时算是个相当稳当的铁饭碗。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能人,吕向阳无论是后来的投资事业,还是之前的银行工作,都表现得非常出色。

在短短5年内,他不到30岁就升到了行长的位置,结果后来选择辞职去创业。

谈到辞职的起因,吕向阳回忆道:“主要还是受到体制限制。我的性格就是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所以我决定辞职去市场上闯一闯。”

1993年,吕向阳奔赴改革开放的热土广东创业。三年后,吕向阳和他的妻子张长虹联手创办了融捷投资,开始涉足房地产和纺织品制造领域。

这也是吕向阳敢于投资王传福的一个原因,他自己在制造业的背景让他信心十足。

就在这一年,吕向阳的表弟王传福因为资金短缺,向他寻求创业支持。

吕向阳起初有些犹豫,心里不太赞同,但王传福却很坚决地说:“我可是电池研究的老手,也有管理电池公司的经历,自己能行的。你虽然不太信我的判断,但电池行业的前景,你应该相信啊。”

比亚迪背后的两位巨头,一位成湖北襄阳首富,另一位成为广州首富-有驾

最后,吕向阳果断投资250万元,以第二大股东的身份,与王传福携手创办了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专心致志于锂离子电池的生产。

提到这笔投资,吕向阳坦言:“几乎是凭着对王传福的信任和了解,我才决定投身比亚迪。”

正因为如此,吕向阳才被誉为“中国巴菲特”。

比亚迪背后的两位巨头,一位成湖北襄阳首富,另一位成为广州首富-有驾

2003年,王传福放话比亚迪要成为国内最大的电动汽车公司,并表示“对电动汽车有200%的信心”。

这股气势吸引了巴菲特的目光。2008年,巴菲特被王传福的决心所打动,投资了2.35亿美元,拿下比亚迪10%的股份,这也是他在中国出手的首家公司。

在巴菲特的带动下,比亚迪一下子成了全球财经媒体瞩目的明星,股价飙升得不可思议。

这让他获得了“亚洲巴菲特”的称号。

这项投资让吕向阳赚得盆满钵满。

比亚迪的财报透露,吕向阳是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达到8.22%;同时,他与妻子共同掌控的融捷投资控股集团,也持有比亚迪5.32%的股份。依照比亚迪最新收盘市值1.02万亿元来算,吕向阳及其家族的持股市值高达1381亿元。

这就说明,吕向阳当年那笔投资,居然为他带来了惊人的5.5万倍回报,直接让这位低调的企业家一跃而成为广州的新首富。

比亚迪背后的两位巨头,一位成湖北襄阳首富,另一位成为广州首富-有驾

四、

比亚迪不仅让吕向阳的财富迅速增长,还使他的事业上了一个新台阶。比如说,在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前瞻上。

2005年,他跨界进入矿业,在四川甘孜州投了1.1亿元,投资亚洲最大的固体锂辉石矿,并创立了融达锂业。

从2007到2013年,吕向阳回到老家安徽,陆续创建了好几家新能源材料公司,专注于钴镍铜、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等的冶炼和生产。

2014年,吕向阳收购了路翔股份,并将其更名为融捷股份,紧接着在一年后通过借壳上市。

比亚迪背后的两位巨头,一位成湖北襄阳首富,另一位成为广州首富-有驾

说实在的,跟比亚迪的投资相比,自家的公司可谓经历了一些波折。

路翔这个公司主要搞沥青的,后来吕向阳接手后,便开始往锂电方向转型。不过,说真的,那个时候锂电行业发展得蛮慢的,刚转型的融捷股份表现平平,甚至在2020年4月还被贴上了退市风险的标签。

而这一年正好迎来了转机。

五、

其实,比亚迪可是吕向阳的强力后盾,2019年比亚迪一投资,融捷股份就拿下了不少锂电设备的订单。

随着全球锂资源越来越稀缺,价格也是水涨船高,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的锂矿和原材料供应商们都是赚得满盆钵,融捷股份也不落后。

2020年,融捷股份顺利实现扭亏为盈,净赚2104万元,成功避开了退市的风险。

到了2021年,融捷股份的收入飙升至9.21亿元,和去年相比增长了136%;净利润也达到了6829万元,同比增加了224%。

比亚迪背后的两位巨头,一位成湖北襄阳首富,另一位成为广州首富-有驾

融捷的股价也跟着业绩一起狂飙,2021年4月时候是44.4元,后来一路飙升到193.9元的高点,涨幅接近337%。

有人这么说:“融捷的投资方式很市场化,吕老板的风格和美的何享健其实蛮像的。”

除了房地产和新能源,融捷集团的业务范围还涵盖了金融、健康、互联网科技等多个领域,成绩也是相当不错的。

在金融领域,吕向阳创办了深圳融资担保和广东融资租赁公司,2011年时,他还成为了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大股东。

在这两年炙手可热的健康产业里,2018年,吕向阳成功从金道明和马绍琴夫妻俩手中获得了乐金健康的控股权,随后把公司名改为融捷健康,主要专注于桑拿设备、空气净化产品和健身器材等相关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了解吕向阳的人都知道:“他的学历也许不算高,但知识面那叫一个广,几乎无所不知,并且一贯保持着学习的习惯。”

在持续的学习和投资中,吕向阳总能精准把握发展的脉搏。

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融捷如今已成长为一家体量相当可观的金融集团。

比亚迪背后的两位巨头,一位成湖北襄阳首富,另一位成为广州首富-有驾

现在集团投资的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81家,实际控股的公司数量也有405家。这些投资企业的市值超过9000亿,资产规模超过3000亿,营业收入也超过3500亿,涵盖了新能源、智慧教育、生命科技等多个热门行业。

对比这两位,夏佐全在早期科技投资上非常专注,他不仅积极参与运营,还自己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吕向阳则注重产业链的经营,布局广泛,虽然风险存在,但收益也相当可观。而且,他的决策可不是盲目的,全都是在自己有实力的基础上做出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