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刚下产线就去火焰山“烤”?广汽和华为这操作,够实在!
说到今年车圈的大动作,很多人下意识想到新能源、智能化,还有各种跨界联手。可要说谁把事情干得最直接、最不怕折腾,广汽和华为新出的启境品牌这波真的有点硬核。新车一出厂没先去秀科技,没去网红地拍漂亮照片,直接拉到新疆吐鲁番的火焰山——那地方夏天地表温度七十多度,铺块铁皮都能当烧烤架。这可不是图新鲜,而是来一场地地道道的极限“烤验”。
有一说一,火焰山不是什么随便找的背景板。谁家车主没体验过夏天暴晒?上车一把门,座椅烫得直蹦,中控屏慢半拍,空调半天吹不凉,电池跑高速也全是脾气,动力跟泄了气一样。吐鲁番火焰山这种地方,国内高温里能遇到的糟心事儿统统打包了——那些传说中“烹车环境”,都能在这儿提前亮相。启境团队就是奔着这些最头疼的问题去的,目标很明确:该车在最难受的条件下能不能挺住,能不能给用户一个靠谱的回答。
这次测试规格也不低,启境CEO刘嘉铭亲自带队,华为乾崑也有高管到场盯现场。两大高层齐聚一线,不只是给足仪式感,更是要把种种技术、产品体验直接拿“血本”试上一把。刘嘉铭这个人挺有意思,你要说他是“新品牌创业者”,那跟现实差远了。二十五年来,丰田那一套他摸了个遍,广汽的大项目也没落下,汉兰达、凯美瑞这些常青树他都参与过。不管是产品策略还是市场操作,基本上都玩通了。一回头,广汽和华为请来他当掌门,思路很清楚:不光得懂技术,更得懂普通用户到底啥最在意,不能光造“实验室好车”。
更绝的是,启境的节奏比很多新势力还快。9月19日品牌刚官宣,CEO人选很快定下,火焰山“烤完”转头就进入新一轮研发推进。这里不是简单“多加班”赶出来的进度,而是广汽和华为“合署办公”玩得溜。两家技术团队从今年1月起就在一个屋檐下商量事,产品开发、制造流程融合得像一锅杂烩,下料不用等厨师换班,谁有想法立马能拉起来试。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这就像装修房子,设计师、工头、材料商天天一起喝茶,一套方案马上就能拍板执行,避免了光有想法却下不了地的尴尬。试车、测试各环节也都省心,哪个细节出问题,立马全员会诊,不必等“邮件往来”浪费时间。
其实咱们挨个捋一捋,火焰山测试看上去是新车在高温里跑几圈,背地里全是跟用户用车相关的“硬回答”:广汽的底盘制造功夫打底,车不会是半成品;华为的智能技术埋进去,车联网、自动驾驶都不是花架子;刘嘉铭坐镇,产品方向不偏不倚。更主要的是,这种实打实的测试环节,把所有可能“暴露短板”的机会提前捅出来,不留给用户去踩坑。
说新势力造车快,那启境这速度几乎像快马加鞭。可一切快都不是“质量换速度”,而是流程帮上了忙。既有技术派埋头苦干,又有经验老道的掌舵人盯着方向,还把制造和智能化两条路都捏在一起细细打磨,难怪刚一亮相就吸引了不少关注。从前新能源品牌刚立起来时,大家盯的是谁家钱多、谁先上市谁先出名,现在看,这种拼底层技术、拼团队协同的打法,才是真本事。
火焰山的烤验里,最让人有盼头的其实是团队的态度。做车不怕“踢皮球”,怕的是谁都不管,出了问题大家都藏着掖着。启境这次不玩虚的,关键高管、核心技术全员到场,一面盯测试环节,一面记录每个挑战点,甚至还把场景模拟到了极限:空调长开、屏幕暴晒、电池极速充放电,怎么难为怎么来。目的很明白,提前把短板暴露,试着一一修正。对于一辆新车、一个新品牌来说,这就是给未来口碑铺路。
不少车企做测试讲究“低调”,启境这次反而公开透明。直接把测试车型曝光、又不藏测试流程,全程给人一种“有啥问题咱们自己先啃下来”的气势。从技术研发到实地验证,不靠官宣吹牛,也不拿一堆参数糊弄人,而是真把车型和团队都扔到最硬核的现场,比起纸上谈兵更有说服力。车圈里“用行动说话”的品牌,不多,启境这回正儿八经干了一把。
用户最关心啥?其实不就是,买回来能开得稳,智能化用着不卡顿,电池别热出问题,开长途别掉链子。这些最直白的诉求,启境本次火焰山测试做的事情,就是提前体验一波大家最怕遇到的雷区,试着把所有被“高温折腾”的毛病都拎出来修一遍,不留坑给用户收拾。而且这种极端测试环节,不止是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品牌态度的交代:不怕难,不怕麻烦,哪怕烧得满头大汗也要把细节敲牢。
蹲守火焰山测试现场,大家更关心的是启境接下来能打出哪些牌。新车已经拿到了最顶级的实地挑战,技术和团队还在不断磨合,紧接着要看的就是它正式量产上市之后到底能不能一如既往“稳住阵脚”。广汽的生产线底蕴,华为的智能系统加持,再加上“老手”刘嘉铭主导方向,各路资源一锅端,多少有点“利器遇名师”那味道。如果能把测试中的经验和教训全部落到实车上,肯定比一些光打口号的新品牌更有保障。
实际上,火焰山测试不是首次有车企尝试极端环境,但启境的做法胜在全流程参与。不是每家品牌都能把主力团队一块拉到新疆去顶太阳、晒电池。有的只做数据仿真,有的找第三方代测,启境一头扎进现场,每一环节都亲自操刀,主观能动性爆棚。关键问题筛查一圈出来,产品线就能趁热打铁做改进,这种“边摔边学”的过程在成品交付时能体现到实打实细节里——比如温控逻辑、电池安全、智能系统响应速度,全都比“空中楼阁”来的有底气。
广大用户现如今越来越看重体验和品质,买车不光图价格,更多是看长期实用、智能能不能跟得上。启境的出发点,既有广汽多年制造积淀,也有华为前瞻智能技术,团队又不光头脑发热,还拿经验说话。这么一层层保障下来,从“炼车”方法到“用车”落地,处处都藏着一点中国制造的认真劲,谁说不是“严师出高徒”?
当然,咱们都清楚,测试归测试,真到了用户手里才是终极考验。启境目前透露的情况看,测试只是第一步,后续安全性、稳定性、智能化表现,才是成败关键。品牌节奏快没错,但快不是图省事,而是协同和流程带来的效率。造车,说到底靠不了嘴皮子,扎实的底子和用心的态度才是王道。
不少“新势力”刚上路时,总给人点“宣传先行、性能靠边”的感觉,反而启境这波一上来直接把技术和测试拉满。不搞花哨,先把最难啃的硬骨头啃下来,是不是“民族汽车品牌新模板”,以后看量产和市场反响。至少火焰山这场高温“烤验”,已经让大家看清他们的力气和诚意。
总之,广汽华为联手的启境这步棋,不光有技术和智能加持,更有老牌经验坐镇。新品牌想杀出重围,不光得“跑得快”,还得“跑得稳”。火焰山测试只是个开始,真正的大戏还在后头,但像这样不怕难、不怕晒,敢于把全部细节暴露在极限环境下“炼一遍”的品牌,至少让人心里多了一份底。
新车出厂能先挨个“暴晒”、接受最狠的现场烤验,这种玩得明白、做事认真,才算是靠谱造车。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