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赛力斯发布了2025年的半年报。说实话,在各种新车发布、价格战打得头破血流的今天,一份枯燥的财报,本来是没多少人关心的。
但当我看完赛力斯这份财报上的几个关键数字后,我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这哪里是财报啊,这简直就是一部屌丝逆袭、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爽文”剧本!
我们来看看到底有多“爽”:
半年净利润:29.41亿元! 同比暴涨81.03%!
毛利率:28.93%! 提升了近5个百分点,这个数据,比“雷布斯”引以为傲的小米汽车还要高!
单车成交均价:超过40万元!
讲真,看到这些数据,你敢相信,就在几年前,这家车企还挣扎在生死线上,造一台车,辛辛苦苦只能赚5000块钱吗?
一、从“面包车小厂”,到“豪华新贵”
我们先把时间倒回到几年前。
那时候的赛力斯,还叫“小康股份”,和东风合作造微型面包车。董事长张兴海自己都说,那个时候,技术落后,品牌没啥名气,一台车卖出去,利润薄得像刀片一样,只有5000块。
说白了,就是在汽车产业的最底层,赚点辛苦钱。
那时候,你要跟他说,几年后,你造的车能卖到四五十万,还能成为销量冠军,他自己可能都觉得你在说胡话。
转折点,发生在2021年。
这一年,赛力斯做出了一个当时被很多人嘲笑,但事后被证明是“赌上身家性命”的正确决定——全面拥抱华为。
它们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车企,把自己的生产线和华为的智能化技术,深度捆绑在了一起。
于是,一个全新的物种——问界,诞生了。
二、抱上“华为大腿”,到底有多爽?
“抱大腿”这个词,可能有点不好听,但事实就是如此。跟华为合作之后,赛力斯的人生,就像开了挂一样。
销量上,直接起飞。
今年上半年,问界系列就卖了超过14.7万辆。
大哥问界M9,累计交付突破22万辆,在50万以上的豪华车市场,把奔驰宝马都按在地上摩擦,稳坐销冠。
二哥问界M8,上市才四个月,就卖了超过7万辆,在40万级别的SUV里,也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品牌上,原地飞升。
从过去卖几万块的面包车,到现在单车均价超过40万,而且消费者还抢着买单。这种品牌的跃迁,在中国汽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赚钱能力,堪比印钞机。
最恐怖的就是那个28.93%的毛利率。这是什么概念?意味着每卖出100块钱的东西,就有将近29块是毛利润。这个数据,已经超越了很多传统的豪华品牌,甚至比风头正劲的小米汽车还要高。
从一台车只赚5000块,到半年净赚29个亿。这种“泼天的富贵”,你说爽不爽?
三、赚了钱,就玩命搞研发!
很多人可能会说,赛力斯不就是个“代工厂”吗?躺着赚钱而已。
如果你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再看财报里的一个数据:研发费用51.98亿元,同比增长154.9%!
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赛力斯把赚来的钱,又毫不犹豫地、甚至更疯狂地投回到了研发里。现在,赛力斯的研发人员已经有6984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6%。
这说明什么?说明赛力斯非常清醒,它知道今天的成功,靠的是华为的技术赋能。但要想在未来真正站稳脚跟,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
它没有躺在功劳簿上数钱,而是在疯狂地“补课”,要把过去落后的技术短板,全都补回来。这种清醒和投入,比赚钱本身,更让人敬佩。
四、写在最后
赛力斯的故事,可以说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完美缩影。
它告诉我们,在技术变革的浪潮面前,没有永远的王者,也没有永远的落后者。只要你敢于拥抱变化,敢于和最强的伙伴合作,敢于把赚来的钱再投向未来,哪怕你曾经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角色”,也有机会逆风翻盘,成为牌桌上最耀眼的新王。
从一台车赚5000块,到半年狂赚29亿。
这个故事,比任何华丽的PPT,都更能说明一个道理:
选择,真的比努力更重要。
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赛力斯的成功,有多少是靠华为,又有多少是靠自己的努力?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