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马哈Janus125申报专利了,这消息一传出,不少摩托迷都激动起来,觉得这款车进入中国市场指日可待。但专利申报和车型引进,那可完全不是一码事!今天就来唠唠,雅马哈Janus125到底能不能顺利进入中国市场,又面临着哪些难题。
雅马哈和春风的合作,这几年一直没啥大动静。春风转头去逆向研发本田的四气门技术,为啥呢?还不是因为雅马哈在合作中没给啥实质性支持。就在这合作僵局下,2024年10月30日,雅马哈申请了Janus125的专利,到2025年6月27日正式授权(CN309357784S),设计要点就是“摩托车形状”。这时间节点和操作,让人忍不住猜想,这背后到底有啥深意?
Janus125早在2016年就在东南亚上市了,定位是复古风格的大轮踏板。车长1850×705×1120mm,轴距1260mm。在雅马哈铁粉圈里,这车型名声不小,可普通消费者呢,大多都没听说过。这就导致了在国内,对这款车的认知出现了断层。
从产品配置来看,Janus125短板不少。腿部空间局促,还没有斜脚踏,骑起来舒适度大打折扣。基础版配置更是寒碜,卤素大灯、前碟后鼓刹、后单减震,和国产竞品相比,全面落后。虽说高配版有无钥匙启动和LCD指针仪表,但这只有顶配才有,实在没多少诚意。
动力上,它用的是和巧格同款的BLUECORE风冷机,124.9cc排量,能输出7kW功率和9.6N・m扭矩。油耗倒是挺低,百公里只要1.88L,搭配4.2L油箱,续航能到240km。可和欧版水冷125(9kW)以及劲战VVA引擎(9kW)相比,技术落后了起码5年。
价格方面,在越南市场,基础版29,151,000越南盾,折合人民币7,976元,卤素灯、鼓刹配置;中配版33,176,000越南盾,约9,077元,多了个LCD仪表;高配版33,382,000越南盾,9,135元,有无钥匙启动和自动启停。这价格拿到中国市场,竞争力实在有限。
再看市场层面,国内踏板车主流是12寸小轮径,像巧格、巡鹰,而且平踏设计更受欢迎,方便载物。大轮踏板在欧洲倒是热门,可在中国年销量占比不到5%,消费者接受度很低。国产竞品这边,价格战打得火热,1万元内就能买到标配ABS和LED大灯的车型,像春风150MT。三阳DRG150售价1.88万,更是配备了水冷、TCS、双通道ABS,Janus125拿什么和人家竞争?
雅马哈自身在国内产品线也失衡,低端车型依赖风冷引擎,巡鹰125极速都降到87km/h。高端倒三轮Tricity125,用的水冷引擎,却拒绝引入中国,欧洲那9kW的引擎,国内消费者也无缘。粉丝心心念念的劲战125,日本都更新到六代了,国内还是不引进,2.2万的售价,对比国产1.2万的竞品,完全没优势。
雅马哈对中国市场的态度,一直让人捉摸不透。高利润的NVX155、XMAX300优先布局,125cc排量的车型基本被放弃。和春风合作,还拒绝共享155cc水冷平台,这不是技术封锁是什么?如今2025年,电动摩托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风冷125cc市场份额萎缩了30%,雅马哈还这么保守,明显跟不上节奏。
Janus125到底会不会进入中国市场呢?乐观估计,要是能把价格降到7000元以内,再把配置下放,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这概率不到10%。更现实的情况是,这次专利申报只是防御性注册,实车压根不会上市,这可能性超过90%。
雅马哈要是真想在中国市场破局,得向春风开放155cc水冷引擎,激活合作价值。针对中国消费者需求,开发平踏版Janus,保留大轮径,再加上斜脚踏设计,才有可能打开局面。
雅马哈申报Janus125专利,暴露了它对中国市场“既不舍又不敢”的矛盾心理。光靠情怀可掩盖不了产品力的断层,要么彻底本土化,迎合中国消费者需求;要么彻底退出,别再犹犹豫豫。如今这中间道路,已经走不通了,就看雅马哈怎么抉择了。大家觉得雅马哈会怎么做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