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SU7 Ultra的二手车市场掀起了一场“价格倒挂”的狂欢:一辆行驶300公里的准新车,加价5万元仍被抢购,而租赁市场单日租金甚至突破万元。这款售价52.99万元的新能源车,为何能让二手车比新车更贵?这场保值率狂欢的背后,究竟是市场神话还是资本泡沫?
一、现象级保值率:打破新能源车贬值魔咒
传统认知中,新能源车是“贬值黑洞”——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纯电动车一年期保值率仅为54.3%,远低于燃油车的63.8%。但小米SU7 Ultra却打破规律:一辆行驶1万公里的SU7 Max被官方以27万元回收,保值率高达90%,远超特斯拉Model S Plaid的三年55%预期。
更夸张的是,SU7 Ultra准新车在二手平台加价5万元仍一车难求,甚至出现“未交付先转卖”的现象。这种“新车落地即升值”的奇观,在汽车史上极为罕见。
二、供需失衡:产能瓶颈催生“饥饿游戏”
小米SU7 Ultra的高保值率,本质是一场供需失衡的产物。
1. 交付周期长:标准版交付需14周,选配碳纤维前舱盖版本更需30周,消费者等待成本推高二手车溢价。
2. 产能受限:小米SU7 Ultra搭载1548马力双电机系统,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产能爬坡缓慢。分析师指出,当前高保值率建立在“产能不足”的脆弱基础上,一旦供应增加,价格泡沫可能破裂。
3. 租赁市场虹吸:短视频博主、豪车租赁商争相抢购,单日租金从千元飙升至2000元,进一步加剧市场稀缺性。
这种“产能不足市场饥饿价格炒作”的循环,与2022年特斯拉保值率神话如出一辙。
三、性能溢价:1548马力背后的“数字魔术”
小米SU7 Ultra的高保值率,离不开其“百万级性能、半价出售”的标签:
- 动力参数:1548马力、1.98秒零百加速,直接对标保时捷Taycan Turbo S(售价181.8万元)。
- 赛道基因:碳陶制动盘、Akebono六活塞卡钳等配置,让普通用户也能体验赛道快感。
- 智能系统:HyperOS车机系统流畅度超越传统车企,AI语音助手响应速度堪比真人。
但实测发现,1548马力仅在极限状态下短暂爆发,日常驾驶中动力衰减明显。这种“参数狂欢”与“实际体验”的落差,为长期保值率埋下隐患。
四、资本游戏:黄牛入场与“击鼓传花”
SU7 Ultra的保值狂欢,已演变为一场资本游戏:
- 黄牛囤货:部分车主提车后立即转手,利用信息差赚取差价。
- 租赁套利:测试厂商为获取车辆数据,支付日均七八千元的“天价租金”。
- 金融杠杆:二手车商以高估值吸引投资者入场,形成“击鼓传花”式炒作。
这种短期投机行为,与2015年比特币泡沫高度相似——当市场情绪退潮,价格可能断崖式下跌。
五、泡沫隐忧:神话能否持续?
小米SU7 Ultra的高保值率面临三重挑战:
1. 产能释放:若小米成功提升产能,市场供需逆转将导致价格跳水。
2. 技术迭代:新能源车技术更新迅速,SU7 Ultra的1548马力可能被下一代车型轻松超越。
3. 用户理性:首批车主多为“面子消费”群体,一旦新鲜感消退,二手市场需求可能骤降。
历史上,特斯拉Model S Plaid也曾因产能提升和降价策略,导致保值率暴跌。小米能否逃脱这一规律,仍是未知数。
结语
小米SU7 Ultra的保值率狂欢,既是市场对“技术颠覆者”的狂热追捧,也是资本炒作下的泡沫缩影。短期看,产能瓶颈和租赁需求支撑着价格神话;长期看,技术迭代和供需平衡终将戳破泡沫。这场狂欢中,有人赚得盆满钵满,也有人可能成为“最后一棒接盘侠”。唯一确定的是,在汽车工业百年变局中,没有永远的神话,只有永恒的供需法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