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北区全域充电桩招标启动,1.4亿投入打造“储充停”一体化能源网络,完善基础设施缓解新能源车充电难题

青岛市北区这次在充电桩上的投入,我算是稍微关注了下,1.4亿块钱,听起来挺大手笔。尤其是明确要在81个停车场铺设300个直流快充桩,既有智能储能系统,又有全域管理平台和运营指挥中心,这个体量其实不小。虽然我没去现场踩点,只是翻了下之前的项目笔记,类似规模的一体化布局,实操中瓶颈和挑战可不少。

举个例子,我之前跟一家充电桩供应链的朋友聊过,他们当时就和我吐槽,市区里的桩子报修率其实挺高,尤其快充桩,设备复杂,运营维护是头疼事。青岛这次专门部署无人机巡检,自动预警,这倒是挺智能,降低人工巡查成本,可能也能更快发现故障。相比之下,我知道杭州一些区域,虽然充电桩也不少,但没有这种智能指挥平台,问题往往是报了修,修理队伍反应慢,等待周期长,用户满意度大打折扣。

青岛市北区全域充电桩招标启动,1.4亿投入打造“储充停”一体化能源网络,完善基础设施缓解新能源车充电难题-有驾

别误会,我这不是说青岛方案完美无缺,刚才说大手笔,确实有点夸张了,毕竟造设备和建设平台钱花得多,不代表马上解决所有问题。这些快充桩覆盖到的81个停车场,是不是都方便车辆进出?停车位是不是有明确标识?那些老旧小区和地库里的桩,改造难度是不是被低估了?政府用专项债券占75%资金,说明还是得靠政策驱动,市场主动性和运营效果真得观察一阵子。

说实话,我很想知道在实际运营阶段,这套储-充-停一体化平台的管控能力到底如何。比如实时监测充电负荷,能不能准确预判高峰时段排队?充电网络实际使用率怎么样?别光看数据,说是覆盖了300个快充桩,其实运营率如果低,纯粹是装了个门面而已。补充个数字,我估计快充桩按8小时高峰算,理论覆盖充电需求能满足30%左右的市北新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这数字是估算的,样本少,可能有偏差),能不能转化成实际体验,才是关键。

青岛市北区全域充电桩招标启动,1.4亿投入打造“储充停”一体化能源网络,完善基础设施缓解新能源车充电难题-有驾

我还琢磨了下这储能系统15MWh的容量,想象成给停车场放了个巨大的电池包。这样白天光伏或者低谷电买得便宜的电先储存起来,峰值用快充时段释放,挺符合新能源的调峰需求。就像家里买个大电池,晚上用电成本低白天少交电费。这储能系统的运维成本可不低,采用什么技术,锂电、钠电,还是其他,还不确定。毕竟储能技术和电池寿命,决定后续的经济性。

我问过一位修理工:这些快充设备啥故障率最高?他说,电源模块和控制板,尤其夏天热的时候,别问,坏的多,维修起码几天。这提醒了我,硬件升级只是第一步,后端服务和维修团队响应能力,是个必须考虑的运营链条。过度智能化,有时候反而隐藏太多故障,直到无人机巡检发现报警。想象一下,一台快充桩连续两天没供电,人家车主遇到啥感受?

顺便说个小跑题,我这次翻笔记,发现2019年我跟一个新能源汽车厂研发聊,他们当时说研发流程越来越像软件迭代,快速试错快快上马。现在看新能源配套基础设施,也得一样,快充桩和储能系统得经历多轮修补升级,不是一次性装好就定终身。青岛这次的项目,可能就是试水,等运营反馈回流后,才能下新版迭代。这理解上我偏乐观,有点像自己说的大胆猜测,毕竟具体数据没看到。

青岛市北区全域充电桩招标启动,1.4亿投入打造“储充停”一体化能源网络,完善基础设施缓解新能源车充电难题-有驾

再聊聊用户心理吧。咱说新能源车主,尤其刚换车那阵,那个爱折腾劲儿谁没经历过?我有个兄弟在青岛,买台电动车后最大的烦恼不是续航,是晚上找不到桩,或者找到了排队超久。他说,你说这新项目靠谱吗?快充变多,排队会不会明显少点儿?我问他,现在平均等桩时间多久?他说3到5分钟,但高峰期一充就是30分钟甚至更久。要真能缩短一半等候时间,真能提升生活品质。

说到充电和停车的结合,旧地产比新建的停车场改造容易吗?其实不容易。有些老小区内部车位不规则,改成智能设备,绕开老化线路,跟车辆交流,综合布线,这都不是检修站换个灯泡那么简单。品牌研发部门的人跟我说,这就像做一辆半成品车,既要保养好车身,又得兼顾骨架里的电子系统同步升级,让人头大。青岛这点其实挺现实,把改造和新建结合,凭经验,这样做风险小点。

青岛市北区全域充电桩招标启动,1.4亿投入打造“储充停”一体化能源网络,完善基础设施缓解新能源车充电难题-有驾

你有没有想过,后续这套储充停的智能平台,会不会把停车收费规则也大刀阔斧调整?比如鼓励短充快走,长时间停车那就要额外收费,配合城市交通治理。平台还能生成大量车主行为数据,到时候隐私问题咋办?(这段先按下不表)

最后一个问题给大家。假设青岛市北区的新能源保有量未来翻番,这300个快充桩够用吗?我感觉,短期看够,长期肯定不够,毕竟电动车快速增长,充电需求弹性大。关键这片区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会不会是广泛复制的标准范例?如果能,其他城市跟进可能就不是堆桩了,而是真在构建一个智能生态。否则,就算有钱砸进去,最后也只能是散沙式资源浪费。

青岛市北区全域充电桩招标启动,1.4亿投入打造“储充停”一体化能源网络,完善基础设施缓解新能源车充电难题-有驾

你有没有碰到过充电桩坏了没人管的情况?或者预约了桩,车到了却被别人占了的尴尬?欢迎聊聊,你们车场的充电环境怎么样?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