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在想,智己LS9会不会真成为市场的新宠?之前我跟同事聊过,他是修车的,说感觉LS6出来多少打破了点沉寂,但想要突破销量,还得看后续的产品力和市场接受度。
去年我还记得,智己LS6一上市,价格压得挺低,感觉像是个突破口。你知道吗,不确定有多少人注意到,10月份的数据,我听说LS6交付突破了一万台,这数字还真不小。对比同级别的车型,可能在品牌认知上还是有差距,但销量上涨说明,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认可度在逐步增强。
说实话,智己之前的车型,设计挺切合年轻人的胃口,特别是我朋友喜欢的那种鲜明、个性信号。LS9从外观到内饰,都没有走平实路线,反而偏向豪华大气,你看那前脸的大灯设计,加入了那种探射灯元素,挺有识别度的。试卡拉OK时,朋友说这个车看着就有点范儿,我当时就想,这设计要是真能被消费者买账,就算它贵点,也会有人觉得划算。
内饰方面,关于空间表现,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螺杆宽度达到了3.16米标准,8座布局不可能让人不喜欢。三块大屏、B&O音响、按摩座椅,基本的豪华感都有。唯一让我觉得可能是短板的,就是这恒星超级增程系统。虽然我没有试过这个,大致理解是:大电池配小油箱,续航还能猛打。官方宣传说,这个66kWh的电池可以纯电跑到402公里(CLTC),不算太差。你看,续航都能满足日常家用和通勤需求了,省掉油钱,似乎还挺划算的。
底盘上,它还有个灵蜥数字底盘,四轮转向,试过LS6,豪车质感,没开过LS9不知道会不会更好。短期内,想要超过LS6的销量挺难的。毕竟,市场上竞争者不少——腾势N8L、问界M7\M8、理想L8、魏牌蓝山、领克900……我觉得它们的共同点是:个个都不是吃素的,品牌溢价、技术实力、空间体验,都有自己强的优势。
当时,朋友说这个市场,谁能靠配置打得过?,我心里也在盘算,其实我一直觉得,配置和硬核技术结合的产品,更打动人心。LS9的配置,我确实觉得值这个价。大电池、四轮转向、豪华配置,硬核到不行。尤其是那个恒星增程系统,说实话,我也没多想过新能源还可以这么玩。
我在整理这些信息时,还翻了下相册,发现车内那些细节设计,比如座椅接缝、车门线条,都是比较用心的。这让人觉得,智己在研发上,绝不是光靠拼硬件实力拼出来的,还考虑了细节打磨。
也有人会说,哎,这车价格偏高,竞争对手那么强,能行不?我觉得,这肯定有压力,否则不可能还出LS7,等于是在告诉市场:我们不怕贵,只怕不够好。毕竟,价格在33.6万起,市场定位明确,是冲着豪华中大型SUV来的。
说到销量预期,我估算,能稳定月销在3000到5000左右, 对我来说,这就挺不错的。你们觉得呢?
虽然我之前没太多想过豪华大越野这条路会走得多远,但从智己LS9的表现来看,硬核技术和乘坐体验结合,确实是可以完美兼得的。
(这段先按下不表)
对比之前的LS6,到LS9,感觉智己又走了一步。有人说,LS9像是在重新定义国产豪华,反正我看,除了品牌认知,产品硬实力差不了太多。以我观察,品牌溢价还不是最核心,关键还是怎么打磨用户体验。
哦,对了,还有个小细节觉得挺有趣——刚才翻了下资料,听销售说LS9的市场反应还不错,很多豪车都在打价格战,但我们这个价,配置到位,用户能接受。这让我想:他们是不是也在琢磨,下一步还能去哪突破?
现在这个行业竞争太激烈,谁都在想办法挤进去,拼的是差异化。你觉得,未来像智己这样,能不能靠硬核技术和设计再赢一把?还是说,品牌一定要更泡沫一点,才能跑得长远?我真的挺好奇。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