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八月销量登顶中大型SUV榜首,这消息一出,简直像在平静的湖面扔了颗深水炸弹! 想当初,多少人质疑雷军造车就是PPT忽悠,现在呢?SU7直接干翻一众老牌劲旅,还把理想L6甩在了身后,足足五千多辆的差距,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六月底才上市,七月还在第四名徘徊,八月就上演了“乾坤大挪移”,这速度,简直让人怀疑小米是不是开了火箭加速器。 不得不说,现在唯一能限制小米SU7的,可能真的只有小米自己的产能了。
订单如雪片般飞来,交付却跟不上趟,这幸福的烦恼,估计雷军也是甜蜜又焦虑。 说到理想,它家的“群狼战术”也是玩得风生水起。
从L7开始,L6、L8,再到纯电i8,款款都是爆款,简直是汽车界的“流量收割机”。这种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策略,让其他车企羡慕得眼珠子都红了。 长城汽车的坦克品牌,也深谙此道。
虽然坦克300的热度有所下降,但人家靠着坦克500和坦克400这两员“猛将”,愣是把销量给补了回来,还顺带提升了单车利润,这波操作,堪称自主品牌向上突围的典范。 当然,合资品牌也不是吃素的。
途昂、揽巡和普拉多这几位“老炮儿”,依然宝刀未老。 大众靠着途昂和揽巡,证明自己在华市场还有一席之地;丰田则靠普拉多,捍卫着日系车的尊严。
不过,在新能源浪潮下,这些老将还能风光多久,真不好说。 话说回来,自主新能源在中大型SUV市场崛起,是大势所趋。
比亚迪、蔚来、小鹏等等,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但合资品牌也不会轻易认输,它们也在积极转型,试图在新能源市场分一杯羹。
未来的中大型SUV市场,注定是一场腥风血雨的厮杀。 说到新能源汽车,就不得不提它的续航问题。
有多少车主被“里程焦虑”折磨得死去活来?明明仪表盘上显示还能跑200公里,结果开到半路就趴窝了,这种坑爹的事情,谁遇到都得崩溃。 还有充电桩的问题,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结果不是坏了就是被占了,简直比抢火车票还难。
所以,新能源汽车想要真正取代燃油车,除了技术上的突破,基础设施的完善也至关重要。 否则,再好的车,也只能沦为“花瓶”,中看不中用。
总而言之,小米SU7的崛起,只是一个开始。 未来,自主新能源品牌将在中大型SUV市场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但合资品牌也不会坐以待毙,它们将奋起反击,力求保住自己的地盘。 这场“新老势力”的对决,究竟谁能笑到最后,让我们拭目以待!
你觉得合资品牌还有机会吗?它们该如何应对自主新能源的崛起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