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XX,今天咱们来聊聊国产车为啥很少用CVT变速箱,是不是技术落后呢?其实不然,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因素,咱们慢慢道来。
首先,CVT变速箱的核心技术——钢带,长期被德国博世公司垄断,全球90%以上的CVT钢带都出自博世之手。国产车想要用CVT,就得乖乖掏专利费和采购费,成本自然就上去了。而双离合变速箱(DCT)的结构和手动挡类似,专利限制少,研发成本更低,自然就成了国产车企的首选。
其次,国产车近年流行涡轮增压发动机,扭矩大,而主流国产CVT的扭矩承受能力有限,强行匹配很容易出问题。反观日系车,多采用小排量自吸发动机,扭矩小,和CVT更配。这也导致了国产车对CVT的谨慎态度。
再来说说市场策略和研发路径。国产车企早期以手动挡为主,转型DCT的门槛更低,而且国家还牵头成立了“中发联”推动DCT研发,进一步降低了风险。而CVT的研发难度更大,再加上早年比利时邦奇CVT的质量问题,让消费者对CVT的信心大打折扣。
后,从成本和效益的角度来看,CVT的综合成本并不占优。采购国际大厂的CVT成本和AT变速箱相当,而AT在消费者心中更“高级”。而国产DCT的制造成本低,扭矩承受能力强,性价比更高。
当然,国产CVT也不是没有希望。奇瑞自主研发的CVT25曾获“世界十佳变速箱”称号,但受限于扭矩容量,只能用于低端车型。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国产CVT或许能迎来春天。
总而言之,国产车少用CVT并非技术落后,而是受到专利壁垒、成本控制、动力匹配限制等多重因素影响。双离合和AT在现阶段更能满足国产车的需求。未来,国产CVT能否崛起,让我们拭目以待!
#每日汽车资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