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巨头财报盘点,上汽靠燃油回血,比亚迪拼技术,赛力斯高端突围

你有没有觉得现在的汽车圈,简直跟宫斗电视剧似的,每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暗地里还在较劲。

这一波季度财报轰轰烈烈地摆在桌面上,上汽、比亚迪、赛力斯“三巨头”齐聚,活生生给我们贡献了一出“权力的游戏”,谁也不想成为行业里的祭品,但谁又能笑到最后呢?

一张报表,几组数字,表面看风平浪静,实则每一页背后都藏着几分玄机。

到底是老牌选手用规模硬刚,还是新势力扛着技术利剑杀出重围,或者说高端品牌用利润养成自己的专属体质?

谁的“命运齿轮”已经开始转动?

又是谁在逆风翻盘?

别急,一点点扒出里头的门道,可能比你刷一晚上热门段子还来劲。

上汽这季度是彻底给“燃油车已死”画了个脑洞大的问号。

644%的净利暴涨,这数放哪里都是能让人下巴掉地上的级别。

三巨头财报盘点,上汽靠燃油回血,比亚迪拼技术,赛力斯高端突围-有驾

别问为什么燃油车还能发力,谁说旧引擎见光死了?

现实最爱打脸,想象破灭的瞬间总带点冷幽默。

上汽卖出去114.1万辆,燃油车贡献超七成利润。

荣威/名爵这两位陪伴多年的“老伙计”,毛利竟然打平了大众合资车的两倍,简直让人怀疑是不是财报小哥算错了。

海外市场成了《甄嬛传》里的正宫娘娘,墨西哥、印度的工厂产能用到95%,简直把内外价格战当成了田忌赛马。

国内拼杀太卷?

没事,海外帮补一把,净利马马虎虎还多了个安全垫。

更有意思的是电池包和我们家老碳酸锂,价格比去年一刀下去,成本都少了,每度又便宜了120元,插混车型跟欧洲特供版毛利润直接刷到新高。

谁说只有涨价才赚钱?

上汽董事长陈虹在业绩会上放话,说一句“靠降本和结构”,把大家都惊得夺鼠标。

玩得就是规模,能让降本的红利直接对接到新能源研发上。

你看,2026年计划固态电池、全栈自驱智驾扬帆起航,这打法很“撞钟”,旧车还在给新车存钱,这叫战略缓冲期。

暴增那是阶段性,不可能场场都这么嗨,但起码给了上汽一波冲刺蓄力,谁敢说老牌没有春天?

老当益壮是真的。

再看比亚迪,这家可是不走寻常路。

别人家都在拼净利,王传福那边直接砸钱投研发,把利润往技术沟里狠扔。

437亿元的研发支出,31%的涨幅,等于每天点火烧掉1.6亿元,你见过谁家这么玩钱?

营收占比达到7.7%,这数据连特斯拉看了都说“我服了”,由衷地。

但他不是盲烧,重点投向“璇玑”智能架构,全车算力融合、中央计算、毫米波雷达,说实话没点科技信仰都不敢下场。

自研之后成本比外采便宜了四成,话说现在谁还敢小瞧国产研发?

你要看实打实产出,秦L、海狮07新车型全上自家800V+12合一电驱模块,CLTC效率嗖嗖涨到了92.6%,跟老版比多跑35公里。

这又是凭实力说话的一幕。

但王老板最“狠”的不是国内让利,而是海外补税的算盘:欧洲对中国电车加税,以为能卡死比亚迪,谁知道人家在土耳其开工厂推本地化,税率直接降12个百分点,单车节省2800欧元。

三巨头财报盘点,上汽靠燃油回血,比亚迪拼技术,赛力斯高端突围-有驾

拼产能、拼避税,技术流和运营流两手抓,完全走出了一条“短期利润换长期护城河”的自信路。这种打法,够野。

钱烧得很讲究,现金流还能保持158亿流入。

三巨头财报盘点,上汽靠燃油回血,比亚迪拼技术,赛力斯高端突围-有驾

别以为亏利润就会很惨,未来自研智驾、800V、CTB平台真全量产,降维打击那是分分钟的事。

“内卷”变“外打”,一旦技术干成了,别人跟着“卷”就是陪跑了,比亚迪用“技术”赚钱,不是段子,是正经事。

再说赛力斯,也是个不走寻常路的“后生”。

问界M9上市才21个月,交付就干到25万辆,单车均价冲到55万元,净利直逼7.7万元,不就比奔驰少点,跟保时捷卡宴都可以一较高下。

公司毛利率28.6%,比比亚迪高10个百分点,又在特斯拉前头扎一刀,这家靠高端赚钱可不是喊口号。

账上还躺着240亿现金,净现金达203亿,随时再建两条全工艺产线都绰绰有余。

新势力普遍烧钱?

这家还能分红派息,半年度直接给股东来个5亿“红包”,分红率9.4%,这操作可以写进教科书。

更逆天的是反向输出华为,赛力斯大手一挥,拿200亿出资跟华为数字能源共搭“超充联盟”,说白了,学生拿钱给老师交学费,利润赚得多到可以补能基建。

两边锁定了用户体验和技术壁垒,华为也被牢牢绑进自家生态,这叫“软硬两条腿走路”。

赛力斯自己都说,“高端不是叫出来的,是利润变成资产”,钱砸到用户、砸到基建、砸到软硬件生态,半点不含糊。

成了新势力中第一家靠卖车自己造血的公司,不融资烧钱,还反哺师长,这剧情你说精彩不精彩?

一边看上汽用规模回血,燃油车摇身变现金奶牛;

一边看比亚迪利润换研发,硬刚全球车企,技术长城立起来;

再一边赛力斯高端豪车血赚毛利,现金流滚滚,还能造基建。

价格战把行业毛利率都打到地板上了,但三家却各玩各的把戏:盈利修复、研发加仓、现金回流,齐活儿,一起撑起中国汽车圈的底气。

三代企业,三种节奏,却搞出了个阶梯式接力,本来大家都奔着周期下行去,愣是被他们拉回了错峰节奏。

你想想,这波三家如果都是嘴仗没招,整个行业早就该进入深冬,哪还等得到新能源的春天?

但这局面真没那么简单。

价格战压着大家喘不过气,毛利都快被榨干了。

不是谁都可以降价还赚钱,要么规模,要么技术,要么高端卖出天价,总得有一项是底牌。

三家把周期玩成了朋友,而不是被周期套牢,库存周转、现金流、研发都成了自己的护城河,拼的已经不是谁更会炒作,而是谁能扛住风浪。

电动化渗透率这波冲破42%,政策补贴逐步退坡,市场的真格差异越来越显眼,技术红利窗口、规模红利晚钟、高端溢价分化,一股脑全来了。

报表上的异常数据,没两把刷子的分析师还真挖不出来里头的魔力。

时代变了,汽车圈已经不是单榜王者就能横着走的时代,谁能把周期玩转起来,未来才站得住脚。

说到底,这三巨头之争,就是谁能把“周期错峰”做到极致。

上汽靠旧车卖钱新车蓄势,给自己抢到时间;

比亚迪技术全面开花,等下一波技术浪潮到了才是真正放价的时刻;

赛力斯高端锁住用户体验,再用现金养护基建、绑定伙伴。

三张底牌,现金、规模、技术,拼得就是下一轮复苏谁能站着说话。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了,谁都不敢说稳赢,但谁都不打算认输。

未来两年,固态电池上车,L3智驾落地,800V超充密布全国,技术和资本一起狂飙。

等到2026年,谁还记得这波价格战的硝烟?

又有多少人能想起净利、研发、现金的你追我赶?

三巨头财报盘点,上汽靠燃油回血,比亚迪拼技术,赛力斯高端突围-有驾

那时,中国车市的王牌,不再是谁降价多,而是高价值创新杀戮,价格战变价值战,谁没跟上节奏就只能哭晕在厕所。

这不光是产业周期的比赛,更是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力的较量。

你以为看报表只是数据打架,其实看的是谁在下盘大棋,谁能把格局提到三年甚至五年之后。

起起伏伏里,三代玩家轮番登场,有人靠老本钱,有人靠新技术,有人靠用户体验。

没什么绝对赢家,但有绝对“扛周期”的勇气。

面对行业变革,谁都不能只靠运气,资本、技术、现金管理,一个都不能缺。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你怎么看现在车企的当家本领?

三巨头财报盘点,上汽靠燃油回血,比亚迪拼技术,赛力斯高端突围-有驾

你觉得谁的战略最靠谱,谁能一路狂飙到2026年笑到最后?

不妨说说你的看法,点个赞,评论区接力开脑洞——谁才是中国汽车行业真正的“周期猎手”?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